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笔记

一、强人的生活哲学

0x1:哲学是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同辈人,两人经常在一起,后来因为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基本被主流心理学界抛弃了。与其说弗洛伊德研究的是心理学,还不如说他那是文学。而阿德勒的学说,在我看来也不能叫心理学,应该叫哲学。

你可以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和斯多葛主义,到十八世纪的康德,乃至现代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地方找到阿德勒的影子。我理解阿德勒是把哲学原理具体成了人生指南。

为什么说这是哲学呢?如果是心理学,你得描述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需要实验验证。但哲学,可以研究人”应该“怎么样。

  • 心理学研究实然问题
  • 哲学研究应然问题

比如哲学家可以说人要想幸福,应该自立、自强、自由。但是心理学家会问,自立自强自由的人,就真的幸福吗?你如何测量幸福?就拿《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来说,我曾经看过一个研究,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明那些按照这七个习惯去做的人,就比不这么做的人成功。事实上就算有效你也很难测量出来,统计学只能研究大规模的现象。

所以哲学不是科学。但哲学也不等于鸡汤。鸡汤是你听了一两句人生格言觉得有道理就行。而哲学是思辨的产物,你得有一个严密的逻辑,能够经得起推敲和辩论,能站得住脚才行。哲学,值得我们严肃对待。

阿德勒这个学说一般被称为“个体心理学”,在历史上并不受重视,阿德勒的声望远远不如弗洛伊德,而这可能恰恰是因为阿德勒领先于自己的时代。以我之见,他这套学问应该叫“强人的人生哲学”。越是进步社会、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强人,就会越认同阿德勒。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讲自由,用罗胖的话叫“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那在这样的社会里,你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呢?我觉得阿德勒说的就是这个。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书中用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之间的对话展现思想,这是一个轻松的写法。咱们换一个逻辑更清晰的写法。

我想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给你推导出来这套生活哲学。

0x2:人生的三个追求

根据我的理解,阿德勒或者有意识地说明、或者是默认,人生在世有三个追求是不证自明的。这三个追求是哲学推演的出发点,也就是“第一性原理”。这三个追求互相之间有联系,但仍然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也可以叫三个“维度”。

  • 第一,人都想要进步。

你看到一个好东西和不好的东西,自然就更想要那个好东西。听过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你自己拉小提琴感觉拉的不好,你自然就希望自己也能有高手那样的演奏水平。你现在钱少,自然就想拥有更多的钱。追求进步是人的本能。

想要通过努力让自己进步,这是完全健康的倾向,完全没问题。

但是,如果你不但想进步,而且还专门和别人比,面对高手产生自惭形秽、乃至于自卑的情绪,甚至希望最好别人都不如我,那就是不健康的心态。

  • 第二,人都追求幸福。

这一点你没有异议。但是接下来,什么叫幸福呢?阿德勒有一个断言,说幸福和不幸福的关键点,都在于人际关系。

这里说的人际关系不是谁和谁关系好,你和领导怎么样那种关系,是指广义的、你和整个社会、和其他人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感到幸福,而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人际关系。

巴拉巴西在《成功公式》这本书里断言,世俗的成功,是由社会决定的,是“我们”决定你的成功。要这么说的话幸福真的取决于人际关系,特别是,世俗的成功是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可是世俗成功是我们唯一应该追求的关系吗?成功者毕竟是少数,难道不成功就不幸福吗?阿德勒认为幸福的确取决于关系,但“好关系”,可不等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 第三,人都追求自由。

在我看来,对自由追求到什么程度,这是区分强人和弱者的唯一标准。

如果你认为 自由 = 财务自由,你是个弱者。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上升到康德哲学才能讲明白。我们将会看到,强者和弱者的差别并不在于什么具体的技能,也不是性格上的“强势”,而是气度和勇气。

进步、幸福、自由,人人都想要。弱者的路线,是先实现进步,才能换来幸福,对自由没有特别的要求,也许自由只是幸福感之一,是进步的结果。

阿德勒学说则是一条强人的路线。这条路线要求先要有自由。自由前提下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当你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你就知道人应该怎么处理进步的问题。

