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基础知识

敏捷基础知识

    传统项目管理的问题:
    传统项目管理的铁三角是范围,成本,时间,其中范围是固定项,时间和成本是变化项,但很多在此三项上单独看都成功的项目实际上是失败的。

    首先,缺失了“价值”,瀑布模型开发的项目,实际使用功能和交付功能的比率很低。在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如何获取有价值的需求成为关键问题。

    敏捷管理关注价值,通过product backlog和卡片的手段聚焦需求。通过迭代开发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在迭代开发中,时间和成本是固定项,而范围是变化项。另外,不可能对所有的需求投入同样的力量,需求的目的决定其质量。
    迭代管理,由于需要反复的回归测试,不可避免的有浪费。所以更要降低耦合,自动化回归测试,减少浪费。
    在迭代过程中,明确的需求、被其它系统依赖的需求要放在前面,易变的需求、依赖其它系统的需求可放在后面,也就是先做想明白的,想不明白的在实现过程中去想。
    对于价值的交付,瀑布开发是最终交付,敏捷开发是逐步交付。

    其次,传统项目的铁三角还缺失了“质量”。

    敏捷对质量的关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持续集成中,始终将质量作为关键性标准。
    使用TDD,即测试驱动开发。
    对代码随时随地的重构,这一点需要自动化的测试手段来辅助,否则,如果无法保证重构没有引入新的bug,开发人员就难有重构的信心。

    敏捷管理对质量的要求是环环相扣,不可为了省事而跳过中间步骤,否则就会有缺失的环节。

    价值,质量,加上约束(范围,时间和成本),这就是敏捷项目管理的新铁三角。

    传统项目中,需求分析,设计,架构,编码,测试等人员都是严格分工,带来了好处是对员工能力要求较低,工作流步骤清晰。缺陷是不同部门之间存在部门墙,部门间合作需要繁琐的工作流和文档交接,效率低。
    面对需要多次迭代,快速交付的项目,传统组织结构无法应对。这就需要组建相对小的特性团队,不同角色在同一个团队中紧密合作,其工作域也互相覆盖。只有拆掉部门墙,才能减少文档作业。也就是说,弱化文档是成功实施敏捷的结果,而不是敏捷的手段。

    敏捷管理的工具:
    看板,分成ToDo,Doing,Done三项,一定要清晰明白,可在6秒内看出当前进度。尽量用卡片和贴纸的形式,而不要用文字的百分比。
    燃尽图,让程序员关心项目的整体进度。不同于传统管理方式,敏捷管理应该关注空闲的事而不是空闲的人。
    早站会,5-15分钟,一定不能太长。早站会一定不要去一个个的对进度,负面管理应该一对一,正面管理才应该一群人来做。所以早站会应该聚焦于提供激励和帮助。

    一个敏捷的团队,应该能集体制定目标,团队一体化,透明化,最终成为一个自组织的团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anchongjie/p/444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