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写小说可行吗? (一)电脑能做什么

自从电脑被发明后,人们对于电脑能否产生智能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去几十年里,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刻苦钻研这个深奥难解的问题,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最近的人工智能领域中,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击败人类选手获得智力竞猜冠军,或许这是目前为止最为接近人工智能的电脑选手。

 

今天,我将向大家展示的,是让电脑实现自动写小说的能力!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如果还抱有一丝幻想,那么就会说:如果可以实现,那么凭什么是你,难道你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世界超一流!?

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作者本人学历是普通的本科学历,现从事的工作也是普通的工作,并非研究院的科学家和学者。但是,如果有人问:有谁能实现让电脑自动写小说? 那么本人可以绝对肯定地回答:十年之内,有且仅有本人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现在,或许你感觉我是一位狂热的民科,又在大放厥词。但凡是接触过人工智能的朋友,积累的知识越多,越是深知让电脑写小说所面临的障碍有多么不可逾越!

而现在,我之所以敢放出豪言,就是因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开发,我已经解决了让电脑写小说的三个神秘而强大的障碍:情感、情绪、智能!

让电脑写小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以前有不少报道电脑写小说的项目,参与人员采用的电脑多么强大,使用的算法多么高深,参与人员本身科研实力多么突出,所以肯定能实现让电脑写小说,结果呢?要么是非常固定的模式,只能生成一部小说;要么就是中途夭折,没有后续报道。

让电脑写小说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不是让电脑知道有多少语法知识,也不是让电脑阅读万卷书,通过统计学来寻找规律!而是要让电脑明白--人类能理解的小说是什么形式!包含了怎么样的故事内容!

所以,让电脑写小说,首先必须解决人类的情感情绪这两个神秘的难题!

2011年大放光彩的沃森,已经成为IBM向未来进军的重要业务,但是迄今为止(2014年开春),这个产品远未达到IBM所设想的宏伟目标。沃森的实现是IBM的一流科学家通过对知识的抽象和重组而创建的,沃森只是一个弱AI产品,它所有的知识和判定模式都需要科学家预先告诉它:这些知识是什么样的模式,相互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我所开发的电脑自动写小说软件,也是一款弱AI产品,其本质和沃森也是相似的,从算法和代码的角度看,肯定是远远比不上沃森的难度和复杂度,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IBM科学家管理下的沃森,肯定是无法自动写出小说的!

一个六岁的小孩,已经具备了与大人简单对话和交流的能力,对这个小孩进行训练,很明显小孩是可以写出一千多字的简单故事。

但是六岁的小孩无论有多聪明,无论如何训练,这个小孩都不可能在竞猜比赛中战胜沃森,因为沃森记忆的海量知识远远超过六岁小孩的知识吸取量。相反地来说:现阶段的沃森,记忆力再强大,速度再多,知识存储再多,也无法像小孩那样写出简单的小说故事!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小孩和沃森之间有着最本质的两个差异:情感!情绪!

写小说的本质是什么?两个人聊天,双方都不确定对方下一句话将说什么,将使用怎么样的句式和模式,所以实现人机对话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常识中隐藏的句法和模式太多。但是写小说的本质是通过对有限模式的组装,输出一段文字,使得这段文字能被读者理解,并让读者感觉到这段文字在叙述一个故事。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说话的风格,实现人机对话就需要电脑能理解这一万个人的说话模式。但是写小说就不同,电脑只需要成长为一个说话者,它不需要去理解其余9999个人的说话风格!所以:教会电脑写小说,从模式的角度看:是远远低于人机对话的。

但这并不表明电脑写小说就比人机对话简单一万倍,因为电脑写小说和人机对话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两个最直接的问题:情感!情绪!

为什么情感情绪这么重要?

在生活中,大量的常识问题让试图进军AI的科学家不知所措,几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知识模式去描述这些常识,以下列出四个常识:

水是液体,可以喝下。

猫非常可爱。

母亲深爱着她的孩子。

哥哥的妻子应该称呼为嫂子。

这四个常识,其中最难描述的是哪一个?或许我们都看出来了,“母亲深爱着她的儿子”这句话是最简单的现实描写,却是最难描述的。而如果你试图去解决这个难题的时候,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你不得不解决更多的关于感情的常识:孩子爱母亲吗?母亲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母亲的爱有什么共性和区别?母爱、爱情、友情应该用什么的模式去定义才能让电脑正确理解?对计算机科学家,更直白的说:你打算用什么类?用什么函数?用多少变量来描述这些感情??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你怎么实现让电脑自动写小说?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做了三个非常关键、非常基础的工作,使得我有自信:我可以实现让电脑自动写小说,可以完成这个听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uchangliang/p/354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