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json

一、什么是json?

json的全称为: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互格式。它基于 ECMAScript (欧洲计算机协会制定的js规范)的一个子集,采用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文本格式来存储和表示数据。【以上来自于百度百科】

简单来说:json就是一种在各个编程语言中流通的数据格式,负责不同编程语言中的数据传递和交互。
类似于:

  • 国际通用语言-英语
  • 中国56个民族不同地区的通用语言-普通话

但真要说json到底是什么,以及json的作用,我们总是难以描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二、与javascript的关系

相信很多程序员只要一提到json总会想到js,因为json不仅含有js的名字,其格式也与js中对象(object)的格式并无一二。

这里我们要进行一个说明,首先json是基于ECMAScript语法,但这并不意味着json必须在js中使用,或者必须要产生什么联系,json在js中的处理也并没有比其他语言占有更多优势。只是因为语法相似,而使得js开发者能更快的上手json而已。

事实上几乎所有编程语言中都有对json数据转换的支持:
js中,json与对象的转换:JSON.parse()/JSON.stringify();
php中,json与数组的转换:json_encode()/json_decode();
java中,json与对象的转换:fromJson()/toJson();
python中,json与对象的转换:json.dumps()/json.loads();

三、语法格式

那么json的语法格式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json数据:
{"name":"admin","age":18}
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json,如果有学过js的开发者是不是发现json的语法与js中object的语法几乎相同
但是,注意:

  • json是一种纯字符数据,不属于编程语言
  • json的语法与js中object的语法几乎一致(下一部分说明不同)
  • json数据以键值对形式存在,多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隔开,键值对的键和值之间用冒号:连接
  • json数据在js对象的基础上做了严格化
  • json数据中的键值对可以使用编程语言中所谓的关键字(*见注意事项)
  • json的数据可以用花括号{}或中括号[]包裹,对应js中的object和array

四、注意事项

为什么说几乎相同,而不是完全相同呢?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json与js中对象的不同点,也是json严格要求的部分:

  • json的键值对的部分,必须用双引号"包裹,单引号都不行(所以如果在键中出现了关键字,也被字符化了),而js中对象没有强制要求(所以在键中不允许出现关键字)
  • json的键值对的部分,不允许出现函数functionundefinedNaN,但是可以有null,js中对象的值中可以出现
  • json数据结束后,不允许出现没有意义的逗号,如:{"name":"admin","age":18,},注意看数据结尾部分18的后面的逗号,不允许出现

五、总结

所以,json数据的格式可以是:
{"name":"admin","age":18}
也可以是:
["hello",3.1415,"json"]
还可以是:
[{"name":"admin","age":18},{"name":"root","age":16},{"name":"张三","age":20}]

不能是:(key没有双引号)
{"name":"admin",age:18}
不能是:(无意义的逗号)
{"name":"admin","age":18,}
不能是:(不允许出现函数)
{"name":"admin","age":18,"show":function()()}
不能是:(不允许出现undefined)
{"name":"admin","age":18,"show":undefined}
不能是:(不允许出现NaN)
{"name":"admin","age":18,"strong":NaN}
不能是:(无意义的逗号)
["hello",3.1415,"json",]
不能是:(无意义的逗号)
[{"name":"admin","age":18},{"name":"root","age":16},{"name":"张三","age":20},]


以上内容,希望能对以后使用json有所帮助

其实作为通用数据,xml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随着json的出现,xml的使用场景正慢慢被json蚕食,相对来说json在某些方面下的体现还是比xml稍具优势,后期可再开一篇文档说明json和xml的区别。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hx5213/p/1283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