要走强人路线,我们还需要一个关键思想。

0x3:你可以自己选择

这个思想是阿德勒学说的标志性论断。阿德勒认为,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所谓生活模式也可以叫生活方式,就是你的性格、你的行为规律、你怎么跟人交往,你有一个什么自我定位之类。阿德勒认为这些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从小受到父母的虐待,他长大以后性格就很扭曲,以伤害别人为乐,结果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弗洛伊德会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不幸的童年毁了这个人。弗洛伊德这个说法,叫做“决定论”。

那咱们想想,弗洛伊德等于是说,人其实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你的命运由外界的设定决定。如果你童年不幸,也许你就应该犯罪。一切都是你妈妈的错。

阿德勒不承认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性格扭曲,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主动”选择了“这个扭曲的性格。不幸的童年只是他的借口。阿德勒这个说法,叫“目的论”。

第二个例子。比如有个女孩,一和陌生人说话就紧张、脸红,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生表白,内心非常痛苦,来找阿德勒做心理咨询。阿德勒会告诉她,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

为啥呢?因为对这个女孩来说,被别人拒绝,是比脸红更可怕的事情!害怕表白被拒绝,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敢表白,所以才发明了脸红的毛病。这样她就可以说服自己,“我要不是有社交恐惧症就会去表白,就会得到爱情。”

这个社交恐惧症不是假装的,事实上女孩一说话真的脸红,但是,这仍然是她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并不否认人有情感,但是他认为人不会真的被自己的什么情感给控制了。人总是战略性地选择某个情感,来达到别的目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服务员失手把菜汤洒在了你裤子上。你大发雷霆,指责服务员。事后你可能还挺后悔,说哎呀我当时好像有点没风度。但是阿德勒会说,发怒是你主动选择的。

为什么要选择发怒呢?因为你想通过发怒,去控制那个服务员。

那你说不可能!当时时间那么短我怎么可能想这些!岸见一郎是这么解释的,

比如现在有个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骂她的女儿。这时候来了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的小学老师,马上就和颜悦色地和老师说话。五分钟后放下电话,妈妈又接着对女儿发火。这个场景,你不陌生吧?

那好。如果怒气是不可遏制的,那妈妈变脸为什么那么快?她并非是遏制不了怒气。她是把发怒当做控制别人的手段。

有的人说从小性格孤僻,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不敢出门只能待在家里,这是他的性格悲剧吗?不是。他也知道孤僻的性格不好,但是这个性格对他有利,有了这个性格,他就有了不出门的理由,他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

弱者很善于把过去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武器使用。他会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但是他”需要“不幸和缺陷。他拒绝改变。

那你说,抛弃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目的,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做个阳光正面的强人不是更好吗?是。但是改变生活方式是有风险的。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人设,别人怎么对他,他有充分的预期。他没有勇气改变。

我们见过险恶环境中长大而性情优雅的强人,也见过家庭条件优越而性格猥琐的弱者。这个世界给了你什么,那是你决定不了的。但是怎么看待、怎么利用手里的东西,那是你可以决定的。咱们不要学弗洛伊德,不能一有什么问题都是你妈妈的错。心理分析师让你大哭一场又有啥用呢?咱们得学阿德勒,你可以改变自己。

而改变需要勇气。岸见一郎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没有实验证据,我不敢说一切性格弱点都是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大约可以说,阿德勒的学说是强人的生活哲学。要想成为强人,你首先得是个自由的人。

 

二、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叫“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同的人生原则,但是要想时时审视人生,你的原则最好是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苏格拉底 — 康德 — 阿德勒这一脉传承的体系,就很讲逻辑。

我认为,这个体系的出发点,是自由。对自由要求到什么程度,是强人和弱者最根本的区别。自由不自由,是判断道德不道德的终极标准。

什么叫自由呢?财务自由就算自由吗?自由就是想干啥就干啥吗?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说法,而我们要讲逻辑,就只能听康德的说法。

0x1:康德哲学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写的非常晦涩,但是你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基本道理。这一切的出发点就是自由。咱们先从最不自由的情况说起。

