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和对象

1.1  身边的对象: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做对象.对象可以是有形的,如一辆汽车,他也可以是无形的,如一项计划.因对象无处不在.

1.2   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中,把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分别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它们是构成对象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中属性是用来描述对象静态特征发的一个数据项,该数据项的值即属性值.

    *对象: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由一组属性和方法构成.

1.3  封装:封装就是把一个事物包装起来,并尽可能隐藏内部细节.

2.0  类定义了对象将会拥有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

2.01  类的属性:对象所拥有的静态特征在类中表示时称为类的属性.

2.01  类的方法:对象执行的操作称为类的方法.

2.1  类和对象的关系:一个类为他的全部对象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它的每个对象则是符合这种定义的一个实体.因此类和对象的关系就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2  类的类型就是对象的类型.

3.0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中,类是程序的基本单元.

    例如:

public class HelloWor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d")

  }

}

3.1  Jaca的类模板

      语法:

        

public class<类名>{
    //定义属性部分
    属性1的类型  属性1;
      属性2的类型  属性2;
      属性3的类型  属性3;
       
     //定义方法部分
      方法1;
        方法2;
        方法n;
}

3.2  定义类名:

      语法:

        

public class 类名{

}

3.3  创建和使用对象:
      语法: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例如:
    school center= new schoo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k7799666/p/734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