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迁移记(一):技术架构

背景

  新冠疫情期间,深入学习了微服务相关架构,刚好手里的一个项目比较适合微服务化,决定将项目向微服务迁移。说比较适合,是因为项目前景较好,目前投资和预算有限,只有5台服务器,很大程度上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等都会跟应用一起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未来并发量上去后肯定要做负载均衡、高可用,并且牵涉WEB端、微信端、手机客户端、OpenAPI等,接口灵活性非常重要。随着项目演进,快速响应甲方需求,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要求。

技术路线

一、开发框架

底层开发框架:SpringBoot2.2、SpringCloud2.2

消费者客户端:feign

数据库:oracle 12c

JDK:1.8

IDE:Intellj IDEA

开发环境:win10X64,另安装一台虚拟机CentOS7部署consul和redis

其他:lomok、spring security、quartz等

二、注册中心

可选择的有:eureka、consul、Nacos、zookeeper、Redis等。本项目选择consul。

思考:eureka目前已闭源,理论上不会有太大影响。研究完consul以后发现ACL配置、服务健康检测貌似更完善点。且更换配置中心,看起来也不是太麻烦:1)更改pom引用。2)更改yml(或properties配置)3)更改springboot启动入口注解@Enablexxxxx。没有选择SpringCloudAlibaba也就没有仔细研究Doub+zookeeper这一套框架了。

参考文章:consul集群搭建以及ACL配置

三、分布式配置中心

   可选择的有:SpringCloud Config、apollo等,阿里和百度的配置中心没有去研究了。本期目选择:springcloud config

   选型时,看到有的文章说config主要支持git(或svn)方式部署,需要额外的版本控制服务器配置,更偏向于携程的apollo。经过研究,config一样支持数据库部署(jdbc)或本地文件配置,目前已成功将配置信息保存至MySQL。

  参考文章:spring cloud config将配置存储在数据库中

  这里有篇文章,详细对比了各类开源配置中心的优缺点:https://blog.csdn.net/zollty/article/details/85166149

四、微服务保护框架

  Hystrix实现服务出现雪崩效应时的降级、隔离、熔断,保护整个服务的持续可用。

  参考文章:Hystrix快速入门

五、消息中间件

  SpringCloudStream集成了RabbitMQ和kafka,而且切换起来比较简单,屏蔽了创建交换机、路由key、队列等技术细节。你所要做的就是创建通道、绑定、发布,消费者绑定、订阅。从Rabbit切换到kafka也只需要更改依赖、启动入口就可以了。

  参考文章:https://www.cnblogs.com/leeSmall/p/8900518.html

六、网关

  zuul实现反向代理、接口安全过滤等功能。token算法计划还是放到Common项目里去实现,保障接口调用安全,同时各微服务项目也可以引用,实现安全调用。如果说从开发和调试方便程度来说,放在网关侧实现更简单,日常开发调试可以绕过token机制,直接在浏览器或postman中进行验证,部署时微服务只允许内网访问,也可以 一定程度保障接口安全,但是害怕后期修改起来麻烦。犹豫中。

  网关层的负载和高可用,计划通过Nginx和浮动IP,再加上keepalive、heartbeat等实现宕机后IP自动浮动到另一台服务器。至于WEB项目中的附件使用共享存储。说实话,操作系统层面高可用,这一块我不是很懂,不多说了,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

  zuul参考:SpringCloud系列八:Zuul 路由访问(Zuul 的基本使用、Zuul 路由功能、zuul 过滤访问、Zuul 服务降级)

  高可用参考:linux高可用集群(HA)原理详解

七、API管理工具

   swagger2.0实现restful API接口文档,减少与客户端、微信端等沟通成本。

  参考文章:5分钟快速在SpringCloud中添加Swagger

八、Docker部署

  还没研究 

初步搭建目录结构如下。

思考:config、swagger、zuul与业务无关,是否不应该放到同一个项目里?另:接口和接口实现放到两个不同项目里,主要的用途是客户端Feign接口继承该接口项目,减少代码冗余。接口和接口实现再建各类子module,通过feign调用,实现解耦,至于以一个什么粒度建立module,还没想好。先走一步算一步,当练手了。

0229:网上找了套皮,改了改,东凑西凑,最终系统截页截图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uyu629/p/1228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