  • 比如现在有个奴隶,他做每一件事都必须听从主人的指挥。让站着就不能坐着,让干活就不能歇着,让往东就不能往西,自己好像完全没想法一样。他不敢不听话,因为反抗就会挨打,甚至还可能丢掉性命。这显然是极端的不自由,这个好理解。
  • 现代社会有一种高级仆人,没有任何人压迫他去做什么事,没有人拿着枪指着他的头说必须得这么干,但是他也是别人让干啥就干啥,因为他是被钱收买的。擦个鞋拿多少钱,唱首歌拿多少钱,打个仗拿多少钱。他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做这些事,但是他喜欢钱。钱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这个仆人是自由的吗?理论上讲他可以随时退出,但他不会退出,因为他需要钱。仆人是出于贪婪做事,和奴隶出于害怕做事一样,都是被某种欲望驱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仆人也是不自由的。
  • 第三个例子。有一位贵妇人,非常有钱什么都不缺,但是缺爱情。只要谁对她付出感情,哪怕只是做出付出感情的样子,她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她说只要你对我是真心,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结果她被很多男人欺骗。这位贵妇人是自由的吗?她被感情驱使,别人用感情调动她做这做那,所以她也不自由。
  • 第四个例子是一位慈善家。他有钱,又不受任何人管束,也不受一般感情的驱使,但是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见不得别人受苦!看谁有困难,他一定要上去帮忙。看新闻哪里发生了灾难,他一定捐钱。这个慈善家是自由的吗?严格地说,他也是不自由的。他也是被一种感情和欲望驱使,那就是同理心。看到别人受苦就好像自己受苦一样,他必须采取行动来平息自己的苦难感。他仍然是被外界的某个东西牵着走,他不能说是自由的。

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利益也好,因为恐惧也好、贪婪也好、感情也好、同理心也好,康德把所有这些能牵着你走的力量叫做“inclination”,倾向性。

康德把出于倾向性而做事的行为叫做“假设律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因为它具有“如果……就……”的特点。我如果如何如何,就会如何如何,所以我要这么做。康德说,凡是出于倾向性的,就都是不自由的,也是不道德的。

那怎么才算道德呢?道德得是“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得是无条件的。我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它会给我或者别人带来什么东西,仅仅是出于”义务“,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唯一逻辑自洽的道德标准。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是一个工具。

康德哲学认为人只能是“目的”,人不能是“手段”。我不做工具,也不拿别人当工具。我不受人利用,我也不利用别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才是强人。

那你说这要求是不是有点极端呢?我好心给人捐款怎么还成了工具了呢?比如我是一个中学老师,我兢兢业业地教学,不管学生家里状况如何,也不管学生聪明与否,我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可是听了康德哲学,我深夜反省自己……我努力工作是不是也有升职加薪的目的在里面?我对贫困学生特别照顾,是不是也有同理心的情绪在里面?难道我也是被驱使的奴隶吗?

以我之见,这才是阿德勒的生活哲学出场的时刻。阿德勒解决了怎么把康德的最高原理应用于生活的问题。阿德勒说做个自由的人其实并不难,而且可以说很简单。其实你可能已经在这么做了。

0x2:一切烦恼的根源

现代人几乎不会受到什么生命威胁,也通常不会做什么每一个动作拿多少钱的事儿。最能直接驱使我们的,是别人的”认可“。如果你处处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活,你就处处受到驱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会很难受。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那你说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会的认可吗?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我理解你应该这么想:你可以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你做得好别人自然会认可,但是你不应该直接追求认可,不应该被认可牵着走。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举了个例子。一个人的个子比较矮,他非常在意这一点,总担心别人嘲笑他,很烦恼。后来有个朋友跟他说,其实个子矮也是一个优势啊,你和别人交流,别人没有那么大的威胁感,你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啊!

