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多线程(+整理的思维导图)

本文内容主要整理转载自廖雪峰的官方网站

12 多线程

整理的思维导图,github下载地址)

image-20200426215828269

多线程是Java最基本的一种并发模型,本章我们将详细介绍Java多线程编程。

12.1 多线程基础

操作系统执行多任务实际上就是让CPU对多个任务轮流交替执行。

例如,让浏览器执行0.001秒,让QQ执行0.001秒,再让音乐播放器执行0.001秒,在人看来,CPU就是在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进程

  • 一个任务称为一个进程,浏览器就是一个进程,视频播放器是另一个进程,类似的,音乐播放器和Word都是进程。

  • 某些进程内部还需要同时执行多个子任务。
    例如,我们在使用Word时,Word可以让我们一边打字,一边进行拼写检查,同时还可以在后台进行打印,
    我们把子任务称为线程。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就是:一个进程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但至少会有一个线程。

image-20200415232635257

实现多任务的方法

因为同一个应用程序,既可以有多个进程,也可以有多个线程,因此,实现多任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多进程模式(每个进程只有一个线程):

image-20200415232902433

  • 多线程模式(一个进程有多个线程):

image-20200415232923951

  • 多进程+多线程模式(复杂度最高):

image-20200415232944176

多任务:进程VS线程

和多线程相比,多进程的缺点在于:

  • 创建进程比创建线程开销大,尤其是在Windows系统上;
  • 进程间通信比线程间通信要慢,因为线程间通信就是读写同一个变量,速度很快。

而多进程的优点在于:

  • 多进程稳定性比多线程高,因为在多进程的情况下,一个进程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

  • 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线程崩溃会直接导致整个进程崩溃。

多线程特点

Java语言内置了多线程支持:
一个Java程序实际上是一个JVM进程,
JVM进程用一个主线程来执行main()方法,
main()方法内部,我们又可以启动多个线程。
此外,JVM还有负责垃圾回收的其他工作线程等。

因此,对于大多数Java程序来说,我们说多任务,实际上是说如何使用多线程实现多任务。

和单线程相比,多线程编程的特点在于:多线程经常需要读写共享数据,并且需要同步
例如,播放电影时,就必须由一个线程播放视频,另一个线程播放音频,两个线程需要协调运行,否则画面和声音就不同步。因此,多线程编程的复杂度高,调试更困难。

Java多线程编程的特点又在于:

  • 多线程模型是Java程序最基本的并发模型;
  • 后续读写网络、数据库、Web开发等都依赖Java多线程模型。

因此,必须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才能继续深入学习其他内容。

12.2 创建新线程

Java语言内置了多线程支持。
当Java程序启动的时候,实际上是启动了一个JVM进程,
然后,JVM启动主线程来执行main()方法。
main()方法中,我们又可以启动其他线程。

方法一:

Thread派生一个自定义类,然后覆写run()方法:

start()方法会在内部自动调用实例的run()方法。

// 多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tart(); // 启动新线程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start new thread!");
    }
}

方法二:

创建Thread实例时,传入一个Runnable实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
        t.start(); // 启动新线程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start new thread!");
    }
}

或者用Java8引入的lambda语法进一步简写为:

// 多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start new thread!");
        });
        t.start(); // 启动新线程
    }
}

线程打印 VS main()打印

image-20200415235102645

蓝色表示主线程,也就是main线程,

main线程执行的代码有4行,
首先打印main start
然后创建Thread对象,
紧接着调用start()启动新线程。

start()方法被调用时,JVM就创建了一个新线程,
我们通过实例变量t来表示这个新线程对象,并开始执行。

接着,main线程继续执行打印main end语句,
t线程在main线程执行的同时会并发执行,打印thread runthread end语句。

run()方法结束时,新线程就结束了。而main()方法结束时,主线程也结束了。

我们再来看线程的执行顺序:

  1. main线程肯定是先打印main start,再打印main end
  2. t线程肯定是先打印thread run,再打印thread end

但是,除了可以肯定,main start会先打印外,main end打印在thread run之前、thread end之后或者之间,都无法确定。
t线程开始运行以后,两个线程就开始同时运行了,并且由操作系统调度,程序本身无法确定线程的调度顺序。

模拟并发执行的效果

sleep()传入的参数是毫秒。调整暂停时间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到main线程和t线程执行的先后顺序。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in start...");
        
        Thread t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run...");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end.");
            }
        };
        
        t.start();
        
        try {
            Thread.sleep(2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main end...");
    }
}

要特别注意:直接调用Thread实例的run()方法是无效的:

必须调用Thread实例的start()方法才能启动新线程

线程的优先级

可以对线程设定优先级,设定优先级的方法是:

