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用户和用户组及运行模式

以下出现的 “ # ” 表示以超级管理员(root)用户操作

  • 自有服务,即不需要用户独立去安装的软件的服务,而是当系统安装好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服务(内置)。

一、运行模式

  • 运行模式也可以称之为运行级别。

  • 在linux中存在一个进程:init (initialize,初始化),进程id是1。

  • 查看进程:# ps -ef|grep in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该进程存在一个对应的配置文件:inittab(系统运行级别配置文件,位置/etc/inittab)

  • 文件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上述的描述,可以得知,Centos6.5 中存在7中运行级别/模式

  • 0 — 表示关机级别(不要将默认的运行级别设置成这个值)
  • 1 — 单用户模式
  • 2 — 多用户模式,不带NFS(Network File Syetem
  • 3 — 多用户模式,完全的多用户模式(不带桌面的,纯命令行模式)
  • 4 — 没有被使用的模式(被保留模式)
  • 5 — X11,完整的图形化界面模式
  • 6 — 表示重启级别(不要将默认的运行级别设置成这个值)

与该级别相关的几个命令:

  • # init 0 表示关机
  • # init 3 表示切换到不带桌面的模式
  • # init 5 切换到图形界面
  • # init 6 重启电脑

注意:init指令需要超级管理员的权限,普通用户无法执行。

这些命令其实都是调用的init进程,将数字(运行级别)传递给进程,进程去读配置文件执行对应的操作。

  • ① 切换到纯命令行模式下(临时切换,重启之后又恢复)
# init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切换之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输入密码的时候没有“*”提示输入,只要自己确认输入的密码没有错误,按下回车即可。

  • ②回到桌面模式

# init 5
  • ③设置模式永久为命令行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tc/inittab文件中的initdefault值设置成3,然后重启操作系统。

二、用户与用户组管理(重点)

  •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密码。
  • 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 要想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用户密码的管理。
  • 用户组的管理。

注意三个文件:

  • /etc/passwd 存储用户的关键信息
  • /etc/group 存储用户组的关键信息
  • /etc/shadow 存储用户的密码信息

1、用户管理

① 添加用户

  • 常用语法:#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 常用选项:
    -g:表示指定用户的用户主组,选项的值可以是用户组的id,也可以是组名
    -G:表示指定用户的用户附加组,选项的值可以是用户组的id,也可以是组名
    -u:uid,用户的id(用户的标识符),系统默认会从500之后按顺序分配uid,如果不想使用系统分配的,可以通过该选项自定义【类似于腾讯QQ的自选靓号情况】
    -c: comment添加注释
  • 案例:创建用户zhangsan,不带任何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验证是否成功:
    a. 验证/etc/passwd的最后一行,查看是否有zhangsan的信息;
    b. 验证是否存在家目录(在Centos下创建好用户之后随之产生一个同名家目录);

扩展:认识passwd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用户名:密码:用户ID:用户组ID:注释:家目录:解释器shell
  • 用户名:创建新用户名称,后期登录的时候需要输入;
  • 密码:此密码位置一般情况都是“x”,表示密码的占位;
  • 用户ID:用户的识别符;
  • 用户组ID:该用户所属的主组ID;
  • 注释:解释该用户是做什么用的;
  • 家目录:用户登录进入系统之后默认的位置;
  • 解释器shell:等待用户进入系统之后,用户输入指令之后,该解释器会收集用户输入的指令,传递给内核处理;

注意:在不添加选项的时候,执行useradd之后会执行一系列的操作

  • a. 创建同名的家目录;
  • b. 创建同名的用户组;

  • 案例:添加选项,创建用户lisi,让lisi属于501主组,附加组500,自选靓号66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注意:查看用户的主组可以查看passwd文件,查看附加组可以查看group文件。

② 修改用户

  • 常用语法:#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Usermoduser modify,用户修改
  • 常用选项:
    -g:表示指定用户的用户主组,选项的值可以是用户组的id,也可以是组名
    -G:表示指定用户的用户附加组,选项的值可以是用户组的id,也可以是组名
    -u:uid,用户的id(用户的标识符),系统默认会从500之后按顺序分配uid,如果不想使用系统分配的,可以通过该选项自定义【类似于腾讯QQ的自选靓号情况】
    -l:修改用户名

