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X Yosemite Beta体验

自从看到Yosemite泄露图的那天起,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坚守Mavericks阵营,坚决不升级,觉得新版系统界面简直其丑无比,结果过了没多久,就按耐不住了,在Windows下的虚拟机里面看了看,发现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堪,等到Beta版发布,终于抵挡不住诱惑,果断升级了。好吧,这说明我还比较年轻。

想在虚拟机下体验一把的可以上网去搜,不过貌似只有windows版的虚拟机,DP1版,CPU如果不支持VT就别费劲了。之前体验过,巨慢,可能是因为内存只有4G,而且宿主机是32位的,而mac是64位的,按常理,这样是装不上去的,不过既然大神们都搞定了,就试试吧。

言归正传,先剧透一下,Yosemite的实际体验感受要比你看到的截图好很多。

首先就是申请Beta版测试资格了,开发者就不用说了,普通用户,只需要有个Apple ID,然后到https://appleseed.apple.com/sp/betaprogram/welcome?locale=zh-CN申请Beta版测试,不需要审批,立即就可以出结果,会得到一个兑换码,点击兑换码那串数字,就会在App Store中打开,然后就开始下载了,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f16e003c90a092591c103b4.html。好像只有100万名额,所以,想体验Beta版的抓紧了。

新版系统总共5.07GB,服务器应该在国内,网速好的话,下载也很快,有些高校的网,估计半小时不到就能搞定。安装前一定先用TimeMachine备份系统,这也是官方建议的,毕竟是Beta版系统。安装过程很顺利,可以说是傻瓜式,中途不会出现什么需要交互的东西。大概半小时吧,安装过程中会有若干次的重启,而且好几次都是从进度条中间打断的,还有点小惊险,我在升级的时候还以为升级失败了,都做好恢复的准备了,结果重启若干次之后,一切OK了。心脏不好的就别盯着了,出去喝杯茶,转一圈,回来就好了。网上有个体验教程说什么下载完之后不会自动挂载,需要在控制台使用命令挂载什么的,我没有遇到。

下面就是截图了。

其实Mac的扁平跟微软的扁平不是一个概念,后者的扁平完全没有渐变、阴影、圆角,而Mac的扁平其实依旧可以看到圆角矩形的影子,只是角没那么圆了,标题栏也依旧可以看到渐变色,打开的程序,依旧会在程序边框外有阴影。

Yosemite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优雅,这种半透明的模糊效果现在看来,真的非常讨好眼镜。不知苹果是不是对玻璃情有独钟,商店一律都是玻璃的、连里面的楼梯都要用玻璃,界面也倾向于半透明玻璃效果。

1.安装

Mavericks下的最后一眼了,此步以后,系统不会再进入Mavericks界面。

登录界面没有截图,半透明模糊效果,看起来效果不错,与Mavericks相比,登录界面有很大变化。

 

2.反馈助理

安装完成后,系统会提示输入Apple ID以登录反馈助理,登录后就会看到下图,希望也能为新系统尽一份力吧。体验不到5小时,发现三个mini bug,都是界面上的,准备用用这工具。

3.系统界面

整体界面扁平就不用说了,半透明元素非常多,从Dock、Launchpad到Finder、上下文菜单,几乎都可以看到半透明的影子。垃圾桶是发布会上特别强调的,所以有必要强调一下,基本上感觉那些原生图标里面,除了iTunes、地图还没替换外,其他的基本上已经扁平化了,废纸篓的风格不太好说,似乎拟物的风格还是比较重,但放在一起,丝毫没有违和感。

上下文菜单半透明效果。

下载文件夹,依旧是半透明效果。

Mission Control相比Mavericks顶部的纹理背景没了,整体背景也做了模糊化处理。

Launchpad也是同样的模糊处理,顶部的搜索栏似乎从原来的圆角矩形变成了方的。

Launchpad文件夹,这个设计几乎是照搬了iOS系统的文件夹打开时的样式,曾经是我最反感的设计,还是喜欢Mavericks那种文件夹打开的样子,但体验了之后发现,有了那种动画过渡效果,再加上处于整体全新的界面风格下,好像内心也不是那么排斥了。

侧边栏几乎是整合了Mavericks里面的侧边栏通知功能和Dashboard功能,Widget与系统应用整合的很好,提醒事项点击的时候会跳出提醒事项应用。社交网络目前整合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当然,免不了自家的信息。

通知的设置功能几乎和iOS版的一致了,无论是提示样式还是下面那几个选项,都可以在iOS中找到相应的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Dashboard并没有被拿掉(如果看不到,需要到系统设置中开启),这可是我的最爱。不过在整体扁平、模糊效果的大前提下,Dashboard的阴影、渐变等拟物效果,似乎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估计日后要么会彻底拿掉,要么也会改成与其他界面统一的效果。

4.系统应用

发布会上就提到了Finder在滚动的时候,顶部会看到文件的内容,从下面的截图可以看出,的确是可以看到,不过只有颜色反差比较大的时候才比较明显,而且不是那种简单的半透明模糊,顶部标题栏、工具栏下的模糊,似乎要比原来的文件图标范围大不少。