Thread.setPriority(int n) // 1~10, 默认值5

优先级高的线程被操作系统调度的优先级较高,操作系统对高优先级线程可能调度更频繁,
但我们决不能通过设置优先级来确保高优先级的线程一定会先执行。

小结

  • Java用Thread对象表示一个线程,通过调用start()启动一个新线程;
  • 一个线程对象只能调用一次start()方法;
  • 线程的执行代码写在run()方法中;
  • 线程调度由操作系统决定,程序本身无法决定调度顺序;
  • Thread.sleep()可以把当前线程暂停一段时间。

12.3 线程的状态

在Java程序中,一个线程对象只能调用一次start()方法启动新线程,并在新线程中执行run()方法。
一旦run()方法执行完毕,线程就结束了。因此,Java线程的状态有以下几种:

  • New:新创建的线程,尚未执行;
  • Runnable:运行中的线程,正在执行run()方法的Java代码;
  • Blocked:运行中的线程,因为某些操作被阻塞而挂起;
  • Waiting:运行中的线程,因为某些操作在等待中;
  • Timed Waiting:运行中的线程,因为执行sleep()方法正在计时等待;
  • Terminated:线程已终止,因为run()方法执行完毕。

状态转移图

用一个状态转移图表示如下:

image-20200416000603153

当线程启动后,它可以在RunnableBlockedWaitingTimed Waiting这几个状态之间切换,直到最后变成Terminated状态,线程终止。

线程终止的原因有:

  • 线程正常终止:run()方法执行到return语句返回;
  • 线程意外终止:run()方法因为未捕获的异常导致线程终止;
  • 线程强制终止:对某个线程的Thread实例调用stop()方法强制终止(强烈不推荐使用)。

线程等待

一个线程还可以等待另一个线程直到其运行结束。例如,main线程在启动t线程后,可以通过t.join()等待t线程结束后再继续运行:
join就是指等待该线程结束,然后才继续往下执行自身线程。)

// 多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System.out.println("start");
        t.start();
        t.join();
        System.out.println("end");
    }
}
start
hello
end

main线程对线程对象t调用join()方法时,主线程将等待变量t表示的线程运行结束。

如果t线程已经结束,对实例t调用join()会立刻返回。
此外,join(long)的重载方法也可以指定一个等待时间,超过等待时间后就不再继续等待。

小结

  • Java线程对象Thread的状态包括:NewRunnableBlockedWaitingTimed WaitingTerminated
  • 通过对另一个线程对象调用join()方法可以等待其执行结束;
  • 可以指定等待时间,超过等待时间线程仍然没有结束就不再等待;
  • 对已经运行结束的线程调用join()方法会立刻返回。

12.4 中断线程

常规中断

如果线程需要执行一个长时间任务,就可能需要能中断线程。中断线程就是其他线程给该线程发一个信号,该线程收到信号后结束执行run()方法,使得自身线程能立刻结束运行。

我们举个栗子:假设从网络下载一个100M的文件,如果网速很慢,用户等得不耐烦,就可能在下载过程中点“取消”,这时,程序就需要中断下载线程的执行。

中断一个线程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其他线程中对目标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目标线程需要反复检测自身状态是否是interrupted状态,如果是,就立刻结束运行。

我们还是看示例代码:

// 中断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tart();

        Thread.sleep(1); // 暂停1毫秒

        t.interrupt(); // 中断t线程

        t.join(); // 等待t线程结束

        System.out.println("end");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int n = 0;
        while (! isInterrupted()) {
            n ++;
            System.out.println(n + " hello!");
        }
    }
}
//每次执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不能确定1ms以内会执行上述代码多少次
1 hello!
end

main线程通过调用t.interrupt()方法中断t线程,
但要注意,interrupt()方法仅仅向t线程发出了“中断请求”,至于t线程是否能立刻响应,要看具体代码。
t线程的while循环会检测isInterrupted(),所以上述代码能正确响应interrupt()请求,使得自身立刻结束运行run()方法。

等待状态线程

如果线程处于等待状态,例如,t.join()main线程进入等待状态
此时,如果对main线程中的t线程调用interrupt(),那么t线程的join()方法会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因此,目标线程(也就是这里的t线程)只要捕获到join()方法抛出的InterruptedException,就说明有其他线程对其调用了interrupt()方法(在这里是指,在main线程中对t线程调用了interrupt方法),通常情况下该线程应该立刻结束运行。

我们来看下面的示例代码:

