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review 200805: Life is too short. What are we doing?

      本周连续上了八天的班,不过因为春节临近的关系,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可做,“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去了Death Race项目的客户那里三次,过年之后可能就要部署了,所以做了一些准备工作。GQ回到了项目组,测出来一些问题,现在看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写代码的时候考虑的不够周密造成的,用了大概半天的时间修改完毕。
      文本转换和条目管理都面临修改更新,不过没有安下心来,所以没有做多少工作。
      继续看了一部分TDD,进度不快;在书店看了两个章节的《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真是一本好书,翻译的也不错。不过我现在可能必须要学会如何写单元测试代码,这样才能开始重构之路。
      CS比上周打的少了,不过浪费掉的时间一点都不少。希望春节之后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今天终于拿到了从石家庄到宝鸡的车票,加上前几天偶尔买到的从北京西到石家庄的车票,终于可以回家了。
      火车票来的曲折。1月29日,托人找到了西客站的关系,说第二天早上7点半到办公区的某个办公室拿“票”;第二天一早,赶到西客站,穿过进站大厅二楼的团体/国际售票厅,从边上的小门到了办公区,找到了传说中的那间办公室。铁门锁着,里面的木门开着,看到两张凌乱的办公桌和茶几上的方便面盒子。还有另一个人比我先到,简单聊了两句,约莫明白这人是一学生,通过关系认识了某科长……再细问,才知道,这里只是可以开一张条子,然后拿着条子在楼下的团体/国际售票厅排队购票,并不能保证一定有票。刚才上来的时候,楼下就已经有不少人了;他的同学已经在排队了。有人来开门,一个微胖的年轻小伙子,从桌子上找到那个人的条子,他就先下去了;可是因为我并不清楚要找谁,桌面上也没有属于我的条子,所以只好在那里再等一会儿,也不知道要等谁。年轻人百无聊赖,开始玩游戏。等了一会儿,进来一中年妇女,不知道是不是什么领导,问了我两句,从抽屉里找到了属于我的条子,然后让我赶紧下楼排队。
      条子上写的是“电话订票单”,有一个我看不清楚的签名。二楼的售票厅此时已经人满为患了,看到了刚才认识的那个学生,本想让他带我买,后来一看排队的人太多,我站在旁边显然不妥,于是就自己排队去了。这里排队的人全部都是拿着条子来的,各式各样的条子,各色人等的签名;有几个看上去倒是很像黄牛。有时候觉得要是能找到一个可靠的黄牛,加价购买两张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车票是真的。队伍很长,进展缓慢,主要是有不少家伙居然一买就是几十张上万的金额,天啊,什么样的关系可以这样买票。有一哥们挺逗的,插队到前面,然后对售票员说,某站长批的票,来拿一下;结果被售票员抢白,不管什么站长批的,到后面排队去。(不要误会啊,不是售票员有正义感,各中缘由看完便知)。有人插队,有人怒斥,一度有些混乱,不过基本上没有看到维持秩序的人。排在我前面的,有几个南方的妇女,不知道是做什么职业的,手里拿了不少的条子,而且有三、四个人,分别排了两队,自称是工厂里给车间的领导买票的,不过看上去实在不怎么像。    
      排队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到了窗口,结果只有临客的硬座,而且只能拿到2号的,所以就放弃了。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这里的条子应该是分等级的,有的能拿到票,有的拿不到,而且车次、卧铺都是由划分的;另外更有可能,这是车站实在受不了人情的骚扰而想出来的办法,对于一些关系不够强硬的,就发一个条子,买到买不到就看自己的运气了。而我相信,关系到了的话,应该是不需要在这里排队的。(前几年都是托人买票,直接从别人手里拿票就可)
      1月31日,从网上随便找了个电话打过去,对方操着南方口音,我提出的票他保证能拿到,不过每张要加¥150……    
      后来在2月1日,托人买到了从石家庄到宝鸡的车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到石家庄?2月2日,问了三个售票点,一个没票;一个有上午的硬卧;一个有站票。在其中的一个售票点,在柜台里面的桌子上放着几摞火车票,看样子有到全国各地的,估计是售票点抽空打出来的,等待买家,不过似乎并没有加价的意思。心有不甘,没有买;可是估计到这个时候,长途巴士也不好坐。神奇的是,2月3日,在左岸公社楼下的一个售票点,买到了去石家庄的票,D125,从北京西到汉口的车。
      早先托的同事找票,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今年的传说是,火车票比往年紧张,没有什么理由——传言散播的时候,南方还没有雪灾的迹象。不过到后来,身边也没有看到因为买不到车票而放弃回家过年的人,看样子“车票紧张”的说法更像是黄牛们放出来的风声。    
      感觉比较疲惫,12个小时之后就要踏上迁徙之路,明天早上起来收拾行李,所以就不多写了。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rui/p/106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