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致高考——一个出身高考大省程序员的高考回眸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以至于几次想写点什么都半途而废,这次下定决心把最近的一些想法记下来。

         再过几天就又到高考了,作为一名80后,高考本身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连怀旧都找不到节奏了。但是,偶尔亲戚同事有孩子参加高考,使得这个国民级别的大考始终未走出我们的视线。

         前两天看了《致青春》,从各方面看这显然是70后们的故事(宿舍里的娱乐还停留在看电视,打扑克,通讯方式是BP机,电话亭,如果换成一人桌上一台笔记本打游戏就直接穿越到80后的大学时代了),但是无论70、80,凡是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的人仍然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共鸣。

         对于我来说,触动最大的角色莫过于陈孝正了。因为在他身上找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

         对于中国式教育,我的情绪是很复杂的。首先不得不说,我勉强算是一个受益者,和很多人一样,我通过高考上了大学,读了硕士,进500强外企当了一名勤奋而平凡的码农;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这种教育对于这一代人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大部分人都在这场洗礼中或多或少丢失了一些东西。从更高层面上说,这种制度下能够完全把握住自己并真正受益的人是极少数。

         对于中国式教育理念,这一代人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这种理念,另外一种则是否定和逃避。但是,这些态度在高中阶段往往是隐性的,在校方和父母强大的压力下并未显现出来,总体上都是在用功学习,背书刷题应对高考,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外部的压力没有了,内心真实的态度就会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行事风格迥然不同的两类人。一类人开始报复式的放纵自己,尽情做一切高中时禁止的事情,上网吧,玩网游,翘课,谈恋爱,同时对学校里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学校的社团活动,学分成绩,奖学金都与己无关,只有考试还能偶尔让他们认真起来,但是挂科也是常有的事情;另外一种则是延续了高中的轨迹,继续绷紧神经,刻苦学习,严格控制娱乐休闲的时间,自习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并且把学习成绩看的高于一切,即使谈了异性朋友,仍然时常会因为约会散步看电影而觉得浪费了时间心痛不已。

         作为基本符合的第二类人,我想起两件“有趣”的往事,打上引号是因为事件本身并不有趣,但是我那时的想法现在看起来很有意思。

         大一时报名参加校学生会。其实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学生会为何物,各种社团也只是道听途说,这是因为初中高中根本就没这些玩意儿!顺便说一下我的高中,无意吐槽:我上的高中却是一直以衡水中学为榜样的当地最好的一所,学校有图书馆,却是仅供老师使用的摆设,学生禁入,因为看课外书会占用看教科书刷习题的时间;学校有音乐美术计算机的师资和机房,却可以被主课老师随便取消(到了高三更是统统取消),因为这些课和考试无关,所以,这样的学校是不会有学生会的生存土壤的。回到大学时候,一次校学生会招新,出于好奇遂申请加入,由于名额极其有限,需要选拔,而选拔的第一关是申请表的筛选。这张表格我是极其认真填写的,按着我觉得他们最有可能接纳的方向填写。写了一些基本信息后,我在自我评价一栏着重强调了自己学习多么认真刻苦,从来不玩网游(因为以前老师说了网游是极其罪恶的),很少上网(上网也是极其罪恶的),不去网吧(去网吧真的是会被开除的)不去KTV等等。最终,我在简历筛选关就直接被pass掉了,一位上海本地的学生会小头头看着我的申请笑了,说高中就入党很优秀啊,但是没有了下文。其他上海学生看了我的那些自我评价到底是何反应我也无从知晓,只是现在想起来,如果是我做招新的评审,恐怕也不会让那时的自己过关吧,实在是有点too youngtoo naive

          第二件事发生在大四,那时候我已经混上了班长和院党支书。虽然高中时很多教条仍然在脑中起着作用,但是人都是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例如我认为在网吧通宵网游极其罪恶,却觉得在寝室里打游戏没什么不好,通宵比较偶尔,是因为觉得很伤身体),熟悉了大学里的游戏规则之后,加上学习比较用心,尤其是考试方面自己看的很重,成绩排在前列,成绩高于一切的观念绝对是高中的遗俗,因此混上了班长一职。言归正传,一次,我组织全班同学去浙江毕业旅行,我们包了一辆车,一路上我和一个广东的同学坐在最前面,司机师傅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司机年纪不大,孩子在上海某中学上初中,他本人经过多年打拼已经拥有了小型客运公司不差钱,但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是头疼,好不容易遇见一车大学生,就急切的向我们征求孩子如何发展的意见。这时候,我和广东仔关于是否学习电脑的问题发生了分歧。我认为孩子在初中高中应该认真学习,远离电脑,远离网络,专心投入准备升学考试,并列举了身边一些惨痛的玩物丧志的例子。这是我一贯的思维,也是当时大多数父母以及老师们对待电脑和网络的态度。然而广东仔却坚持认为现在的社会处处离不开电脑,计算机这项技能必须要学,对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人人会编程是未来的趋势。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最终,我们各持己见,谁都未能说服对方。司机儿子后来发展如何已无从知晓,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有些佩服广东仔当时就拥有了那样的视野。

         其实,学习本身是绝对值得鼓励的,但是,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在本科时,看到上海的同学们多才多艺,后来来了北京读硕,也发现了实验室里最牛的几位编程大神无一例外都是北京天津学生。那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落后,这种落后并不仅仅是教育环境的落后,还有思想观念的落后。比如说,借母亲工作的光,我在小学时就有了接触电脑的机会,但是,电脑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台游戏机,而同实验室的一北京师兄,在小学时就源于兴趣开始编程,并将这项爱好发扬光大,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无数终成实验室一哥。我有机会接触电脑,但是我却从没想过去碰PascalBASICC;后来初中时我能上网了,却未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庞大的资源充实自己,而仍以娱乐为主;我不算是贪玩的学生,但是我把学业和玩电脑始终分的很开。究其原因,可能是学业已经占用了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那些堆积成山的作业,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应接不暇的模拟考,让我没时间也没有多余的脑力去喜欢上一项更加费脑的爱好。是繁重的学业,高考升学的压力,和我有限的智商,共同决定了我没有在大学之前开始真正的计算机编程素养的积累。

         虽然,经过大学和研究生的吃力的弥补,没有因为这一点对拿学位找工作造成太大的障碍,但是,高中繁重的学习,不知磨掉了我们多少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地记得,每当老师宣布某一章节不在考试范围内,不要求掌握时心里的那种窃喜。

         不管怎么说,经过了高中的艰辛和大学时的弥补,走了很多弯路,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我终于和那些北京上海以及欧美日韩的同事在同一片屋檐下工作了。但是,高考面前,仍然有千千万万应试教育下寒窗苦读的的学子们,在抉择,在彷徨。尤其是那些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的学子,高中时比谁都苦,到了大学,却又发现和北京上海的学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这是这个国家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各种利益纠葛,这样的难题也只能靠国家的智慧来解决了。教育制度和教学水平的地区差异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改变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慢慢弥合,虽然这是明显不公平的,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想对那些高考大省的学子们说,与君共勉,祝君好运!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pic/p/311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