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人性论是中原哲学重要课题,第一个谈“性”的是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孔子并未明言性为善或为恶。到孟子以善言性,指出仁、义、礼、智正是性善的端倪,就是四端心。孟子讲“心”,不单只是行为的表现,不单只是修养,还深入到人的性情发起的地方、发端的地方、端始的地方,在这里去体会人的性善,人内心的光明。孟子在端始上找根基,找那个本心,所以孟子是立本之论。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我关怀。”这种主张主要建基于自私,他们认为一个人不论做了什么利益他人的事情,最终都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不然就是为了荣誉、赞美或获得尊敬的欲望。
伦理利己主义(英语:Ethical Egoism)是指“每一个人都应该提升自己的利益,或者人们有义务去从事任何可以有利于自己的事。”
 
理性是荀子学说的关键所在。根据荀子的看法,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和认知能力。人类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人们自觉地约束欲望,自觉地按社会规范行事。荀子强调“智”,相信理智;“伪”强调人的思虑和反省能力。人性中虽无善端,但有相当的聪明才力,可以学晓仁义,养成习惯而成为君子,每个人皆有知善和行善的能力。礼义类似于语言,人天生有语言的能力,但必通过学习才能掌握语言;人天生有知,但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礼义。
 
荀子主张“化性而起伪”,用人力改变天性。社会制度,道德文化,都是人为的,经过学习而得。道德不是自然界本有的东西,而是后天环境和社会教养的产物,人的善行是后天学习而得的,并非本性。适当地限制情欲,对人有利无害,通过人为的工夫,人类可以控制和转化情欲,使之与礼义相结合,成就理想人格。
 
荀子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与生俱来有好利、嫉恶之心、耳目声色的欲望,对食物、温暖、休息、利益和避免受伤的欲望。这些欲望人尽皆同,仁君和暴君都有,本质上既不善也不恶,在道德上是中立的。但人的天性使人有为恶的潜力。人的欲望没有限制,很难完全满足,人性还会主动地自私,违背社会秩序。若放纵情欲,不加节制,任其发展,则必有争夺和淫乱之事,人会互相仇恨、争夺和欺凌,破坏人的道德,形成灾祸。当欲望失去控制,导致社会混乱时,就称得上邪恶。学者指出,“性”在荀子其实是道德中立的。荀子相信,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风俗习惯可以转化人的情感与欲望。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伪”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强调“性伪之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意思是说,没有自然本性,社会道德的人为加工就无从施加;没有人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恶变善。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他相信性恶论,人与生俱来本无道德,若放纵情欲不加节制,将互相仇恨和斗争;道德价值是后天人为建构的,由圣人创造,以规范和美化人性。荀子重视人的理性和学习能力,认为善行是后天学习而得的,人人都有学习礼义的能力;君子应凭着个人修养,锲而不舍的努力,日积月累养成美德。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的真实表露。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这种后天人为的加工就叫“伪”。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身养德,不以穷困而改志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胡适写给儿子的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我要感谢你,
因为有你的参与,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
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
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cw2901/p/1485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