转载:你说,蓄积量是怎么反演滴捏?

  1.什么是蓄积量?

所谓的蓄积量,简单来说,就是指一片林子里有多少方的木头。单位可以用(m3/hm2)。

2.什么是反演?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们一直认为,地上的东西,跟卫星拍的影像和地上的地形因素,是存在关系的,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种明确的数学关系,可能是线性,也可能是其它曲线关系。把这个关系找出来,然后由这个方程式计算出一片又一片林子的木头数量来,这就是所谓的反演过程。

用咱们数学来表达就是:Y= f(Xi),因变量Y就是蓄积量,自变量Xi就是各个遥感因子和地理因子。

勤劳勇敢又智慧的科学头脑们一看到方程式,当然就想到:回归。那么数据从何而来?

3.数据的获取

因变量Y的获取:

根据数理统计的抽样方法,根据测树学的样方调查方法,获取蓄积量数据。

小样本30个以上,大样本50个以上,还要考虑用于模型检验的样本xx个。

样地调查因子,除了树高胸径等计算蓄积量所需的常规因子外,别忘了采集GPS坐标。

自变量Xi的获取:

首先确定选择的数据源,什么影像。

在确定选择的因子,是不是每个波段都用?是不是有些重要的比值因子如NDVI,或者某些常用的波段组合因子要考虑进去?(这一节请找参考文献,多多虚心拜读)

地形因子,一般是坡度,坡向,海拔。(要怎么处理和取舍,看情况而定)

再然后,利用获取的GPS地面样地坐标,提取与地面样地坐标对应的遥感光谱值、波段比值、地学因子值(统称为Xi)作为自变量。

4.反演模型的建立

原料准备齐全,那就开工了。

这个反演哪,其实,玩的是数学。

MatlabSASSPSS都可用,把自变量因变量数据丢进去,做相关性检验,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曲线回归,精度检验。折腾去吧。

反正,很多所谓学者们的思路是,有数据就能出文章,出来文章就是成果,不出文章,你就灭亡!没有文章,你的劳动不是劳动,你也人不是人。

这所谓的模型,通常是多元线性的。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反正一般都是如此,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用说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上一位“桃花影落,碧海潮生”博主的文章,感谢分享!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lia/p/214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