// 中断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tart();
        Thread.sleep(1000);//t线程开始后,将主线程暂停1000ms,让t线程执行
        t.interrupt(); // 中断t线程(提出中断请求)
        t.join(); // 等待t线程结束
        System.out.println("end");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hread hello = new HelloThread();
        hello.start(); // 启动hello线程
        try {
            hello.join(); // 等待hello线程结束
            //主线程结束1000ms暂停后,执行t中断的时候,t线程在这里等待中
            //在上一级对t线程执行interrupt,
            //那么这里的 hello.join()方法会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interrupted!");
        }
        hello.interrupt();
    }
}

class Hello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int n = 0;
        while (!isInterrupted()) {
            n++;
            System.out.println(n + " hello!");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break;
            }
        }
    }
}
1 hello!
2 hello!
3 hello!
4 hello!
5 hello!
6 hello!
7 hello!
8 hello!
9 hello!
10 hello!
interrupted!
end

main线程通过调用t.interrupt()从而通知t线程中断,而此时t线程正位于hello.join()的等待中,此方法会立刻结束等待并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由于我们在t线程中捕获了InterruptedException,因此,就可以准备结束该线程。

t线程结束前,对hello线程也进行了interrupt()调用通知其中断。

如果去掉这一行代码,可以发现hello线程仍然会继续运行,且JVM不会退出。

设置中断标志位

另一个常用的中断线程的方法是设置标志位。我们通常会用一个running标志位来标识线程是否应该继续运行,在外部线程中,通过把HelloThread.running置为false,就可以让线程结束:

// 中断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HelloThread t = new HelloThread();
        t.start();
        Thread.sleep(1);
        t.running = false; // 标志位置为false
    }
}

class Hello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latile boolean running = true;
    public void run() {
        int n = 0;
        while (running) {
            n ++;
            System.out.println(n + " hello!");
        }
        System.out.println("end!");
    }
}
1 hello!
end!

注意到HelloThread的标志位boolean running是一个线程间共享的变量。线程间共享变量需要使用volatile关键字标记,确保每个线程都能读取到更新后的变量值。

volatile关键字

为什么要对线程间共享的变量用关键字volatile声明?这涉及到Java的内存模型。在Java虚拟机中,变量的值保存在主内存中,但是,当线程访问变量时,它会先获取一个副本,并保存在自己的工作内存中。如果线程修改了变量的值,虚拟机会在某个时刻把修改后的值回写到主内存,但是,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

image-20200416165809735

这会导致如果一个线程更新了某个变量,另一个线程读取的值可能还是更新前的。
例如,主内存的变量a = true,线程1执行a = false时,
它在此刻仅仅是把变量a的副本变成了false,主内存的变量a还是true
在JVM把修改后的a回写到主内存之前,其他线程读取到的a的值仍然是true
这就造成了多线程之间共享的变量不一致。

因此,volatile关键字的目的是告诉虚拟机:

  • 每次访问变量时,总是获取主内存的最新值;
  • 每次修改变量后,立刻回写到主内存。

volatile关键字解决的是可见性问题:当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共享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刻看到修改后的值。

如果我们去掉volatile关键字,运行上述程序,发现效果和带volatile差不多,这是因为在x86的架构下,JVM回写主内存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换成ARM的架构,就会有显著的延迟。

小结

  • 对目标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可以请求中断一个线程,目标线程通过检测isInterrupted()标志获取自身是否已中断。如果目标线程处于等待状态,该线程会捕获到InterruptedException
  • 目标线程检测到isInterrupted()true或者捕获了InterruptedException都应该立刻结束自身线程;
  • 通过标志位判断需要正确使用volatile关键字;
  • volatile关键字解决了共享变量在线程间的可见性问题。

12.5 守护线程

有一种线程的目的就是无限循环,例如,一个定时触发任务的线程:

class Tim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LocalTime.now());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break;
            }
        }
    }
}

如果这个线程不结束,JVM进程就无法结束。问题是,由谁负责结束这个线程?

然而这类线程经常没有负责人来负责结束它们。但是,当其他线程结束时,JVM进程又必须要结束,怎么办?

答案是使用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

守护线程是指为其他线程服务的线程。在JVM中,所有非守护线程都执行完毕后,无论有没有守护线程,虚拟机都会自动退出。

因此,JVM退出时,不必关心守护线程是否已结束。

如何创建守护线程呢?方法和普通线程一样,只是在调用start()方法前,调用setDaemon(true)把该线程标记为守护线程:

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etDaemon(true);
t.start();

在守护线程中,编写代码要注意:守护线程不能持有任何需要关闭的资源,例如打开文件等,因为虚拟机退出时,守护线程没有任何机会来关闭文件,这会导致数据丢失。

小结

  • 守护线程是为其他线程服务的线程;
  • 所有非守护线程都执行完毕后,虚拟机退出;
  • 守护线程不能持有需要关闭的资源(如打开文件等)。

12.6 线程同步-synchronized

同步的本质就是给指定对象加锁,加锁后才能继续执行后续代码

当多个线程同时运行时,线程的调度由操作系统决定,程序本身无法决定。因此,任何一个线程都有可能在任何指令处被操作系统暂停,然后在某个时间段后继续执行。

这个时候,有个单线程模型下不存在的问题就来了: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共享变量,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多线程模型下,要保证逻辑正确,对共享变量进行读写时,必须保证一组指令以原子方式执行:即某一个线程执行时,其他线程必须等待:
image-20200423110745778