系统应用基本上都取消了右上角的全屏,取而代之的是左侧第三个按钮,也就是原来的(内容)最大化按钮。

iBooks依旧是半透明模糊效果,基本的布局什么的没有变化,感觉比iOS下的iBooks让人喜欢。

iTunes没有任何改变,连左上角的三个系统按钮都不舍得变,好吧,根据一些泄露图,苹果应该是在憋大招,新版的iTunes确定无疑会上扁平化界面。

App Store模糊效果似乎没有其他的那么出众,而且除了顶部做了扁平化处理,内部的样式差不多还是以前的风格,估计以后也还会大动手术。

计算器的扁平效果比较明显,界面配色好像也不错,稳重和活泼都体现出来了。

地图似乎比之前快了不少,而且搜索一个地点时,一排图钉顶上去的效果不错^_^

下面是重头戏了,浏览器,也是我升级系统最大的原因。

地址栏不会像以前那样填充工具栏剩余的所有空白了,有空间没有填满时,它也不会拉伸。

当点击地址栏后,可以输入地址、搜索,以前的收藏夹也集成在了下方,可以直接选择,不过如果要是收藏在文件夹中的话,操作明显比以前复杂了,以前是"点击收藏栏文件夹-点击收藏",现在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先点击地址栏。

插件依旧可以使用,我装的AdBlock Plus、Pocket、CustomerReader2等都可以使用。

发现一个不太好的地方,以前的Safari,Common+T打开新标签时,地址栏直接就会聚焦,这时候输入网址,点击收藏都可以,现在的地址栏,默认是不聚焦的,需要手动点击,才能输入地址、点击收藏,增加了操作步骤。收藏栏也没有提供在工具栏下方显示的功能,不过可以点击边栏,然后选择收藏。

边栏增加了半透明模糊效果,看起来很迷人。地址栏不再显示完整URL,点击地址栏时,才会显示。

 双指聚拢(Pinch手势)可以将同一个域名下的站点放入同一个组中,我试了好像不管用,详细原因没有深究。

设置选项依旧如故,搜索加入了新兴搜索引擎DuckDuckGo,看了下,界面极简,而且声称绝对不会收集用户信息,不知道会不会变成第二个“不作恶”。 

最后就是Splotlight了,一句话总结:的确很强大。集成了方方面面的搜索,从应用、字典,到邮件、文件、历史记录,而且支持中文应用拼音直接搜索,不知道此功能一出,Alfred是不是该哭了,其实也不至于,Alfred自有自己的强项。

关于更换字体,个人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也没有明显的感觉到换了字体,如果你不是对字体非常敏感的话,估计也没什么感觉。

后记:

其实这么多年来,计算机行业一直遵循摩尔定律发展,硬件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软件也越做越大,但客观的说,没有出现那种适合PC,但又能很好的消化PC性能的软件,硬件要求太高,PC厂商高兴,但用户不买单,所以Vista很快死掉了,所以,现状就是,硬件的性能得不到消化,PC已经出现了性能过剩,用户没有更换电脑的倾向,整个行业自然趋于疲软。操作系统基础功能多少年前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进程调度也好,内存管理也罢,就那几种算法,不会有太大改观,Windows 7和Mavericks的发布,几乎是PC世界和Mac世界操作系统的巅峰了,所以如果硬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创新,估计操作系统也不会在日后看到什么革命性的创新了。

好多人在激烈辩论究竟是拟物效果好还是扁平效果好,其实没什么好辩的,一个事物发展久了,主次矛盾激化的一定程度,变是很自然的事,最开始的界面是没有拟物效果的,也是扁平,但那种扁平跟现在的扁平不是一个概念,后来慢慢加上了渐变、阴影、纹理、光晕之类,慢慢地拟物了,而现在,又开始回归扁平。发展轨迹是“扁平-拟物-扁平”。

最早的电脑,大家共用,显示器连接的其实都一台主机,后来盖茨提出要让每个人都用上电脑,于是,慢慢变成了分布式的,现在炒的云计算,又有集中的趋势,但其内部又是分布式的。谁能说日后的计算机一定是云计算的天下?如果量子计算、超导实现了,每个手机都能当超级计算机,那我们可能也就不需要云计算了。发展轨迹也是“集中-分布-集中”。

软件架构也一样,最开始没有浏览器,是C/S的天下;后来web技术快速发展,B/S大行其道;现在浏览器、电脑性能、网络带宽、Web技术等各方面不断成熟,基于浏览器的软件也可以利用HTML5、Adobe Air、微软的Silverlight等技术实现超越原来B/S架构的一些复杂交互和功能,所以,又有C/S的倾向,发展轨迹同样是"C/S-B/S-C/S"。

其实世界上的事物,无不如此,都是在做一种震荡式的发展,或者说螺旋式上升,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说是发展到了终极形式,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会重复以前的东西,但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适应当前环境、各种内外部矛盾的结果。所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觉得结合咱们祖宗的思想,把是拆成“是”和“不是”,就更完整了,历史有其必然性,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存在的的确都是合理的;但事物要不断发展,要是现在的都合理了,那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也就意味着终极形式的到来?这显然有违常识,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存在的也都是不合理的。

扯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就是,扁平和拟物,没有孰优孰虑之分,只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罢了。喜欢了,果断跟上,不喜欢,那也是大势所趋,坚持你的Mavericks或者Win7就好,没必要内心痛苦,或者挖空心思证明拟物的优越性,你的坚持改变不了任何人,用或者不用,你还是你,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太阳照常东升西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evenluo/p/387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