  • 案例:修改zhangsan用户主组为500,附加组改为501
# usermod -g 500 -G 501 zhangsan
  • 案例:修改zhangsan用户用户名,改为wangerma
# usermod -l 新的用户名 旧的用户名
# usermod -l wangerma zhangsan

③ 设置密码

  • Linux不允许没有密码的用户登录到系统,因此前面创建的用户目前都处于锁定状态,需要设置密码之后才能登录计算机。

  • 常用语法:# passwd 用户名

  • 案例:设置wangerma用户的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设置密码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输入提示的,放心输入,确保两次输入的密码一致,按下回车即可。

  • 也可以使用弱密码,但是不建议,否则会看到以下的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密码之后shadow文件中的体现:能够看出lisi用户没有密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设置用户密码之后可以登录帐号,例如此处需要登录wangerma


  • 切换用户命令:# su [用户名] (switch user)
  • 如果用户名不指定则表示切换到root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切换用户需要注意的事项:
    a. 从root往普通用户切换不需要密码,但是反之则需要root密码;
    b. 切换用户之后前后的工作路径是不变的;
    c. 普通用户没有办法访问root用户家目录,但是反之则可以;

④ 删除用户

  • 常用语法:#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 Userdel:user delete(用户删除)

  • 常用选项:
    -r:表示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其家目录;

  • 案例:删除wangerma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注意:已经登录的wangerma用户删除的时候提示删除失败,但是没有登录的lisi用户可以正常删除。

  • 解决办法:简单粗暴,kill对应用户的全部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提示:所有跟用户操作的命令(除passwd外)只有root超级管理员有权限执行。

2、用户组管理

  •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结构:
    用户组名:密码:用户组ID:组内用户名
    密码:X表示占位符,虽然用户组可以设置密码,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不设置密码;
    组内用户名:表示附加组是该组的用户名称;

① 用户组添加

  • 常用语法:#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名

  • 常用选项:
    -g:类似用户添加里的“-u”,-g表示选择自己设置一个自定义的用户组ID数字,如果自己不指定,则默认从500之后递增;

  • 案例:使用groupadd指令创建一个新的用户组,命名为Administrator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用户组编辑

  • 常用语法:#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名
  • 常用选项:
    -g:类似用户修改里的“-u”,-g表示选择自己设置一个自定义的用户组ID数字
    -n:类似于用户修改“-l”,表示设置新的用户组的名称
  • 案例:修改Administrators用户组,将组ID从502改成520,将名称改为admi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 用户组删除

常用语法:# groupdel 用户组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注意:当如果需要删除一个组,但是这个组是某个用户的主组时,则不允许删除;如果确实需要删除,则先从组内移出所有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网络设置

  • 首先知道网卡配置文件位置:/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目录中网卡的配置文件命名格式:ifcfg-网卡名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ONBOOT:是否开机启动

  • BOOTPROTO:ip地址分配方式,DHCP表示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HWADDR:硬件地址,MAC地址


  • 如果后续需要重启网卡怎么去操作呢?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有的分支版本中可能没有service命令来快速操作服务,但是有一个共性的目录:/etc/init.d
    这个目录中放着很对服务的快捷方式。
  • 此处重启网卡命令还可以使用: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扩展1:如果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但是配置文件的目录层次很深,此时可以在浅的目录中创建一个快捷方式(软连接),方便以后去查找
# ln -s 原始文件的路径 快捷方式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ls -l可以列出如下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文件类型位置的“l”表示其类型为link(连接类型),后面的“->”指向的是原始文件路径。

  • 扩展2:如何去重启单个网卡?
    停止某个网卡:# ifdown 网卡名
    开启某个网卡:# ifup 网卡名

  • 例如:需要停止-启动(重启)eth0网卡,则可以输入

# ifdown eth0
# ifup eth0
  • 提示: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不要随意禁网卡。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兮动人,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xdr630/p/15254804.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dr630/p/1525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