通过加锁和解锁的操作,就能保证3条指令总是在一个线程执行期间,不会有其他线程会进入此指令区间。
即使在执行期线程被操作系统中断执行,其他线程也会因为无法获得锁导致无法进入此指令区间。
只有执行线程将锁释放后,其他线程才有机会获得锁并执行。
这种加锁和解锁之间的代码块我们称之为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任何时候临界区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

实现加锁

概括一下如何使用synchronized

  1. 找出修改共享变量的线程代码块;
  2. 选择一个共享实例作为锁;
  3. 使用synchronized(lockObject) {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var add = new AddThread();
        var dec = new DecThread();
        add.start();
        dec.start();
        add.join();
        dec.join();
        System.out.println(Counter.count);
    }
}

class Counter {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

class Add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0; i<10000; i++) {
            synchronized(Counter.lock) {
                Counter.count += 1;
            }
        }
    }
}

class Dec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0; i<10000; i++) {
            synchronized(Counter.lock) {
                Counter.count -= 1;
            }
        }
    }
}

小结

  • 多线程同时读写共享变量时,会造成逻辑错误,因此需要通过synchronized同步;
  • 同步的本质就是给指定对象加锁,加锁后才能继续执行后续代码;
  • 注意加锁对象必须是同一个实例;
  • 对JVM定义的单个原子操作不需要同步。

12.7 同步方法-封装synchronized

使得类里面的"方法"进行同步

使用synchronized的时候,锁住的是哪个对象非常重要。
好的方法是把synchronized逻辑封装起来。例如,我们编写一个计数器如下:

例:封装Counter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add(int n) {
        synchronized(this) {
            count += n;
        }
    }

    public void dec(int n) {
        synchronized(this) {
            count -= n;
        }
    }

    public int get() {
        return count;
    }
}

synchronized锁住的对象是this,即当前实例,这又使得创建多个Counter实例的时候,它们之间互不影响,可以并发执行:

var c1 = Counter();
var c2 = Counter();

// 对c1进行操作的线程:
new Thread(() -> {
    c1.add();
}).start();
new Thread(() -> {
    c1.dec();
}).start();

// 对c2进行操作的线程:
new Thread(() -> {
    c2.add();
}).start();
new Thread(() -> {
    c2.dec();
}).start();

现在,对于Counter类,多线程可以正确调用。

线程安全

没有特殊说明时,一个类默认是非线程安全的

如果一个类被设计为允许多线程正确访问,我们就说这个类就是“线程安全”的(thread-safe),上面的Counter类就是线程安全的。

线程安全:

  • Java标准库的java.lang.StringBuffer

  • 一些不变类,例如StringIntegerLocalDate
    它们的所有成员变量都是final,多线程同时访问时只能读不能写,这些不变类也是线程安全的。

  • 最后,类似Math这些只提供静态方法,没有成员变量的类,也是线程安全的。

非线程安全:

  • 除了上述几种少数情况,大部分类,例如ArrayList,都是非线程安全的类,
    我们不能在多线程中修改它们。
  • 但是,如果所有线程都只读取,不写入,那么ArrayList是可以安全地在线程间共享的。

锁住this实例的写法

当我们锁住的是this实例时,实际上可以用synchronized修饰这个方法。下面两种写法是等价的:

public void add(int n) {
    synchronized(this) { // 锁住this
        count += n;
    } // 解锁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n) { // 锁住this
    count += n;
} // 解锁

因此,用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就是同步方法,它表示整个方法都必须用this实例加锁。

对一个静态方法添加synchronized

如果对一个静态方法添加synchronized修饰符,它锁住的是哪个对象?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test(int n) {
    ...
}

对于static方法,是没有this实例的,因为static方法是针对类而不是实例。
但是我们注意到任何一个类都有一个由JVM自动创建的Class实例,因此,对static方法添加synchronized,锁住的是该类的Class实例。

上述synchronized static方法实际上相当于:

public class Counter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n) {
        synchronized(Counter.class) {
            ...
        }
    }
}

小结

  • synchronized修饰方法可以把整个方法变为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方法加锁对象是this
  •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数据封装可以让一个类变为“线程安全”;
  • 一个类没有特殊说明,默认不是thread-safe;
  • 多线程能否安全访问某个非线程安全的实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8 死锁

