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电影与开发软件

      为了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环节缺陷,借鉴一下拍摄电影的过程做个对比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假定:将管理咨询的结果整理成册就相当于写小说;开发软件就相当于拍电影,举例作家莫言写了本小说叫「红高粱」,导演张艺谋拍了部电影叫「红高粱」,我们都知道拍电影要先改写小说为电影剧本,同时设计出指导拍摄的电影脚本,最后依据电影剧本和电影脚本去拍摄电影。那么导演为什么不直接按照小说去拍电影,而要加入编制脚本这样的环节呢?

      这是因为拍电影虽说是以原作小说为故事主线,但是用拍摄电影的表现手法重新组织了故事,让小说从“用语言表述的故事”变为了“用电影技术表述的故事”,电影脚本给出了拍摄每个镜头的对话和设计,做了这些准备工作,所以可以做到在完成拍摄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拍完的效果。可以总结如下几个要点:

□ 编制电影脚本的过程,是采用拍电影的技术和手法“重新设计”故事的过程。(剧本:用文字重新描述故事;脚本:用电影要素描述,包括图像、位置、音响等)

□ 电影脚本是电影的“设计资料”,电影的相关人(包括小说的原作者、剧本编制、脚本编制、投资人、制片人、导演、演员等)是通过这个设计来沟通、确认的,它是电影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

□ 完成的电影不是“忠实地模拟”原小说,而是用电影手法提升了小说的价值(加入视觉、音乐、音响...等技术)。

      理解了电影的拍摄过程,就理解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需要有对应的“软件脚本”。这个所谓的 “软件脚本”应该给出如何将需求分析的结果(小说)转为软件(电影)的过程,有了软件的“脚本”,在着手开发之前就要能够掌握软件完成之后的效果。当拍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时,导演会首先去调整脚本(而不是直接改动影片)。

      再来考察一下软件的开发过程,现实中为什么经常会发生完全按照客户需求去做的系统,开发完成后会出现应用效果不好、实用价值不高、客户不满意、甚至说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呢?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完整的 “软件脚本”,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多的软件都是在对着“需求规格说明书”来开发的,属于直接“用IT技术模拟客户的业务现状”的开发方式,所以这些管理软件完成后就出现了上述的问题。这种软件开发方式就如同电影导演采用“照着小说拍电影”的拍摄方式一样,完成的效果是不可能成功的。总结如下几个要点:

□ 缺少一套方法支持在开发前就可以理解、模拟、检证完成后软件带来的效果、问题。

□ 在相关人之间缺少可以支持准确表述、指导的方法,客户、需求分析师、开发工程师之间没有“共通语言”,因为三者使用着不同的表述方式。

□ 完成的软件过于“忠实地模拟”客户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客户根据其常年的“工作习惯”而提出来的,这种模拟不能带来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时的信息化价值。

      软件行业缺少类似于电影脚本的方法来指导重新设计软件的“客户需求”(=改写小说),这个重新设计的过程也恰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如果最终用户没有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价值就说明这个环节做的不够。(脚本不是偏技术的,通常软件开发过程中做的架构和设计资料大多是偏向于技术实现,而不是业务的)。

      因此可以说,要想完成一款有价值的软件系统,就要像拍摄电影一样,建立一套可以支持完成软件“脚本”的方法体系,有了这套方法体系,就可以大大地提升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减低开发风险,提升管理信息化的价值。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load/p/540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