这个人一想也对啊。其实根本就没有谁整天嘲笑他,最在意你长相的是你自己。最在意认可不认可的,也是你自己。

被认可驱使的人干什么都爱跟人比较。

如果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就会产生自卑。本来如果你是跟“理想的自己”比,对现在的自己感到不满意,要努力奋斗,那是非常健康的心态。但是跟别人比,不但不健康,而且还可能把自卑变成“自卑情结”。

有个人口吃,他觉得我要是不口吃,一定是个特别受欢迎的人。你安慰他说,其实口吃没什么,大家都不介意,而且你还可以训练……他的回答是你无法理解口吃者的内心!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吗?!这就自卑情结。他已经把自卑感当做了借口,甚至是控制别人的武器。

还有一种更常见的叫“优越情结”,就是到处跟人炫耀优越感。土豪戴戒指必须得戴十个,简直是强烈的自卑导致强烈的自尊。

被他人认可驱使的人,一天到晚跟人比,他们心目中的人际关系是纵向的:人和人的地位按照高低排序。他总想证明自己的地位比别人高,哪怕他已经到了顶端,也要担心别人把他比下来。

这样的人一点都不自由,简直可以说就是个奴隶。

要想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你需要建立横向的关系。

0x3:不批评也不表扬

自由的人跟人相处,都是讲平等关系。

比如有个小孩,他的各项技能、智慧、体能各方面都不如你,那难道你瞧不起这个孩子吗?当然不行。人和人在某个方面可以有差距,但是人和人都应该是独立平等的关系。他有困难你可以帮助他,但是你不能居高临下地去支配他,更不能压迫他。

老板可以给你安排任务,你应该听他的指挥,但这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是你也认同这个工作应该这么干,你才去干,而不是因为你惧怕老板才去干。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如果你是个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那你对其他人的行为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因为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不平等,都是想操纵别人。

比如说有一天吃完晚饭,你家小孩主动收拾了碗筷,你就表扬他,说做得好!真是个好孩子!我要给你奖励!请问,这跟动物园驯兽师训练动物有什么区别?你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你是想通过表扬去操纵孩子的行为,你是驱使孩子,你是把孩子当工具。试想,如果是你丈夫做了这件事,你会用这种方法跟他说话吗?

当你表扬别人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上下级的关系,就是不平等。

表扬和批评都是 judge。别人做对了你可以表示感谢,别人做得不对你可以帮助他,但是你不能操纵他。

人人平等、不把人当工具,这条准则没有那么难。我们看现代发达的社会里,高水平的工作场合,其实都是这样的。下级害怕和奉承上级,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重赏重罚,那都是特别土的地方。

你可能早就在这么做了,现在我们找到了哲学上的理论依据。

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这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当然也不是说要故意让人讨厌。

三、幸福 = ”贡献感“

这两位作者中,岸见一郎是阿德勒生活哲学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负责这本书的理论;古贺史健则是一位作家,负责把书写得好看。为了实践阿德勒的哲学,岸见一郎专门从事过很多年的心理咨询。他获得了一个洞见:来寻求心理咨询的,没有任性的人。

在人际关系中遭遇各种困惑、特别不喜欢自己、甚至抑郁成疾的,都是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人。他们处处感到被别人的期待牵着走,特别不自由。反过来说,任性可以让你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阿德勒完全不反对你过自己喜欢的人生,这可是人权!而且任性,说明你至少有“被讨厌的勇气”。但是,正如康德所说,任性也是服从于某一种 inclination,任性者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满足只是暂时的,任性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那怎么才能得到幸福呢?康德这一套有可操作性吗? 

0x1:比出来的幸福

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但也是幸福之源。很多人相信幸福感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比几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是幸福感可没提高多少。人们最在意的总是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

跟别人比,比赢了的确能得到幸福感,但是这种幸福不自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据我观察,人们发明了两个策略。

  • 一个是假装幸福。中国有句话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我不和上面的人比,我专门跟不如我的人比,强行给自己灌输幸福感。
  • 一个办法是消极幸福:我刻意地告诉自己,别跟人比!别跟人比!因为我害怕跟人比。