两个线程各自持有不同的锁,然后各自试图获取对方手里的锁,造成了双方无限等待下去,这就是死锁。

Java的synchronized锁是可重入锁

JVM允许同一个线程重复获取同一个锁,这种能被同一个线程反复获取的锁,就叫做可重入锁。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n) {
        if (n < 0) {
            dec(-n);
        } else {
            count += n;
        }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c(int n) {
        count += n;
    }
}

观察synchronized修饰的add()方法,一旦线程执行到add()方法内部,说明它已经获取了当前实例的this锁。如果传入的n < 0,将在add()方法内部调用dec()方法。由于dec()方法也需要获取this

死锁例子

两个线程各自持有不同的锁,然后各自试图获取对方手里的锁,造成了双方无限等待下去,这就是死锁

public void add(int m) {
    synchronized(lockA) { // 获得lockA的锁
        this.value += m;
        synchronized(lockB) { // 获得lockB的锁
            this.another += m;
        } // 释放lockB的锁
    } // 释放lockA的锁
}

public void dec(int m) {
    synchronized(lockB) { // 获得lockB的锁
        this.another -= m;
        synchronized(lockA) { // 获得lockA的锁
            this.value -= m;
        } // 释放lockA的锁
    } // 释放lockB的锁
}

避免死锁

线程获取锁的顺序要一致。两个线程要严格按照先获取lockA,再获取lockB的顺序,改写dec()方法如下:

public void dec(int m) {
    synchronized(lockA) { // 获得lockA的锁
        this.value -= m;
        synchronized(lockB) { // 获得lockB的锁
            this.another -= m;
        } // 释放lockB的锁
    } // 释放lockA的锁
}

小结

  • Java的synchronized锁是可重入锁;
  • 死锁产生的条件是多线程各自持有不同的锁,并互相试图获取对方已持有的锁,导致无限等待;
  • 避免死锁的方法是多线程获取锁的顺序要一致。

12.9 多线程协调: wait 和 notify

在Java程序中,synchronized解决了多线程竞争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个任务管理器,多个线程同时往队列中添加任务,可以用synchronized加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新建TaskQueue实例对象
        var q = new TaskQueue();
        //存放线程的数组
        var ts = new ArrayList<Thread>();

        //开启并运行5个线程,每个线程都尝试打印q中的task
        for (int i=0; i<5; i++) {
            var t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执行task:
                    while (true) {
                        try {
                            String s = q.getTask();
//                            System.out.println("execute task: " + s);
                            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 + " execute task: " + s +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return;
                        }
                    }
                }
            };
            t.start();
            ts.add(t);
        }

        //新建add线程,在线程中,每隔100ms,往q中添加一个String
        var add = new Thread(() -> {
            for (int i=0; i<10; i++) {
                // 放入task:
                String s = "t-" + Math.random();
                System.out.println("add task: " + s);
                q.addTask(s);
                //这里每次往q中添加一个String后暂停100ms的原因是为了让上述5个线程中的某一个能够及时捕捉到,并打印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开始执行add线程,并等待add执行完毕
        //这里是main线程等待add线程执行完毕,但是for循环创建的5个线程是在一直运行中的
        add.start();
        add.join();

        //主线程暂停100ms
        //目的是留出一点时间,让上述5个线程能够将q中的String全部get出来
        //然后再对所有的 提出中断请求
        Thread.sleep(100);

        //
        for (var t : ts) {
            t.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ended");
    }
}

class TaskQueue {
    Queue<String> queu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Task(String s) {
        this.queue.add(s);
        this.notifyAll();
    }

    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 getTask()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hile (queue.isEmpty()) {
            this.wait();
        }
        return queue.remove();
    }
}
add task: t-0.3008528971311387
Thread-0 execute task: t-0.3008528971311387

add task: t-0.8437246350254718
Thread-4 execute task: t-0.8437246350254718

add task: t-0.40109144938751884
Thread-0 execute task: t-0.40109144938751884

add task: t-0.6488781210842749
Thread-4 execute task: t-0.6488781210842749

add task: t-0.7625266753242343
Thread-1 execute task: t-0.7625266753242343

add task: t-0.9845878231829128
Thread-4 execute task: t-0.9845878231829128

add task: t-0.4077696485977367
Thread-4 execute task: t-0.4077696485977367

add task: t-0.33171418799079655
Thread-4 execute task: t-0.33171418799079655

add task: t-0.2938665331723114
Thread-1 execute task: t-0.2938665331723114

add task: t-0.6479359799196959
Thread-4 execute task: t-0.6479359799196959

main Thread ended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12.10 使用ReentrantLock

