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基本概念

  1. 连接点joinpoint(类中所有方法)
  2. 切入点pointcut(缺少共性代码的方法)
  3. 通知advice(被抽取的共性功能的代码逻辑,通知有位置区分,也就是从切入点方法中被抽取代码的前面还是后面抽象出来的代码,叫通知类型。前置通知,后置通知)
  4. 引入introduction(通知只能抽取逻辑代码,变量是拿不出来的,把变量引入到切入点方法中去,就要用引入)
  5. 目标对象target Object(有切入点方法的对象)
  6. AOP代理AOP proxy(代理目标对象就叫做AOP代理)
  7. 织入Weaving(代理对象把通知织入到目标对象的切入点方法中,是一个动作)
  8. 切面Aspect(通知和切入点之间的关系)
 
  • 连接点
程序运行过程中,JVM负责程序运行。执行到某个方法时,JVM能识别当前执行的是哪个方法。这些定义在类中的方法,每个具有独立的功能,在AOP中,将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方法称为连接点
  • 切入点
类中的方法具有很多,某些方法具有一些共同的流程,例如数据库连接的获取与关闭,事务的开启与提交,等等。将这些公共的特性抽取出来,抽取完毕后,原始方法中就缺少了这些被抽取的代码。在实际运行时,缺少这些代码是无法完成原始的功能的。这些被抽取了公共功能的方法称为切入点
  • 通知
却如点对应的方法的功能性功能被抽取后,组成独立代码逻辑,被封装在某个类的某个方法中,在被抽取了共性功能的方法被执行时,这些代码逻辑还要加入原始方法的执行,这些被抽取出来组成独立代码逻辑的共性功能称为通知。
共性功能被抽取后,可能来自于切入点对应的方法中的任何位置,因此通知不仅描述共性的代码逻辑,还是描述被抽取时从何处抽取。例如切入点代码逻辑的前面,中间还是后面,被抽取的代码在切入点中的具体位置,称为通知类别。
  • 引入
通知仅表示切入点被抽取的代码逻辑,对于切入点所在的类,如果存在有共性的成员变量或者成员方法,通知将无法进行描述。AOP提供和引入机制,将共性功能的成员进行加入。
引入机制可以为类添加额外的成员变量或者成员方法。
引入机制是在编译期或类加载期完成的。
  • 目标对象
切入点对应的共性功能被抽取后创建独立的通知完成共性功能,在程序运行时,动态的为类对象执行切入点方法时动态加入被抽取的共性功能,此时需要使用代理的模式完成。此时被代理创建的对象,称为目标对象。
目标对象指包含切入点的类对象。
  • AOP代理
切入点所在的类对象执行切入点方法时,需要将原始的共性功能(通知)加入,此时通过代理的形式创建类对象,并完成共性功能(通知)的加入,上述过程称为AOP代理。
AOP代理的意义就是将被抽取共性功能的类对象创建出来,同时将功能共性功能(通知)加入,完成原始的完整操作的执行过程。
  • 织入
通过AOP代理,完成了切入点与通知的融合,并组成了完整的代码逻辑,将通知加入到植入点对应位置的动作称为织入。
织入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对应任何代码,可以理解为动态的运行过程。
织入可以在三个阶段进行,编译时,类加载时,运行时。spring采用的时运行时织入。
  • 切面
切面是一个设计概念,指切入点与通知的匹配模式,换句话说指被抽去了工薪功能的方法(切入点)与被抽取了共性功能(通知)对应的绑定关系。
程序设计时,可以设计多个切面,用来描述切入点与通知之间的关系。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gfdd/p/1409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