这些做法都是自欺欺人。本质上,你仍然认为幸福感是比出来的。

这其实不叫幸福,这应该叫“苦”。我们以前讲《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时候说过这个概念,苦就是 dukkha,就是“不满足”。比出来的幸福都是短暂的。好不容易赢了一场,抬头一看前面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人。年薪10万的时候觉得如果年薪能达到20万就会很幸福,到了20万却发现周围好几个人年薪50万。

用岸见一郎的话来说,这样的人生就如同参加登山比赛。你认为只有登顶了,才算是幸福的,登顶之前你只能算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这个游戏有两个问题。

  • 一个是,如果你始终没有达成心中的大目标,那岂不是说一辈子都没幸福过吗?
  • 第二个是,就算登顶了,你还会发现有个更高的山头在等着你。

每个人对幸福有自己的定义,但是你那个定义要想在逻辑上允许你获得幸福,它最好是主动的,不能这么被动。

0x2: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我们举几个例子,

  • 比如有个小村庄,生活条件很一般,村长的收入更一般,村里很多人不论是学历还是收入都比村长高。但是,村里人大小事情都找村长,村长是全村人的主心骨。那请问,这个村长幸福吗?我们可以想见这个村长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他对这个村子有强烈的归属感,他是村里最重要的一员。
  • 村里有个卫生所,主管的医生学历和收入也不高,医术也挺一般,但是村里人生了病首先来找他。他能治疗的就给治疗了,村民花不了多少钱。治不了的,他会给病人介绍最合适的医院。那你说这个医生幸福吗?医生知道自己并不像村长那样被视为全村最重要的成员,但是他也会感到幸福。他是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是村子不可或缺的一员。
  • 咱们再假设这个医生有一位助手,助手只会做一些最简单的工作,简单到如果他不做,随便找个手脚麻利的人也能做。今天晚上正好是助手值班,医生不在。那请问这个助手幸福吗?我认为至少在值班的这一刻,这个助手也是幸福的。今晚他镇守卫生所!谁有事儿,他是第一个要负责的人。村子需要他。

这样的幸福不需要跟人比。其实咱们想想,所谓比出来的幸福,其实归根结底比的无非是每个人的“价值”。但价值真的是可以比较的吗?村长有村长的价值,医生有医生的价值,助手有助手的价值,这些价值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其实不能比较。

只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

事实上,理解了阿德勒的哲学,如果我是那个卫生所里的助手,我不需要等到值班这一天就能感到幸福。我可以随时感到幸福。

0x3:贡献和贡献感

为什么像比尔·盖茨、J.K.罗琳他们,已经功成名就有花不完的钱,完全被社会认可,还要继续工作呢?特别是比尔·盖茨,一方面在非洲搞慈善,最近几年还成了书评人,整天写博客推荐书,他图啥呢?

阿德勒的幸福定义可以解释这种行为。J.K.罗琳几乎不可能成为比J.K.罗琳更成功的作家。比尔·盖茨的书评事业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他们需要保持对社会的贡献感。

贡献感能解释很多幸福。比如有一位妈妈,每天全家人吃完饭,孩子玩游戏丈夫看电视,总是她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碗筷。你说这个妈妈会不会感到不公平呢?

如果她想的是,丈夫挣钱我不挣钱所以他有权不收拾,孩子们太小不会收拾,只好我收拾,就算她居然真的认同一家人还有地位差异,她也绝对不会感到幸福。

可是为什么千千万万个妈妈却能心情愉快地收拾碗筷呢?因为她们知道那是在照顾家人。她是在为家庭这个共同体做出贡献。

所以你承不承认,阿德勒这个定义其实挺好。而且请注意,幸福不是由具体贡献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贡献感”决定的。

  • 算贡献的大小,那是”行为标准“,中国话叫“论事不论心”,那样的话一个因为疾病而失能的人还能有幸福吗?他躺在病床上什么事儿都干不了,还需要别人整天照顾他,他岂不是会感到非常不幸福?
  • 而“贡献感”,则是”存在标准“,中国话叫“论心不论事”。在亲人看来,这个人其实并不需要做什么,他的”存在“,就已经是一种贡献。

