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

一、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通常用于小型网络,通过管理员手工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实现数据转发

优点:

1.占用路由器资源小

2.可以严格控制路由转发

3.支持广泛 所有支持网络的设备都支持静态路由

缺点:

1.出现网络拓扑变动时无法自动更新,必须手动更新

2.当网络很大时配置维护复杂

适用于:

1.网络很小

2.需要严格控制

static route configuration

RouterX(config) # ip route network [mark] {address | interface } [distance] [permanent] Defines a path to an IP destination network or subnet or host Address = IP address of the next hop router Interface = outbound interface of the local router

for example :

发送数据到10.1.128.3

路由表信息

目标网段                    下一跳IP/出接口                序号

192.168.1.0/24               s0/0 10.1.128.0/23             172.16.32.3172.16.32.0/23           192.168.1.254

方式一:

RouterX(config) # ip route 10.1.128.0(目标路由) 255.255.254.0 172.16.32.3(下一跳IP)
RouterX(config) # ip route 172.16.32.0(目标路由) 255.255.254.0 192.168.1.254(下一跳IP)
RouterX(config) # ip route 192.168.1.0(目标路由) 255.255.255.0 s0/0/0(出接口)

方式二:

Router(config) # ip route 10.1.128.0(目标路由) 255.255.254.0 s0/0/0(出接口)

方式一:②-->③-->①

方式二:①

路由器递归查找路由表,直到找到一个出接口为止,区别:

方式一:需要查三次路由表,效率相对较低,但具备冗余性/备份性

方式二:只需要查询一次路由表,效率高,但是当出接口被关掉/坏掉,则无法访问

最佳:两条方式都添加

二、缺省路由/通配路由

可以匹配不知道的路由条目,是最不精确的,因此在路由表中永远是最后一个匹配的

RouterX(config) # ip route 0.0.0.0 0.0.0.0 172.16.2.2

路由表的结构

RouterX # show ip route

第一部分 路由类型(C - connected,直连、S* - static,静态、R - RIP 通过rip协议学习 O - ospf学习)

第二部分 目标路由的网段加子网掩码 [AD管理距离/度量值]

第三部分 下一跳或者出入口

例子:

C     10.1.1.0 [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0

R     10.1.1.0 [110/20] is directly connected,Serial0/0/0

O     10.1.1.0 [110/30] is directly connected,Serial0/0/0

S*     0.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是在不同的路由判断优劣的,

度量值(Metric)是在同一个路由上,不同的路由条目来判断优劣

都是值越小越好

RIP协议R 用的是 跳数

OSPF协议O 用的是带宽

静态路由S 没有度量值

三、浮动静态路由

作用:两条线,其中线路1是正常使用,而线路2算备份,即只有当线路1出问题的时候,才使用线路2 就是在设置静态路由的时候,指定管理距离,例子:

R1(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s1/1 12.1.1.0
R1(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s1/0 23.1.1.2 2 (最后的2就是管理距离)

四、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一个程序,相同的动态路由协议通过在不同的路由器之间交换此动态路由协议规定的数据包来交换各自的路由信息,从而达到学习路由、维护路由表、发现拓扑变动的目的。

路由协议:用在不同路由器之间,用来判断到远程网络的路径并动态维护路由器的路由表

被路由协议:当路径决定后,路由器会将被路由协议(三层协议,一般为IP协议)转发到目的网络 被路由协议通过路由协议学习的路由进行转发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

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工输入需要的路由信息

动态路由路由协议动态的在不同的路由器之间 通过特定的数据包学习同步路由信息

四点一、有类别的路由协议(Classful IP address)

1.在路由更新中不携带子网掩码

2.在一个网络中,只能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或连续的子网掩码)

3.在主类网的边界会进行自动汇总

举个例子:A路由和B路由通过有类别的路由协议进行维护路由表,B路由的11.2.1.3/24的接口上收到了来自A路由器的一条路由信息,如:10.5.6.20/16,由于有类别的路由协议更新路由信息时不携带子网掩码,且这条路由信息的IP所在的主类网段是A类,则该路由信息会自动汇总成10.0.0.0/8,同理,如果收到A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是172.6.4.22/24,则会忽略掉子网掩码,看这个IP所在的主网段为B类,则会自动汇总为:172.6.0.0/16,同理,如果是个C类的地址,自会自动汇总成xxx.xxx.xxx.0/24

以这个上面这条有问题的网络为例,由于使用的是有类别的路由协议,更新中不携带子网掩码,则R1和R3的路由信息到R2时都会自动汇总成10.0.0.0/8,则R2会认为两端的接口都可以到达10.0.0.0/8,则有可能会将发给R1的消息,发给R3,将发给R3的消息,发给R1.

4.常见的有类别路由协议:RIPv1、IGRP

四点二、无类别的路由协议(CIDR 是路由方式,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1.在路由更新中携带子网掩码

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划分地址方式,在同一网络中可以拥有不同

3.在网络中支持手工汇总

手工汇总的优点:①能减少路由条目的数目和②隐藏网络拓扑的变动,使网络更稳定

4.常见无类别路由选择协议:RIPv2、EIGRP、OSPF、ISIS、BGP v4

注意:RIP4和EIGRP默认会在主类网边界进行自动汇总,需要手动关闭

四点三、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按应用范围分类

IGPs(RIPv2、EIGRP、OSPF、ISIS)&  EGPs(BGP v4)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企业级路由协议,内网路由协议)应用于普通企业网,工作在同一自治系统之内 (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比网络更高的划分,比如电信,大的学校,大的企业,抽象的说,网络是市,AS就是省 )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BGP 应用于整个互联网 BGP v4,工作在不同自治系统之内(多个AS)

EGP 可以有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路由信息,IGP 只能有几万条路由信息

AS编号:0~65535,其中64512~65535属于私有AS,类似于私有IP地址,不能出现在公网上,仅限自己使用。

按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型 Distance Vector(白尔曼福特,RIP,IGRP)、

高级距离矢量型 Advanced Distance Vector(dual算法,思科私有,EIGRP)、

链路状态型 Link-state(spf算法,最短路径算法,OSPF,ISIS)

最佳路由判定

1.度量值Metric(不能使用变值)

①.Hop Count (RIP)路由器跳数

②.COST (OSPF) 带宽/Bandwidth (扩展:T1=1.544M)

③.Bandwidth(EIGRP)

④.Delay(EIGRP)延时

⑤.Load(EIGRP)负载 (极少使用)

⑥.Reliablity(EIGRP)可靠性使用丢包率作为判定 (极少使用)

2.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一个路由器中含有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则跟据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简称AD) 规定越小越好,几种管理值的数值

connect       0

static          1

RIP           120

EIGRP      90/170

OSPF        110

ISIS         115

BGP         20/20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ngiu/p/1269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