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与Spring cloud之间的关系

Spring boot 是 Spring 的一套快速配置脚手架,可以基于spring boot 快速开发单个微服务,Spring Boot,看名字就知道是Spring的引导,就是用于启动Spring的,使得Spring的学习和使用变得快速无痛。不仅适合替换原有的工程结构,更适合微服务开发。

Spring Cloud基于Spring Boot,为微服务体系开发中的架构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消费,服务保护与熔断,网关,分布式调用追踪,分布式配置管理等。

Spring Cloud是一个基于Spring Boot实现的云应用开发工具;Spring 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集成的单个个体,Spring Cloud是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它将SpringBoot开发的一个个单体微服务整合并管理起来;spring boot使用了默认大于配置的理念,很多集成方案已经帮你选择好了,能不配置就不配置,Spring Cloud很大的一部分是基于Spring boot来实现。

学过Spring的都知道,Spring开发有非常头疼的三点:

以启动一个带Hibernate的Spring MVC为例。
1. 依赖太多了,而且要注意版本兼容。这个应用,要添加10-20个依赖,Spring相关的包10多个,然后是Hibernate包,Spring与Hibernate整合包,日志包,json包一堆,而且要注意版本兼容性。

2. 配置太多了,要配置注解驱动,要配置数据库连接池,要配置Hibernate,要配置事务管理器,要配置Spring MVC的资源映射,要在web.xml中配置启动Spring和Spring MVC等

3.部署和运行麻烦。要部署到tomcat里面。不能直接用java命令运行。

太多重复和大家都一样的配置了。

Spring Boot的哲学(核心思想)就是约定大于配置。既然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去配置。

1. 通过starter和依赖管理解决依赖问题。
2. 通过自动配置,解决配置复杂问题。
3. 通过内嵌web容器,由应用启动tomcat,而不是tomcat启动应用,来解决部署运行问题。

Spring Cloud体系就比较复杂了。基本可以理解为通过Spring Boot的三大魔法,将各种组件整合在一起,非常简单易用。

你可以把spring boot的官方的包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了搭建一个服务用的,比如hibernate jpa,比如 message。另外一种含有cloud关键字的,是为了各个spring boot之前管理和使用的包。

因为当把集群、CI等方法集中进来一起考虑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复杂了。

多个小有服务整合成的大服务,要有一个消息总线来用于互相通知和调用,要有一个服务发现程序来管理某个小服务上线可用,同时在服务离线时也要能处理,各个小服务要尽量各自独立,还要考虑服务的依赖性,集群的负载均衡,配置文件的分离。

再把CI和Docker拿进来一起考虑的话,更乱。

但我认为这样完成的一个服务是更具有可插拔性,更容易维护的。而且遵循了上面的cloud方案的话,在服务的健壮性上面也很强。

写到这里对于新接触的我认为可以先从单独的spring boot程序开始入门,当要添加一个新功能时,考虑拆分成另外服务。两个程序间可以通过 jmx或是 其它消息中间件或是rest通讯。最后实现了一个各自独立的功能集群。

总结一句:Spring boot可以离开Spring Cloud独立使用开发项目,但是Spring Cloud离不开Spring boot,属于依赖的关系。

spring -> 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 

 关于“约定大于配置”

人类社会在不断文明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契约的过程,基于契约建立了我们想要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契约亦或是约定,消除了不同事物在合作过程中的不协调的地方,使得对于共同理想能够更容易的建立一致建设意见。

在软件编程中,需要面对技术上的各种选型、系统组件组合上的各种适配、以及业务需求描述的复杂多变。建立从业务需求描述到技术实现的映射,建立上层调用方式与底层实现逻辑的相互协作,这里面有大量的变量需要考虑和抉择。事实上,在不同的描述体系下,相同或类似事物的地位和作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要建立起两种不同描述体系的自由转换需要一个"翻译工具"。

但这个翻译工具怎么也无法完美地完成翻译工作,原因在于该工具不能像人一样建立起具体的上下文图景,无法拥有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地位。如此就免不了这个翻译工具将大量的抉择交给人类完成,这些抉择在软件开发中大多以配置项目的形式提供。

如果配置太多,就加大了人类的思维工作负担,不符合人类利用机器偷懒的初衷。干脆为所有配置提供一个默认选择,或者提供一个自助决策规则,如此建立起人与机器的基本约定。这样在其他类似场景中,机器工具就可以拿来即用。

所以约定大于配置,其实是要建立起尽力减少配置项,采用约定方案的思想。

在SpringBoot中,约定大于配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开发人员仅需规定应用中不符合约定的部分

2、在没有规定配置的地方,采用默认配置,以力求最简配置为核心思想

总的来说,上面两条都遵循了推荐默认配置的思想。当存在特殊需求的时候,自定义配置即可。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配置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约定”。

那么SpringBoot中有哪些约定呢?

1、Maven的目录结构。默认有resources文件夹,存放资源配置文件。src-main-resources,src-main-java。默认的编译生成的类都在targe文件夹下面

2、spring boot默认的配置文件必须是,也只能是application.命名的yml文件或者properties文件,且唯一

3、application.yml中默认属性。数据库连接信息必须是以spring: datasource: 为前缀;多环境配置。该属性可以根据运行环境自动读取不同的配置文件;端口号、请求路径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joyxt/p/1192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