Java语言直接提供了synchronized关键字用于加锁,但这种锁
一是很
二是获取时必须一直等待,没有额外的尝试机制。

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提供的ReentrantLock用于替代synchronized加锁,

传统的synchronized代码: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void add(int n) {
        synchronized(this) {
            count += n;
        }
    }
}

如果用ReentrantLock替代,可以把代码改造为: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void add(int n) {
        lock.lock();
        try {
            count += n;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因为synchronized是Java语言层面提供的语法,所以我们不需要考虑异常,
ReentrantLock是Java代码实现的锁,我们就必须先获取锁,然后在finally中正确释放锁。

顾名思义,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它和synchronized一样,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取同一个锁。

尝试获取锁

synchronized不同的是,ReentrantLock可以尝试获取锁:

if (lock.tryLock(1, TimeUnit.SECONDS)) {
    try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上述代码在尝试获取锁的时候,最多等待1秒。如果1秒后仍未获取到锁,tryLock()返回false,程序就可以做一些额外处理,而不是无限等待下去。

所以,使用ReentrantLock比直接使用synchronized更安全,线程在tryLock()失败的时候不会导致死锁。

小结

  • ReentrantLock可以替代synchronized进行同步;
  • ReentrantLock获取锁更安全;
  • 必须先获取到锁,再进入try {...}代码块,最后使用finally保证释放锁;
  • 可以使用tryLock()尝试获取锁。

12.11 使用Condition

使用来实现和 synchronized 类似的 wait 和 notify 功能的

class TaskQueue {
    //引用的`Condition`对象必须从`Lock`实例的`newCondition()`返回,
    //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绑定了`Lock`实例的`Condition`实例。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private Queue<String> queu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void addTask(String s) {
        lock.lock();
        try {
            queue.add(s);
            condition.signalAl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ring getTask() {
        lock.lock();
        try {
            while (queue.isEmpty()) {
                condition.await();
            }
            return queue.remov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可见,使用Condition时,引用的Condition对象必须从Lock实例的newCondition()返回,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绑定了Lock实例的Condition实例。

Condition提供的await()signal()signalAll()原理和synchronized锁对象的wait()notify()notifyAll()是一致的,并且其行为也是一样的:

  • await()会释放当前锁,进入等待状态;
  • signal()会唤醒某个等待线程;
  • signalAll()会唤醒所有等待线程;
  • 唤醒线程从await()返回后需要重新获得锁。

此外,和tryLock()类似,await()可以在等待指定时间后,如果还没有被其他线程通过signal()signalAll()唤醒,可以自己醒来:

if (condition.await(1, TimeUnit.SECOND)) {
    // 被其他线程唤醒
} else {
    // 指定时间内没有被其他线程唤醒
}

可见,使用Condition配合Lock,我们可以实现更灵活的线程同步。

小结

  • Condition可以替代waitnotify
  • Condition对象必须从Lock对象获取。

12.12 使用ReadWriteLock

前面讲到的ReentrantLock保证了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临界区代码:

但是有些时候,这种保护有点过头。因为我们发现,任何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修改,也就是调用inc()方法是必须获取锁,但是,get()方法只读取数据,不修改数据,它实际上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调用。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是: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但只要有一个线程在写,其他线程就必须等待

使用ReadWriteLock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保证:

  • 只允许一个线程写入(其他线程既不能写入也不能读取);
  • 没有写入时,多个线程允许同时读(提高性能)。

ReadWriteLock实现这个功能十分容易。我们需要创建一个ReadWriteLock实例,然后分别获取读锁和写锁: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final ReadWriteLock rw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rivate final Lock rlock = rwlock.readLock();
    private final Lock wlock = rwlock.writeLock();
    private int[] counts = new int[10];

    public void inc(int index) {
        wlock.lock(); // 加写锁
        try {
            counts[index] += 1;
        } finally {
            wlock.unlock(); // 释放写锁
        }
    }

    public int[] get() {
        rlock.lock(); // 加读锁
        try {
            return Arrays.copyOf(counts, counts.length);
        } finally {
            rlock.unlock(); // 释放读锁
        }
    }
}

把读写操作分别用读锁和写锁来加锁,在读取时,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获得读锁,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并发读的执行效率。

使用ReadWriteLock时,适用条件是同一个数据,有大量线程读取,但仅有少数线程修改。

例如,一个论坛的帖子,回复可以看做写入操作,它是不频繁的,但是,浏览可以看做读取操作,是非常频繁的,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ReadWriteLock

小结

使用ReadWriteLock可以提高读取效率:

  • ReadWriteLock只允许一个线程写入;
  • ReadWriteLock允许多个线程在没有写入时同时读取;
  • ReadWriteLock适合读多写少的场景。

