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之继承

面向对象的继承:

继承是一种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在程序中,继承描述的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例如a继承了b, a就能直接使用b已经存在的方法和属性

a称之为子类,b称之为父类,也称之为基类

为什么要使用继承:

继承的一方可以直接使用被继承一方已经有的东西

其目的是为了重用已经有的代码,提高重用性

如何使用继承

语法:

class 类名称(父类的名称):
类的内容

在python中 一个子类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基类是ParentClass1,派生类是SubClass
    pass

class SubClass2(ParentClass1,ParentClass2): #python支持多继承,用逗号分隔开多个继承的类
    pass


# 查看继承

SubClass1.__bases__      # __base__只查看从左到右继承的第一个子类,__bases__#则是查看所有继承的父类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SubClass2.__bases__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2'>)


"""
如果没有指定基类,python的类会默认继承object类,object是所有python类的基类,
它提供了一些常见方法(如__str__)的实现。
""" ParentClass1.__bases__ (<class 'object'>,) ParentClass2.__bases__ (<class 'object'>,)

继承与抽象:

抽象:

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说比较像的部分

不具体,不清晰,很模糊,看不懂,的事物。

抽象只是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动作或者说一种技巧,通过抽象可以得到类

将多个子类中相同的部分,进行抽取,形成一个新的类,这个过程也称之为抽象的过程

正确的使用继承:

​先抽象在继承,继承一个已经现存的类,扩展或是修改原始的功能

继承是基于抽象的结果,通过编程语言去实现它,肯定是先经历抽象这个过程,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去表达出抽象的结构。

在开发程序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定义了一个类A,然后又想新建立另外一个类B,但是类B的大部分内容与类A的相同时

我们不可能从头开始写一个类B,这就用到了类的继承的概念。

通过继承的方式新建类B,让B继承A,B会‘遗传’A的所有属性(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实现代码重用

class Animal:
    '''
    人和狗都是动物,所以创造一个Animal基类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gressivity, life_value):
        self.name = name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昵称;
        self.aggressivity = aggressivity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攻击力;
        self.life_value = life_value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生命值;

    def eat(self):
        print('%s is eating'%self.name)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Person(Animal):
    pass

ha1 = Person('jack',10,1000)
ha2 = Dog('旺财',50,1000)
ha1.eat()
ha2.eat()

属性的查找顺序 :

对象自己的 - > 所在类中 -> 找父类 - >父类的父类 ->Object

class A:
    text = "haha"

class B(A):
    text = "heihei"
    pass

b = B()
b.text = "xixi"

print(b.text)

派生与覆盖:

派生:当一个子类中出现了与父类中不同的内容时,这个子类就称之为派生类,通常子类都会写一些新的代码,不可能和父类完全一样 , 既通常都是派生类,所以派生类指的就是子类;当然子类也可以添加自己新的属性或者在自己这里重新定义这些属性(不会影响到父类),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属性且与父类重名,那么调用新增的属性时,就以自己为准了。

覆盖:也称之为重写 overrides;当子类出现了与父类名称完全一致的属性或是方法。

class Person:
    def say_hi(self):
        print("hello")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say_hi(self):
        print("hello world!")


stu = Student()
stu.say_hi()

子类访问父类的内容:

"""
方式1:
super(当前类名称,self).你要调的父类的属性或方法
方式2:
super().你要调的父类的属性或方法
方式3:
类名称.你要调的父类的属性或方法(self)  
方式3与继承无关 
"""


class Parent:
    text = "abc"

    def say_something(self):
        print("anything")

class Sub(Parent):

    def show_info(self):
        print(super(Sub,self).text)
        super(Sub,self).say_something()

        # 访问方式2  py3的新语法 最常用的方式
        print(super().text)
        super().say_something()

        # 方式3 直接指定类名调用
        print(Parent.text)
        Parent.say_something(self)
sub = Sub()
sub.show_info()


"""
需要注意的是;当你继承一个现有的类,并且你覆盖了父类的init方法时,
必须在初始化方法的第一行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并传入父类所需的参数 。
"""

组合:

也是一种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 是什么有什么的关系;例如,学生有书本;游戏中角色拥有某些装备

将一个对象作为另一个对象的属性,(既什么有什么)。

组合的目的:

也是为了重用现有代码

什么时候使用继承:分析两个类的关系,到底是不是: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什么时候使用组合:如果两个类之间 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不属于同类

另外组合相比继承,耦合度更低了。

class Phone:
    def __init__(self,price,kind,color):
        self.price = price
        self.kind = kind
        self.color = color

    def call(self):
        print("正在呼叫XXXX;")

    def send_message(self):
        print("正在发送短信....")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gender,phone):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self.phone = phone

    def show_info(self):
        print("name:%s gender:%s" % (self.name,self.gender))

phone = Phone(1000,"apple","red")

stu1 = Student("rose","male",phone)
stu1.phone.call()

python3中任何类都是直接或间接继承了Object。

新式类,任何显式或隐式地继承自object的类就称之为新式类, python3中全都是新式类。

经典类,既不是Object的子类 ,仅在python2中出现。

 当出现了菱形继承时,新式类,先深度,当遇到了共同父类时就广度。

​ 新式类,就是深度优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weet-i/p/1124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