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的影像色彩校正(转)

ArcGIS中的影像色彩校正

在遥感影像处理工作中,影像镶嵌是最常用影像处理方式之一,关于影像镶嵌的相关功能,在ArcGIS中有多种实现途径,如使用Mosaic工具、创建镶嵌数据集来进行虚拟镶嵌等等。然后,由于待镶嵌影像常常是不同来源、不同时相的数据,使得影像在执行镶嵌之后,常常出现色调不统一、影像接边区域过渡不自然的情况,那么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栅格目录和镶嵌数据集是针对大规模影像数据管理所提出的数据管理模型,使用栅格目录和镶嵌数据集所管理的影像在执行了动态镶嵌之后,还可对其中的影像数据进行色彩校正处理,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基于两种不同数据管理模型的色彩校正方法。

1栅格目录的色彩校正

基于栅格目录对影像进行色彩校正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色彩平衡和色彩匹配。色彩平衡是按照参照栅格来调整每个栅格数据集的对比度和颜色。色彩匹配是使每个源栅格数据集与参照栅格数据集相匹配。色彩匹配方法主要用于待镶嵌影像存在较多重叠区域的情况;如果待镶嵌影像间不存在较多的重叠区域时,可以考虑使用色彩平衡的方法。下面以色彩匹配方法为例。

(1)色彩匹配方法选择在内容列表窗口(Table of Contents)中,选中要进行色彩校正的栅格目录,单击右键,选择图层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选择Color Correction选项卡。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可以看到两种色彩校正方法,色彩平衡和色彩匹配。勾选色彩匹配

(2)预拉伸设置在进行色彩校正之前,可以对影像进行预拉伸(Pre-Stretch)设置,即可对栅格目录中的每个栅格数据集进行预拉伸,将颜色调整为所期望的分布形式。执行预拉伸处理后,再对栅格目录中的栅格数据集进行色彩校正时将采用拉伸后的像素值,而非原始像素值。

(3)参考栅格指定  ArcGIS提供了两种进行色彩匹配参考栅格指定的方法,①根据全图来进行色彩匹配;②根据所选栅格进行色彩匹配。在这里勾选根据全图进行匹配。

(4)匹配方法的选择有三种匹配算法用于色彩匹配过程,①统计匹配,根据叠置区域和源叠置区域间的统计差异进行协调;②直方图匹配,参照叠置区域中的直方图与源叠置区域进行协调;③线性相关性,对叠置区域的像素进行匹配并将其内插到源数据集的其余部分。在这里选择统计匹配。

在执行了以上操作步骤之后,即可实现基于栅格目录的影像色彩校正过程。

2镶嵌数据集的色彩校正

ArcGIS软件提供了三种途径用于对镶嵌数据集中的影像进行色彩校正,①在Catalog中,使用右键快捷菜单(Enhance>Color Balance);②使用Toolbox中的工具,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Mosaic Dataset>Color Balance Mosaic Dataset;③使用镶嵌色彩校正窗口(Mosaic Color Correction)。使用三种途径中的任何一种均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其中镶嵌色彩校正窗口的界面更加友好,可以交互式的执行色彩校正,现以镶嵌色彩校正窗口为例。

(1)加载色彩校正窗口在ArcMap中,单击自定义菜单(Customize),单击自定义模式(Customize Mode),打开自定义窗口,单击命令(Commands)选项卡,在类别(Categories)列表中,单击窗口,在命令列表中单击镶嵌色彩校正(Mosaic Color Correction),将其拖放至任一工具条中。单击工具条上的镶嵌色彩校正按钮,即可打开色彩校正窗口。

(2)指定待镶嵌数据集的图层在色彩校正窗口中,选择要进行色彩校正处理的镶嵌数据集图层。

(3)预拉伸设置在色彩校正窗口中,单击拉伸(Stretch)下拉箭头,选择拉伸方法。

(4)指定掩膜区域,首先需要生成掩膜图层,生成掩膜区域的方法有两种,①可以直接加载掩膜数据图层;②根据图像像素值或直方图创建掩膜图层,在色彩校正窗口的“排除区域(Excluded Area)”中拖动滑块,设置所需掩膜图层的像素值,单击生成(Generate)按钮,即可生成掩膜图层。然后单击掩膜下拉菜单,指定掩膜图层。

(5)指定目标图层首先加载目标图层,然后在色彩平衡(Color Balancing)面板中,单击目标图层下拉菜单,选中目标图层。

(6)选择平衡方法单击平衡下拉菜单,选择所需的色彩平衡方法,有三种方法可选,分别是匀光平衡、直方图平衡和标准差平衡。若平衡方法选择为匀光平衡,则还需要指定匀光平衡的色彩表面,在表面(Surface)下拉菜单中选择。

(7)执行色彩校正单击面板中的Correct Color按钮,即可对所选镶嵌数据集执行色彩校正处理。

:采用不同的色彩校正方法得到的色彩校正效果不同,应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作者:来婷婷)


来自:www.higis.cn/Tech/tech/tId/3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isoracle/p/355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