12.13 使用StampedLock

ReadWriteLock可以解决多线程同时读,但只有一个线程能写的问题。

他的潜在问题是:
如果有线程正在读,写线程需要等待读线程释放锁后才能获取写锁,即读的过程中不允许写,这是一种悲观的读锁。

乐观锁

Java 8引入了新的乐观读写锁:StampedLock

改进之处在于:读的过程中也允许获取写锁后写入!这样一来,我们读的数据就可能不一致,所以,需要一点额外的代码来判断读的过程中是否有写入,这种读锁是一种乐观锁。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stampedLock = new StampedLock();

    private double x;
    private double y;

    public void move(double deltaX, double deltaY) {
        long stamp = stampedLock.writeLock(); // 获取写锁
        try {
            x += deltaX;
            y += deltaY;
        } finally {
            stampedLock.unlockWrite(stamp); // 释放写锁
        }
    }

    public double distanceFromOrigin() {
        long stamp = stampedLock.tryOptimisticRead(); // 获得一个乐观读锁
        // 注意下面两行代码不是原子操作
        // 假设x,y = (100,200)
        double currentX = x;
        // 此处已读取到x=100,但x,y可能被写线程修改为(300,400)
        double currentY = y;
        // 此处已读取到y,如果没有写入,读取是正确的(100,200)
        // 如果有写入,读取是错误的(100,400)
        if (!stampedLock.validate(stamp)) { // 检查乐观读锁后是否有其他写锁发生
            stamp = stampedLock.readLock(); // 获取一个悲观读锁
            try {
                currentX = x;
                currentY = y;
            } finally {
                stampedLock.unlockRead(stamp); // 释放悲观读锁
            }
        }
        return Math.sqrt(currentX * currentX + currentY * currentY);
    }
}

ReadWriteLock相比,写入的加锁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读取。

  • 注意到首先我们通过tryOptimisticRead()获取一个乐观读锁,并返回版本号。

  • 接着进行读取,读取完成后,我们通过validate()去验证版本号,
    如果在读取过程中没有写入,版本号不变,验证成功,我们就可以放心地继续后续操作。
    如果在读取过程中有写入,版本号会发生变化,验证将失败。

  • 在失败的时候,我们再通过获取悲观读锁再次读取。
    由于写入的概率不高,程序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乐观读锁获取数据,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悲观读锁获取数据。

可见,StampedLock把读锁细分为乐观读和悲观读,能进一步提升并发效率。但这也是有代价的:一是代码更加复杂,二是StampedLock是不可重入锁,不能在一个线程中反复获取同一个锁。

StampedLock还提供了更复杂的将悲观读锁升级为写锁的功能,它主要使用在if-then-update的场景:即先读,如果读的数据满足条件,就返回,如果读的数据不满足条件,再尝试写。

tryOptimisticRead()返回的是版本号,不是锁,根本没有锁

后面validate()就是为了验证在这段时间内版本号变了没,如果没变,那就没有写入

版本号就是个long

readLock()才返回真正的读锁,必须finally中unlock

小结

  • StampedLock提供了乐观读锁,可取代ReadWriteLock以进一步提升并发性能;
  • StampedLock是不可重入锁。

12.14 使用Concurrent集合

针对ListMapSetDeque等,java.util.concurrent包也提供了对应的并发集合类。我们归纳一下:

interface non-thread-safe thread-safe
List ArrayList CopyOnWriteArrayList
Map 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
Set HashSet / TreeSet CopyOnWriteArraySet
Queue ArrayDeque / LinkedList ArrayBlockingQueue / LinkedBlockingQueue
Deque ArrayDeque / LinkedList LinkedBlockingDeque

使用这些并发集合与使用非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完全相同。我们以ConcurrentHashMap为例: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在不同的线程读写:
map.put("A", "1");
map.put("B", "2");
map.get("A", "1");

因为所有的同步和加锁的逻辑都在集合内部实现,对外部调用者来说,只需要正常按接口引用,其他代码和原来的非线程安全代码完全一样。即当我们需要多线程访问时,把: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

改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小结

  • 使用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线程安全的并发集合可以大大简化多线程编程:
  • 多线程同时读写并发集合是安全的;
  • 尽量使用Java标准库提供的并发集合,避免自己编写同步代码。

12.15 使用Atomic

Java的java.util.concurrent包除了提供底层锁、并发集合外,还提供了一组原子操作的封装类,它们位于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

我们以AtomicInteger为例,它提供的主要操作有:

  • 增加值并返回新值:int addAndGet(int delta)
  • 加1后返回新值:int incrementAndGet()
  • 获取当前值:int get()
  • 用CAS方式设置:int compareAndSet(int expect, int update)

Atomic类是通过无锁(lock-free)的方式实现的线程安全(thread-safe)访问。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了CAS:Compare and Set。