在我看来最妙的一点,是阿德勒这个“贡献感”,恰好符合康德对自由的要求。因为贡献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贡献感并不在于你的行为起到了什么结果,不是“如果……就……”。贡献感是你认为自己做出了贡献,你就做出了贡献,你就立即获得了幸福。

如果说贡献难分大小的话,贡献感根本就不需要分大小。你不需要非得达到一个什么客观标准才能获得贡献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不被任何外界的东西牵引。

贡献感是非常可控的,你随时可以单方面认为在这件事上你已经做到贡献了,只要你能说服自己的内心。所以贡献感也不是被内心的某个永远不可满足的欲念驱使。事实上,阿德勒反对为共同体牺牲自己,别人的命是命,难道你的命就不是命吗?你自己也不是工具!有贡献感就可以了。

也许你做的这件事别人根本看不到,也许别人还误解你,但是没关系,你自己知道你做了贡献。

当然,我理解,这个贡献感必须得真能说服自己才行,不要自欺。生活中有很多帮倒忙的事儿,有时候你以为你是在做贡献,其实别人不需要你的贡献,这种可不算贡献感。关于这一点阿德勒有个“课题分离”理论,咱们之后再讨论。

总而言之,以贡献感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0x4:更大的共同体

如果你经常思考“什么是幸福”,阿德勒的这个“贡献感”肯定不会让你吃惊。各路哲人研究的幸福理论,最后都会得到类似的结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比如我们爱说人生要找到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其实也可以说是要求有贡献感。

说到贡献感,我们必须知道你并非只属于一个共同体!有些人对工作单位有很强的归属感,结果一旦被裁员、或者退休,就很难受了,就好像被共同体抛弃了一样。

你要知道你除了属于那个工作单位之外还属于很多共同体:你属于家庭、你属于社会、你属于国家、你属于全人类,就算你死了,你还属于这个宇宙。

比如你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很不好,老师成天数落你,同学们也在老师的带动下笑话你,这等于是被自己特别在意的一个共同体排斥,这个感觉很不好。

阿德勒的建议是在一个共同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想想更大的共同体。往大了看,你在这个小集体里的这点冲突,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而已。当然也不是说就应该回避问题,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别的地方并没有排斥你。

阿德勒这个“共同体感觉”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和别人建立横向的关系,也就是人人平等。再进一步,你要把别人看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其实绝大多数人和你并没有竞争关系,没人一天到晚盯着你较劲。现代陌生人社会中平等合作的关系其实是最简单的。

四、生活哲学有啥用

岸见一郎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阿德勒心理学的讲座,主讲人说了一段让年轻人勃然大怒的话。他说,今天听了我的报告的人,立刻就能获得幸福,但是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幸福。

怎么有人敢这么说话呢?这不是骗子吗?我看这个话并非没有道理。根本原因在于,幸福是一个主观的东西。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是教你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但是意义,你可以自己选择。而选择了意义,你就选择了生活模式。

改变生活模式用不了太多时间。你不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不需要成为国家级运动员、不需要考上哈佛大学就可以改变生活模式。这几乎完全取决于心态上的转变。

0x1:活在此时此刻

有句话叫“活在当下”,阿德勒哲学赞成这个观点。我们前面说了,弱者追求幸福的路线图是先进步,认为自己只有进步了才能获得幸福,而强者的路线图则是先要自由。

进步这个路线图为啥不对呢?因为你永远都在路上。就好像登山一样,你以为只有山顶是幸福的,登山的过程是幸福的代价。可是如果登不上呢?如果登上之后又发现更高的山呢?这样的生活等于是被某个目标牵着走,不自由也不幸福。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并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人生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体会,好好享受。这就好比旅游,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算旅游,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路上每一处点点滴滴都值得欣赏。

你想成为一名钢琴大师,可以!但并不是成了钢琴大师才幸福。阿德勒不是不让你为目标而努力,他是让你享受练琴的每一刻。

换句话说,阿德勒希望你能认真地活着。认真不等于深刻,人生没必要深刻,认真就行了。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那位主讲人说的大概是对的。如果你不能认真地活着,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喜欢当前的自己,那你真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

认真,是最基本的态度,是对自己的态度。那对别人应该怎么做呢?

