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 grunt 环境配置

 

1⃣️ssh key生成步骤

一.设置Git的user.name和user.email: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iongzuyan"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xiongzuyan@baijiahulian.com
image

二.生成SSH密钥:


1.查看是否已经有了ssh密钥:cd ~/.ssh 如果没有密钥则不会有此文件夹,有则备份删除 
2.生成密钥:$ ssh-keygen -t rsa -C “xiongzuyan@baijiahulian.com” 按3个回车,密码为空。 
本地生成密钥后,粘贴到gitlab网站上。
image

2⃣️用grunt搭建自动化的web前端开发环境


1. 切换到新建的项目路径下:cd Desktop/front/shenhe-he
image 
2.安装grunt,这里安装grunt不再是全局安装了,需要你在控制台进入到网站或系统的具体目录下。 
这里我们进入 shenhe-fe 目录下。然后输入这个命令npm install grunt --save-dev ,这里会出现一些提醒,那说明grunt已经起作用了。 
“—save-dev”的意思是,在当前目录安装grunt的同时,顺便把grunt保存为这个目录的开发依赖项。
image 
注意,mac os 系统、部分linux系统中,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sudo ”指令。这里控制台之所以报错是因为本机为Mac系统,安装命令忘记了加上sodu! 
3.在当前路径shenhe-fe下打开grunt。命令行:grunt server 

此时已进入到新创建的审核系统中:
image

3⃣️使用Gitlab

一.在Git库打开一个复制的新项目:


1. 创建新项目:一个项目对应唯一的Git库,首先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front 
image 
2. 版本库初始化:如果是从头创建版本库,可以采用先克隆,建立提交数据,最后再通过推送完成Git版本库的初始化。

     克隆版本库获取源码: git clone git @git.baijiahulian.com:yunying/shenhe-fe.git 
     切换到front路径下;克隆过程会显示警告,不过这个警告可以忽略,因为Git创建的版本库本来就是一个空白的版本库。
     出现warning说明创建成功。这里因为审核项目已创建多次,所以不会出现warning。

image

二.创建添加分支/删除分支/修改分支

概述:新建一个工程gtest(以此为例),在其中的git库中  添加分支 删除分支 修改文件 等。。

分支:静态分支和远程分支。
大三步:add--commit--push.步骤如下:

  1⃣️切换到当前的文件夹下:cd Desktop/gtest/   
  2⃣️初始化:git init原始git库中就有一个 默认的 master 静态分支
  3⃣️预览git库结构:git status在当前静态分支下查看它的结构
  4⃣️在git库中添加文件1.html,这时候查看结构git status:这时新建的文件还没添加到git库中去。
  5⃣️使用指令生成快照并存入项目索引:git add ./aa 将新建的文件1.html添加到git库中,然后查看结构:git status:
  7⃣️项目索引提交:使用git commit -m "添加文件"指令将新建的文件添加,随后推送本地更新:git push

image 

image

三. 远程分支的使用和管理

  1. 添加分支: 
    例:在git库中添加分支list。git branch list;查看静态分支结构git branch -a : 
    image 
    基于远程分支dev新建一个本地分支并且切换到这个分支下:git checkout -b xiongzuyan dev 
    image 
    推出新建的本地分支到远程仓库origin上,也就是创建远程分支 
    image 2.合并分支 : 
          将本地创建的分支进行合并git merge xiongzuyan-dev 提交到dev分支git push origin dev 
    image 
    3. 删除分支:如删除新建的list分支git branch –d list 
    image 
    4. 删除新建的本地分支,先切换到别的分支上 ,才能成功删除。 
    image 5.删除新建的远程分支git branch -d origin/xiongzuyan-dev;推送本地更新到远程:git push origin :xiongzuyan-dev 
    imag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ongzuyan/p/609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