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笔记 (Ch04-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最基本的功能是正确、安全、可靠地执行数据库语言语句。

事务(Transaction)

事务是DBMS的执行单位,由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组成。

事务要具备下列性质(ACID准则):

  • 执行的原子性Atomic

    要么不做,要么全做

  • 更新操作的一致性Consistency

    使数据库由一个一致状态转变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 一致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完整性约束(例如拨款+修改余额均执行)
  • 彼此的隔离性Isolation

    多个事务并发执行应像独立执行一样

  • 作用的持久性Durability

    成功的事务对数据库的影响是持久化的

进程结构

目前,多数DBMS把主要功能组成一个DBMS核心进程。核心进程的结构方案有如下几种:

  • 一个应用进程对应一个核心进程

    实现容易,但创建、通信的开销大,共享空间困难。

  • 单进程多线程

    使DBMS的并发执行从进程级改为线程级。

    尽管OS提供了线程管理的功能,但DBMS多自己实现线程管理,好处是:

    • 可以按照DBMS需要确定调度测了
    • 线程的切换在用户态,开销小
    • 减少对操作系统的依赖

    DBMS自己实现线程管理,需要OS提供:

    • 非阻塞IO(异步IO)
    • 公平调度,需要把DBMS进程与其他进程区分轻重看待

系统结构

  • 分时系统下的集中式结构

    数据及其管理都是集中的

  • 网络环境下的C/S结构

    处理是分布的,数据却是集中的,仍属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 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

    把全局数据模式按数据的来源和用途,合理分布在系统的多个节点上,使大部分的数据可以就近存取

  • 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

    节点自治;没有全局数据模式

数据目录

数据目录存放一组关于数据的数据(描述数据模式的数据),也叫元数据(meta-data)。

数据目录也是表,可供查询。只能由系统定义,为系统所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xuuu/p/1296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