0x2:课题分离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论断是“课题分离”。在我看来,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准则。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

举个例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你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提醒他好好学习,告诉他为什么学习很重要,这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非要逼着他学习,强迫他做这做那,那就不对了。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你的课题是给他提供帮助。如果你强行干涉孩子的学习,乃至于让他为你而学,他就可能会欺骗你,甚至报复你。我们听到很多很多青少年自残、做各种出格的事情,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家长。

那你说难道我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好好学习吗?课题分离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不管,你可以帮助他。岸见一郎爱打的一个比方是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河边,但是最终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决定。归根结底,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学习……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看这就是课题分离。爱谁、信任谁、帮助谁,那是你的课题,至于说这个人会不会爱你、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会不会对得起你的帮助,那是他的课题。

同样道理,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好好工作,与老板无关”。很多人抱怨领导和老板,说用人不公赏罚不明等等,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把工作做好就是你的课题,至于说老板对你如何,那是他的课题。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完全不应该指望回报。如果帮助一个人是为了让他报答,那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你是想要控制别人,你是在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样的帮助谁敢接受?这不是阴谋诡计是什么?

越是现代社会,越容易接受课题分离。我们看现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最不爱听亲戚唠叨。长辈们已经习惯了对他人生活的横加干涉,一见面问长问短……可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课题分离。

0x3:建立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

建立共同体感觉分三步。

  • 第一步叫“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就是要接受自己,我有这个缺点那个缺点我承认,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

首先你不能自我欺骗。比如这次考试考了60分,如果你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我实际水平比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骗。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确实不够,然后下次继续努力。这也是咱们讲过的斯多葛主义的立足点,关注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我特意查了一下英文版的用词,自我接纳是“self-acceptance”。现代心理学界更常用的一个词叫“self-compassion”,我们多次讲过,叫“自我关怀”。自我接纳约等于自我关怀。自我关怀是一个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好姿态,意思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朋友看待:朋友错了,你不会认为他一无是处!你得先接受自己,然后才谈得上改变自己。

  • 第二步叫“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现在我们知道这一点有博弈论的支持。在长期博弈中,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无条件地合作,如果被坑了下次再惩罚。

阿德勒那会儿还没有博弈论,他也没有说要惩罚的事儿,但是他这个大前提是对的。如果你把别人视为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信任就是应该的。

这个做法也非常适合现代陌生人社会。在发达地区你可以很容易就能跟陌生人合作,不需要找什么亲戚做担保人。越是不发达的地区,人们越是缺乏互信,很多事都干不成。

  • 第三步叫“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

但是做贡献可不是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有必要的。任何一个理智的心理学家都不可能同意让一个母亲牺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孩子的人生是人生,你的人生难道就不是人生了吗?这不符合人人平等。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

0x4:唯心的学问

阿德勒这套人生哲学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吗?当然不能。哲学不能当饭吃。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足球运动员,这套学问并不能帮助你进国家队。如果你是一名高中生,这套学问也不能帮你考入名校。如果你想的是怎么进国家队怎么考名校,多研究研究“刻意练习”,多读一读《成功公式》,那更有用。

阿德勒的生活哲学不是研究怎么让你成功的学问,但他解决了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那就是心态问题。

明明不是钢琴大师,明明有很多人比你弹得好,你练琴还练得这么高兴,美其名曰“活在当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不是。不是钢琴大师怎么就不能高兴呢?

阿德勒的哲学解决的是让你幸福的问题。

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完全知道怎么不断进步,知道怎么刻意练习,知道如何造势,知道怎么高别人一头,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幸福。他的心态可能失衡,他一和人比较就沮丧,搞不好还会自杀。

世俗成功和内心幸福是不同的维度。阿德勒的学问不是告诉你怎么成功,而是告诉你怎么坦然面对这个社会。你说阿德勒哲学是不是唯心的?那我要问,“幸福”这个东西是不是唯心的?人除了那些可测量的世俗成功标准之外,内心还有没有不可测量的意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574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