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ClassLoader 原理分析

一、ClassLoader(类加载器)的作用

  如果一个程序包含不止一个class文件,那么当程序启动时,带有main方法的类的class文件作为程序入口先被JVM加载,然后根据程序调用的需要,再逐步进行其他class文件的加载。ClassLoader的作用就是动态的加载class文件。

加载的结果:

  在加载class文件之后,会在方法区中生成“类信息的二进制数据”,包含静态变量、静态方法、常量池和类的代码,同时在堆中生成一个Class对象,此对象代表这个“二进制数据”。

二、Java默认的三个ClassLoader

  1.Bootstrap ClassLoader 启动类加载器,是java类加载器中最顶层的类加载器,负责加载JDK中的核心类库,可通过以下代码获取该类加载器加载了哪些相关jar或class文件:

  URL[] urls = sun.misc.Launcher.getBootstrapClassPath().getURLs();  

  for (int i = 0; i < url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urls[i].toExternalForm());  

  }

  也可以通过以下代码: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sun.boot.class.path"));

  ps:(bootstrap ClassLoader不是继承自此,是C++进行编写的,嵌到了JVM内核)。

  2.Extension ClassLoader:扩展类加载器,负责加载jre/lib/ext/目录下的所有jar。

  3.App ClassLoader:系统应用类加载器,主要负责加载应用程序classpath目录下的所有jar和class文件。

三、双亲委托机制:

  在加载类的过程中,Bootstrap先进行加载,如果没有加载到,则extension再进行加载,如果还是没有加载到,再交给App加载。避免了用户定义String等核心api中的类。如果同一个name的class文件,不是由同一个ClassLoader加载的,JVM也会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class文件。

  通过以下代码打印出所有的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c1.getClassLoader();

  while(classloader!=null){

    System.out.println(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lassloader.getParent();

  }

  System.out.println(classloader);

自定义加载器

  除了这三个类加载器,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类加载器。既然JVM已经提供了默认的类加载器,为什么还要定义自已的类加载器呢?

  因为Java中提供的默认ClassLoader,只加载指定目录下的jar和class,如果我们想加载其它位置的类或jar时,比如:我要加载网络上的一个class文件,通过动态加载到内存之后,要调用这个类中的方法实现我的业务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默认的ClassLoader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所以需要定义自己的ClassLoader。

如何自定义类加载器:

  1、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

  2、重写父类的findClass方法

  父类有那么多方法,为什么偏偏只重写findClass方法?

  因为JDK已经在loadClass方法中帮我们实现了ClassLoader搜索类的算法,当在loadClass方法中搜索不到类时,loadClass方法就会调用findClass方法来搜索类,所以我们只需重写该方法即可。如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不建议重写loadClass搜索类的算法。

小测试1:

  将ClassLoaderTest.class打包成ClassLoaderTest.jar,放到Extension ClassLoader的加载目录下(JAVA_HOME/jre/lib/ext),再运行代码,会发现。。。是由ext加载的。

小测试2:

  用Bootstrcp ClassLoader来加载ClassLoaderTest.class,有两种方式:

  1、在jvm中添加-Xbootclasspath参数,指定Bootstrcp ClassLoader加载类的路径,并追加我们自已的jar(ClassTestLoader.jar)

  2、将class文件放到JAVA_HOME/jre/classes/目录下(上面有提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lcolmfeng/p/648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