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loud学习笔记2:eureka

在之前,没有学习springcloud之前,学习了dubbo,dubbo是一个远程调用(RPC)框架,当时使用的是zookeeper注册中心,但是在springcloud2.x之前,springcloud是没有zookeeper的,那么是如何实现远程调用的呢?

1.eureka(springcloud1.x版本的注册中心)

  springcloud在2019年也就是springcloud2之后才添加的zookeeper,在这之前,都是使用的springcloud自带的eureka注册中心实现的远程调用。

  eureka是springcloud的核心,许多的服务都需要依赖eureka实现。

  eureka与zookeeper的比较:

  在之前使用的是zookeeper,现在学习eureka了解到,eureka也是一个注册中心,那么两个注册中心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都一样的话,为什么要开发它)

  首先回顾zookeeper:

  zookeeper保证的是数据的一致性(CP特性),zookeeper是一主多从机制,也就是三台zookeeper只有一台是leader,其他的两台是follower,消费者请求进来后,无论是进入leader还是follower,都会被移交给leader进行处理。

  zookeeper的缺陷:因为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那么如果leader宕机的话,就会读取到脏数据,之前zookeeper中有详细的介绍

  Eureka:

  eureka保证的是服务的可用性(AP特性),eureka集群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因此在服务注册时,就需要在每个节点都注册一份,三台节点中的数据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不会出现zookeeper中leader宕机读取脏数据的情况。解决了zookeeper的缺陷。

  eureka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长时间不激活eureka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保护机制。

  eureka在启动后,生产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eureka中发送心跳,eureka接收生产者的心跳,当网络延迟/服务器宕机等情况发生后,生产者不在向eureka发送心跳,eureka从接收不到心跳开始,默认90后,就会踢出这个生产者(Provider),但是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生产者宕机——生产者的机房停电了,所有的服务器都无法发送心跳,这时eureka就不会踢出任何一个服务(会将所有的服务都保留下来,这就是AP性)

  Eureka为什么不会踢出大量的服务?

  如果把eureka中的所有服务都踢出,当consumer进来后,发现没有可用的服务了,就会报错500,整个项目于就瘫痪了。

  当大面积服务没有心跳,但是eureka不踢出的话,consumer进来后,仍然可以获取到服务,可以获取到数据,这个数据可能不是最新的数据(假如说因为网络延迟,导致eureka没有接收到心跳,这样eureka不会讲服务全部踢出,也就是说consumer仍然可以找到provider,provider仍然可以工作,只是因为网络延迟的原因,可能现在获取的数据,其实已经被删除了,只不过删除的操作发生网络拥堵还没有到生产者中,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AP性:保证服务的可用性,不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CP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不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如何关闭eureka的自我保护机制

  可以关,但是不能这么做

  如果现在有一个服务就是不需要eureka的自我保护机制,那么可以想办法让eureka的自我保护失效。

  方法:provider告诉eureka我每隔5秒给你发送一次心跳,如果你八秒后仍没有接受到我的心跳,那么你就将我踢出。

# 规定自己向eureka发送心跳的时间
# 单位是秒
eureka.instance.lease-renewal-interval-in-seconds=5
# 当eureka最后一次检测到心跳的时间间隔(单位是秒)
# eg:15:05:20是最后一次检测到心跳-->检测8秒之后还是无法检测心跳的时候直接剔除
eureka.instance.lease-expiration-duration-in-seconds=8

      eureka中设置,默认等待provider10秒,10秒后还没有接受到心跳,就将provider踢出

# eureka自己检测服务的心跳时间(90秒)
# 单位是毫秒,先把eureka检测心跳的时间缩短为10秒
# 也就是说每个10秒就会检测一次服务的心跳
eureka.server.eviction-interval-timer-in-ms=10000

 具体使用:https://github.com/Zs-xiazhi/springcloud-paren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s-book1/p/1160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