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E|DNA微阵列|RNA-seq|lncRNA|scripture|tophat|cufflinks|NONCODE|MA|LOWESS|qualitile归一化|permutation test|SAM|FDR|The Bonferroni|Tukey's|BH|FWER|Holm's step-down|q-value|

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分析

为了丰富中心法则,研究人员使用不断更新的技术研究lncRNA的方方面面,其中技术主要是生物学上的微阵列芯片技术和表达数据分析方法,方方面面是指lncRNA的位置特征。

Background:根据中心法则,发现DNARNAprotein之间的关系,此时认为找到的RNA全部用于编码protein,但是实验结果中:非编码RNA含量高,而coding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研究非编码RNA,发现noncodingprotein expression有关,所以总思路变成了研究noncoding区从而丰富中心法则,而研究noncoding区的前提是转录组分析。

转录组研究

1.依据实际研究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时间(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异性

空间(身体不同区域)特异性

Normal 与否

  1.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下RNA的测序手段

SAGE:将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打碎,利用sanger测序法得到最后的序列

 

DNA微阵列: 将RNA打碎,用基于reference的探针(特指基因芯片)测得序列,此方法灵敏性高

RNA-seq:将RNA打碎,再将片段RNA反转录cDNA,利用二代测序(short readsassembly而成。

 

Long noncoding RNA

定义:

1.因为200bp,所以long

2.因为No protein produce但同时有与coding gene具有相似结构(都有introexon),所以lncRNA长期被认为是假基因,直到发现其和转录调控有关系,才开始被重视。

起源:

 

  1. coding gene mutation变成noncoding gene,所以无法coding protein
  2. Chromosome重组
  3. sncRNA加倍成为lncRNA
  4. sncRNA插入coding gene使之丧失功能但长度变长,成为lncRNA

分类:基于与protein的位置

 

lncRNA发现历史:

在大规模测序出现之前,只能利用sanger发现单个lncRNA。在完成human genome 之后,基于该数据库,得到的芯片,大大加速了lncRNA的发现。随着二代测序的大规模使用,大量发现结构,因此诞生了基于不同算法的assembly&annotation软件(egscripturetophatcufflinks)。所以,如今的思路是利用不同工具处理相同数据,将得到的不同结果集成为更准确的genome,从而得到比较可靠的reference。(reviewRinn and Chang2012)但是2015用更多的原始数据用同样方法重做,发现其中有79%之前没有的,这是因为原始数据采集更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细致了。如今,得到了NONCODE (数量最多dataset)、MITranscript (最新)等各有侧重的数据库。

Assembly比对方式:

1.交叉--保留

2,存在不交叉的,利用其它参数信息(eg,位置信息)筛选

 

Gene expression 分析:

 

原则:重复&随机&间隔

Replicationbiologyeg,同一个gene100次得到100sequence信息) &technical(对于100sequence信息,可以随机抽取其中的任意N个,这种抽取做M次),这都是为了数据能更好的反应客观事实。

Randomization:无论是抽选或是物理设备参数设定,都要保证随机性。

Blocking:生物学实验的连贯性(物理条件一致,eg,一天一个完整实验,而不是一天所有完整实验中的一个步骤)

 

以微阵列方法为例的流程:

在仪器上得到荧光信号,将这些应该信号按照光的亮度赋值,由图转变为表,该表就是表达谱。根据荧光信号的特点,比如中间较强周围较弱就比较好,进行质量控制,也就是筛选质量较好的sample。此时,所有gene的表达量都在一个表格里面,其中使用三张芯片就被叫做生物学重复,以此创造:

 

芯片1

芯片2

芯片3

Gene1

2

4

4

Gene2

5

4

14

Gene3

4

6

8

 

可知芯片1比芯片3的光照程度整体普遍弱,这可能是由于物理因素造成的。为了进行比较,要将其数值进行归一化(normalization),依据比价对象的不同,可将方法分为两种:

  1. Intraeg,芯片1内部比较不同gene表达量(技术是双通道的MA,归一化方法是LOWESS
  2. Intereggene1在不同芯片上的表达量,(技术是单通道;思路可以是中位数归一化或qualitile归一化

其中,qualitile归一化 的过程是:

 

芯片1

芯片2

芯片3

Gene1

2

4

4

Gene2

5

4

14

Gene3

4

6

8

不看属于哪个gene,在芯片内部进行排序:

 

芯片1

芯片2

芯片3

Mean=10/3

2Gene1

4Gene1

4Gene1

Mean=16/3

4Gene3

4Gene2

8Gene3

Mean=25/3

5Gene2

6Gene3

14Gene2

求均值并写回去,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物理错误,物理错误会导致整张芯片的效果都不好。不用考虑排序会因为表达量一致而造成误差,因为实际上不存在表达量完全一致的情况:

 

芯片1

芯片2

芯片3

Gene1

10/3

10/3

10/3

Gene2

25/3

16/3

25/3

Gene3

16/3

25/3

16/3

归一化之后,利用假设检验证明实际问题。

当数据服从某种分布(既有参数)时,可就某些参数(egmean)进行假设检验

当数据未知分布(即无参数),则采用permutation test

使用的理论是t检验中的SAM,因为t-test需要有参数,但是现在数据未知参数,所以加入置换测试的方法

SAM"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icroarray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microarray data analysis. It relies on the non-parametric permutation test. SAM is a variant of the t-test. Shown below is an excerpt of Tushner's paper describing the SAM algorithm:

Eg,分为测试组(treatment)和对照组(control):下图是它们的数据分布D

Key

T1

T2

T3

C1

C2

C3

Gene1

1

2

3

4

5

6

将其随机打乱成1000个类似于下方表格的sample

比如其中的2个是:

Key

T1

T2

T3

C1

C2

C3

Mean of T

Mean of C

STDEV of all

Gene1

6

1

2

3

4

5

3

4

1.870828693

Key

T1

T2

T3

C1

C2

C3

Mean of T

Mean of C

STDEV of all

Gene1

5

1

2

3

4

6

2.666666667

4.333333333

1.870828693

其中,S0是给定值,d可以认为是改良版的t值,如此得到1000t值,这1000t值可构成正态分布统计图表,最后根据总体分布,找到数据分布Dp值,而后根据该p值判断假设检验的结果。

 

由此,可以得到所有基因对应的p值,但是因为p值的错误率很高,所以需要采用多重假设检验对p值做检查。

可采用FDR

首先对于每个基因来说,都有p值,p值的含义是false positive rate(FPR,假正率):q值是false discovery rate (FDR):

 

因为未知真实情况,但是从上图可知真实情况和估算情况之间的关系,所以可以使用别的方法计算FWER和FDR。

Control of FWER:

The Bonferroni procedure

Tukey's procedure

Holm's step-down procedure 

Control of FDR

Benjamini–Hochberg procedure

Benjamini–Hochberg–Yekutieli procedure

例如,BH:

[公式],

[公式] ,所以q-value的期望即是FDR,所以,求出每个gene的q-value即可

原先每个gene都有自己的p值:

可靠gene的p值满足:

可靠gene的q值满足:

 其中,k是gene number号,a是自己设定的0.05,m是所有gene个数,在这里是6; 

 把gene按照p值排序并据公式处理,得到:

 

 若写为函数表达则可得到上图,有四个gene的p值是可靠的。

 

http://compbio.pbworks.com/w/page/16252887/Differential%20Gene%20Expression%20and%20Hypothesis%20Testing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anjingnan/p/1146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