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简史

计算机早期:计算

1642  帕斯卡  第一台机械计算机--帕斯卡加法器--只能做加法、减法

1674 莱布尼茨 制造出一台更完美的机械计算机--实现加减乘除法

1725 布乔明发明“穿孔纸带”的构想

1790 杰卡德改进提花机构想在1805年完成“自动提花编织机”的制作

18世纪末 法兰西发起人工编制《数学用表》

1822 巴贝奇完成第一台差分机

阿达开天辟地第一回为计算机编出了程序,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

1881 美国收录程序语言正式命名ADA语言

1896 霍列瑞斯创办IBM前身

1906 美国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电子管为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 IBM成立

1936 美国霍德华·艾肯 开始“MARK  I”的研发

1944 马克1号在哈佛正式运行,马克1号被称为最后一台“史前”计算机--机械/电动方式

1942  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成功进行了测试,ABC计算机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5 冯·诺依曼发表“101页报告”,奠定现代电脑体系结构的根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电脑之父”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操作指令为特定任务编制,每种机器各自语言不同,速度慢,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存储数据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使用磁芯存储器,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更稳定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速度更快,操作系统日趋完善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zzhao/p/1131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