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博客作业03--循环结构

0.展示PTA总分


1.本章学习总结

1.1学习内容总结

循环语句

for语句:

for(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 )
{
// 需要执行的语句;
}
其执行过程是:表达式 1 首先执行且只执行一次;然后执行表达式 2,通常都是一个用于判定条件的表达式,如果表达式 2 条件成立,就执行(需要执行的语句);然后再执行表达式 3;再判断表达式 2,执行(需要执行的语句);再执行表达式 3.....一直到表达式 2 不成立时,跳出循环继续执行循环后面的语句。

while语句:

while (表达式)
{
语句;
}

当表达式为真,则执行下面的语句;语句执行完之后再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再次执行下面的语句;然后再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直到表达式为假,跳出循环。这个就是 while 的执行顺序。

do while语句:

do
{
语句;
}
while (表达式);

注意,while 后面的分号千万不能省略。

do…while 和 while 的执行过程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是:“do…while 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再判别表达式”。当表达式为“真”时,返回重新执行循环体,如此反复,直到表达式为“假”为止,此时循环结束。

break:用于循环语句和switch语句。其作用是跳出整个循环,提前结束。

continue:用于循环语句。作用是跳出本次循环,执行下一次循环。

判断素数的方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int m,i,k;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m);
k=(int)sqrt(m);
for(i=2;i<=k;i++)
if(m%i==0)
break;
if(i>k)
printf("%d 是素数。 ",m);
else
printf("%d 不是素数。 ",m);
}

其他

-找错时合理运用printf()
-嵌套循环:多个for或while语句的配合使用,要注意控制循环的次数,防止死循环。
-写伪代码

1.2学习体会

1.内容难度逐渐提高,并且作业量越来越大了
2.做pta是有的代码需要借鉴才可以写出来
3.代码量大概800多行

2.PTA实验作业

2.1求幂级数展开部分的和

2.1.1伪代码

定义分母为amass,定义总和为sum,定义每一项为single
while(最后一项的绝对值大于等于0.00001)
{
amass=1;每次循环将amass重新还原为1
for (i = 1; i <= k; i++)
{
amass = amass * i;
}
single = pow(x, k) / amass;
sum = sum + single;
k++;
}
输出sum的值

2.1.2代码截图

2.1.3造测试数据

输入 输出 说明
1.2 3.3201 普通数据
2.1 8.1662 普通数据
0 1.0000 输入为0
5 148.4132 输入为5
3.8 44.7012 普通数据

2.1.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编译错误:每次循环之前没有将amass(分母)初始化为1
2.部分正确:将sum = sum + single放在了for之前,导致结果少加了最后一项
3.全部正确

2.2梅森数

2.2.1伪代码

定义整数n,定义结果数result
if(n==1)如果n=1,则没有满足条件的梅森数
printf("None");输出None

for (j = 1;j <= n;j++)
{
	result = pow(2, j) - 1;将2的j次方减一的值赋给result
	for (i = 2;i <= result/2+1;i++)
	{
		if (result%i == 0)判断result是否能被1~result/2+1的数整除,如果可以就不是梅森数
			break;
		if (i > result / 2)
		{
			printf("%d
", result);输出满足条件的梅森数,并换行
		}
	}

2.2.2代码截图

2.2.3造测试数据

输入 输出 说明
1 None 输入最小值1
2 3 普通数据
4 3 7 普通数据
3 3 7 普通数据

2.2.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部分正确:本次语句为i<=result,结果重复输出了多余的数
2.部分正确:本次将语句改为i<result/2,结果发现n=2时,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于是改为了i<=result/2+1
3.全部正确

2.3换硬币

2.3.1伪代码

定义各个硬币的最大数量分别为max5,max2,定义各个硬币的数量count5,count2,count1,定义换法数量为count
max5 = x / 5;得出所能换的5分硬币的最大数量
for (count5 = max5;count5 > 0;count5--)将5分最大数量赋给count5,在大于0的前提下递减
{
max2 = (x - 5 * count5) / 2;算出在扣除了5分硬币的金额后,2分硬币所能换的最大数量
for (count2 = max2;count2 > 0;count2--)将2分最大数量赋给count2,在大于0的基础上递减
{
count1 = x - 5 * count5 - 2 * count2;算出相应的1分硬币的数量
if (count1 > 0)满足1分硬币数量大于0
{
printf("fen5:%d, fen2:%d, fen1:%d, total:%d ", count5, count2, count1, count1 + count2 + count5);输出各值
count++;计算换发个数
}
}
}
输出换发个数

2.3.2代码截图

2.3.3造测试数据

输入 输出 说明
5 count=0 当输入小于8的数
13 (太长以至于无法展示) 普通数据
8 fen5:1, fen2:1, fen1:1, total:3 count=1 普通数据

2.3.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编译错误:从vs复制过来时漏掉了大括号
2.答案错误:count5与count1输出时写反了
3.全部正确

3.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

我的代码

1.同学的代码是先将n以内的素数个数求出来,然后以这个个数减去k的值,得出的值可能为负,以应对素数个数不足k个的情况,后面再从大到小输出素数。而我是直接判断,进而输出。
2.我们的输出方式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差别。
3.看上去我的代码量比较短,但没有高下之分,该同学的想法也比较独特,拓宽了我的思维。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ngyufen/p/1170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