利用AtomicLong可以编写一个多线程安全的全局唯一ID生成器:

class IdGenerator {
    AtomicLong var = new AtomicLong(0);

    public long getNextId() {
        return var.incrementAndGet();
    }
}

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直接用do ... while循环调用compareAndSet实现复杂的并发操作,而是用incrementAndGet()这样的封装好的方法,因此,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在高度竞争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Java 8提供的LongAdderLongAccumulator

小结

使用java.util.concurrent.atomic提供的原子操作可以简化多线程编程:

  • 原子操作实现了无锁的线程安全;
  • 适用于计数器,累加器等。

12.16 使用线程池

线程池内部维护了若干个线程,没有任务的时候,这些线程都处于等待状态。如果有新任务,就分配一个空闲线程执行。如果所有线程都处于忙碌状态,新任务要么放入队列等待,要么增加一个新线程进行处理。

Java标准库提供了ExecutorService接口表示线程池,它的典型用法如下: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 提交任务:
executor.submit(task1);
executor.submit(task2);
executor.submit(task3);
executor.submit(task4);
executor.submit(task5);

因为ExecutorService只是接口,Java标准库提供的几个常用实现类有:

  • FixedThreadPool:线程数固定的线程池;
  • CachedThreadPool:线程数根据任务动态调整的线程池;
  • SingleThreadExecutor:仅单线程执行的线程池。

创建这些线程池的方法都被封装到Executors这个类中。我们以FixedThreadPool为例,看看线程池的执行逻辑:

提交任务的时候只需要实现runnable接口

// thread-poo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s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4);
        for (int i = 0; i < 6; i++) {
            es.submit(new Task("" + i));
        }
        // 关闭线程池:
        es.shutdown();
    }
}

class 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

    public Task(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start task " + name);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end task " + name);
    }
}
start task 0
start task 2
start task 3
start task 1
end task 0
end task 2
end task 1
end task 3
start task 4
start task 5
end task 4
end task 5

观察执行结果,一次性放入6个任务,由于线程池只有固定的4个线程,因此,前4个任务会同时执行,等到有线程空闲后,才会执行后面的两个任务。

线程池在程序结束的时候要关闭。使用shutdown()方法关闭线程池的时候,它会等待正在执行的任务先完成,然后再关闭。shutdownNow()会立刻停止正在执行的任务,awaitTermination()则会等待指定的时间让线程池关闭。

如果我们把线程池改为CachedThreadPool,由于这个线程池的实现会根据任务数量动态调整线程池的大小,所以6个任务可一次性全部同时执行。

ScheduledThreadPool

还有一种任务,需要定期反复执行,例如,每秒刷新证券价格。这种任务本身固定,需要反复执行的,可以使用ScheduledThreadPool。放入ScheduledThreadPool的任务可以定期反复执行。

创建一个ScheduledThreadPool仍然是通过Executors类: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ses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4);

我们可以提交一次性任务,它会在指定延迟后只执行一次:

// 1秒后执行一次性任务:
ses.schedule(new Task("one-time"), 1, TimeUnit.SECONDS);

如果任务以固定的每3秒执行,我们可以这样写:

// 2秒后开始执行定时任务,每3秒执行:
ses.scheduleAtFixedRate(new Task("fixed-rate"), 2, 3, TimeUnit.SECONDS);

如果任务以固定的3秒为间隔执行,我们可以这样写:

// 2秒后开始执行定时任务,以3秒为间隔执行:
ses.scheduleWithFixedDelay(new Task("fixed-delay"), 2, 3, TimeUnit.SECONDS);

注意FixedRate和FixedDelay的区别。FixedRate是指任务总是以固定时间间隔触发,不管任务执行多长时间:

│░░░░   │░░░░░░ │░░░    │░░░░░  │░░░  
├───────┼───────┼───────┼───────┼────>
│<─────>│<─────>│<─────>│<─────>│

而FixedDelay是指,上一次任务执行完毕后,等待固定的时间间隔,再执行下一次任务:

│░░░│       │░░░░░│       │░░│       │░
└───┼───────┼─────┼───────┼──┼───────┼──>
    │<─────>│     │<─────>│  │<─────>│

因此,使用ScheduledThreadPool时,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执行一次、FixedRate执行还是FixedDelay执行。

小结

JDK提供了ExecutorService实现了线程池功能:

  • 线程池内部维护一组线程,可以高效执行大量小任务;
  • Executors提供了静态方法创建不同类型的ExecutorService
  • 必须调用shutdown()关闭ExecutorService
  • ScheduledThreadPool可以定期调度多个任务。

12.17 使用Future

12.18 使用ForkJoi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ngg/p/1278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