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道至简》有感(二)

读到了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僰蘭道有蜀王兵 ,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破,(冰)乃积薪烧之。 

战国时期李冰凿了一座山,非愚公的碎石击壤,而靠的是积薪烧之。

他用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前面写到愚公的做法拿到现代,有一丝编程思想,而这篇,写到了一些更高明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方法。李冰用了方法,所以把原本很难得事简单地解决了,编程同样,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

以前我学习编程的时候,做题有的时候就用死套路,学了一堆知识,零散不知结合,跟着书上的例子,照着套路就写下来了。网上一查,却有一堆几行就了事的代码,感叹之余,也为自己的盲目叹息。

第二章里介绍了编程历史中一个小发展,过去很多人写程序,都将长长的代码都写到一个文件里,然后一个文件的大小有限制,就发展出了可以有更大容量的文件,但程序员们依旧将长长的代码列入其中。终于,有人发现问题了:这是过长而又单一的编程文件,人们在检查一些函数时,需要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寻找,那么他们开始觉得麻烦了。

懒人终究开始想办法了。

也许勤奋的人觉得找找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不累,可效率却比不上懒人。他们就创造除了单元文件,这一新的概念就是将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部分为枝干,其他函数、数据等内容都成了围绕着枝干的叶子,他们可以方便地往主程序中添加新的程序,删减多余的程序,查找修改都只需要在分类有序的文件里去活动。

世上最有价值的依旧是点子。

--

“为什么我学了一年的编程,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程序呢?”

“你桌子上的书是乱的吗?”

我也许依旧是这个情况,令我困惑的是这些零散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拼装组成可以运行的软件。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把知识学进去了。却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干什么的,或者说,我并不知道各种知识都可以用来做什么。以后的学习中,我将会面对大量的知识,也由于各种编程软件有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的总结,自己将知识分类、归纳,常用的记住,不常用的进行区别。学习并非死学习,且要活学活用。

作者提出了他的第一次思考:程序 算法 结构 方法。

他和其他人的对话思考中,感受到在相关规则前面,有着方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跟可贵的是突破规则的方法,能让效率和思维达到新的高度。

算法和结构有着一些固定的内容,可以去记忆,方法却如机关一样,环境不一样,那么所用的效果就不一样。

方法能少走弯路,直通目的。

方法是“懒人”的法宝,有着更高的办事效率。

方法是编程的精华,是思维的果实,是程序的灵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plely/p/483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