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架构师阅读笔记02

 

一、什么是概念架构

    概念性架构界定系统的高层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性架构意在对系统进行适当分解,而不陷入细节。借此,可以与管理人员、市场人员、用户等非技术人员交流架构。概念性架构规定了每个组件的非正式规约及架构图,但不涉及接口细节。

二、实际意义

1.不同系统的架构,为什么不同?

需求不同,所以架构不同。这里需求包括了功能、质量、约束等方面。

2.架构设计中,应何时确立架构大方向的不同?

进行概念架构设计时应确立架构大方向。架构设计贵在有针对性,概念架构针对重大需求、特色需求、高风险需求的要求,给出高层次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概念架构的最重要意义。

三、时间要领

1.重大需求塑造概念架构

ADMEMS方法Conceptual Arch阶段核心理念:重大需求塑造概念架构,这里重大需求应涵盖功能需求、质量及约束3类需求的关键部分。

2.概念架构阶段的3个步骤

(1).初步设计。基于关键功能,借助鲁棒图进行以发现职责为目的的初步设计。

(2).高层分割。对系统这个黑盒子进行高层切分,例如切分复杂系统为多个二级系统,或者直接切分系统为具体子系统。

3.考虑非功能需求

四、鲁棒图

    鲁棒图包括3种元素,分别是边界对象、控制对象、实体对象:边界对象对模拟外部环境和未来系统之间的交互进行建模。边界对象负责接外部输入,处理内部内容的解释,并表达或传递响应的结果。控制对象对行为进行封装,描述用例中事件流的控制行为。实体对象对信息进行描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xy2000/p/1309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