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设计师-----赵英秀

mo.jpg
本文作者@加哥Chage
2005 年 10 月,神舟六号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成功升空,举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而此时 34 岁的韩国人赵英秀正坐在韩国飞往中国的飞机上。
在一个月之前他刚刚向自己的上一家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他走之前只给老板留了一句话。
「我要去中国干一票大的!」
 
我读了 11 年大学
1997 年 7 月 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韩国也因此遭到重创,1997 年 11 月中旬,韩国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一度跌至创纪录的 1008∶1,导致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接下来的岁月里,货币贬值、企业破产、公司裁员,整个韩国经济都笼罩在一片悲凉之中。
而此时的赵英秀还是一名韩国国立首尔科技大学的学生,主修工业设计专业,目标是当一名 Computer Graphic 设计师。
国立首尔科技大学时的赵英秀,右下
Snip20160913_10.png


赵英秀正式读大学的时间是 1991 年 3 月。
这距离 1997 年金融危机已经是 6 年前的事情了,出生在韩国南方醴泉郡一个小村落的赵英秀有着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父母以务农为生,由于供不起赵英秀读韩国的私立大学,父母曾希望他去上军工大学,以获得高额的国家补助。
但赵英秀不想,他不想当一名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军人,于是他在学生时代发奋图强,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立首尔科技大学,但每年换算成人民币 3000 多元的学费成了最让他头疼的问题。
上大学的这 6 年里,赵英秀按照韩国法律规定服了两年兵役,而由于没有钱供自己上学,又不得不休学两年,在韩国的外包企业里面做 CG 实习来凑学费。
服兵役时的赵英秀
Snip20160913_11.png


赵英秀的设计才华得到了许多设计公司的赏识,但作为没有资历的年轻人,在韩国层级分明的设计界终究只能成为最下层的苦力工作者。
1997 年,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在企业做 CG 实习的赵英秀再次失去了工作,并不得不再次延缓了自己的毕业时间。
1997 年到 2000 年的这三年里,赵英秀拼尽了全力。
他接手了一切他所能做的工作,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模型设计,一切他能接的单子他都接了下来,即使拼 2 个月做一个项目只能赚 2000 块钱,这也足够凑齐他接下来的学费了。
赵英秀学生时代的设计稿
Snip20160913_12.png


在经济风暴的席卷下,赵英秀一次又一次的挺了过来。
韩国的经济风波一直刮到了千禧年,而赵英秀,当了整整 11 年的大学生。
2002 年,赵英秀大学毕业了。
做为首尔科技大学的元老,他曾是整个学校最年长的学生。
 
中国手机的大漩涡
想做 CG 动画的赵英秀从来没有想到过进入手机行业,他一直的梦想,是去电视台。
当时韩国主流的三大电视媒体 MBC、KBS、SBS 是众多大学生向往的出路之一,在这些电视媒体有着远高于一般从业者的收入,并且有着绝佳的锻炼机会。
三大电视媒体
Snip20160913_13.png


所以在电视台当一名动画 CG 设计师是赵英秀的最终目标,为了进入电视台,他做了长达半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而韩国金融风暴后的韩国就业形势远比他想象的严峻,200 个人争夺 1 个岗位的独木桥让他最终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现实。
不是赵英秀选择了做手机,而是手机行业选择了他。
2000 年初,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全中国市场生产手机达 5396 万部,销售5257 万部,相比上年提升了百分之 130,大量韩国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疯狂涌入中国市场,在鼎盛时期,韩国手机厂商的数量曾一度达到 200 家。
手机设计因此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赵英秀在这个夹缝中寻求到了工作机会,他获得了在当时的韩国手机公司 Maxon Telecom 做产品设计的机会。
赵英秀早期设计作品

<ignore_js_op>Snip20160913_14.png 

Maxon Telecom 在当时韩国的 200 家手机企业中显得微不足道,无论是每年的出货量,还是产品的研发水平,Maxon Telecom 都没有太多音量,而赵英秀在 Maxon Telecom 才干了两年,韩国手机厂商就遇到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一股寒流。
韩国首尔
Snip20160913_15.png


2004 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行验证政策,所有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手机都需要通过手机 CCC 验证才能进入国内各大销售渠道。
除开三星、LG、泛泰等几家韩国手机巨头,大批没有资质的韩国手机企业开始进入衰败期。
黄章的野心
此时的黄章正忙着做他的 MP3,他计划打造下一款惊世骇俗之作,魅族 M6,而现在他正缺一名经验丰富的 ID 设计师,他不想让魅族 M6 和过去那些土包子长的一个样。
长期与魅族合作的深圳的 HW 供应商里,有一个韩国人听说了这个消息,这个韩国人曾经在Maxon Telecom 工作过,他是赵英秀的同事。
于是,一通电话从深圳打往了首尔,也打通了魅族未来的设计之路。
赵英秀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一个从韩国的寒流中跳出来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而在此之前,赵英秀从来没听说过魅族,也从来没考虑过来中国发展。
「你想做什么样的设计?」
这是黄章与赵英秀见面后问的第一句话,如此快速的直奔主题,让站在赵英秀旁边的朝鲜族翻译显得有些诧异。
「简洁,最简洁。」
这是赵英秀的回答,而至此,黄章把赵英秀聘为了魅族的首席 ID 设计师。
传说中的魅族 M7
 
赵英秀偏爱镜面设计,在他接下的魅族第一单 M6 上,镜面设计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款 MP3 曾今创造了中国 MP3 界的神话,它是国内市场上现存的开发固件版本最多,第三方开发者参与讨论最深入的 MP3,没有之一,而电容式滑动感应条的设计也在国内独树一帜。
魅族M6
Snip20160913_16.png


在 MP3 领域,赵英秀的设计已经出类拔萃,但他在来中国之前曾说过。
「我要去中国干一票大的!」
他想要设计手机。
2007 年,这个机会来了。
在年初的年会上,黄章把 10 几名魅族员工招呼到饭桌上。
「我打算开始做手机了,现在公司的资源有限,各位都把手上的工作都先放一放,这次转型关系着魅族未来的命运。」
这是黄章在 2007 年所做的最重大的一个决策,砍掉了当时还有大量出货量的 MP3 业务,全面转向手机研发。
而当时放下的除了 M6,还有躺在赵英秀电脑里的,传说中的魅族 M7 的设计图稿。
魅族M7
Snip20160913_25.png


这曾是赵英秀眼中 MP3 极简的最好形态,而如今,这款最终没有面世的MP3,只能永远的摆在他电脑硬盘的角落里,成为过往。
一夫当关
2005 年 10 月到 2012 年 2 月,在长达 7 年的时间里,整个魅族只有赵英秀一个 ID 设计师。
赵英秀比任何人都清楚好东西是需要时间打磨的。
作为赵英秀在魅族手机设计的首作,M8 设计了 2 年,而之后的每一代作品都有着长达 1 年时间的打磨期。
魅族M8 SE
Snip20160913_17.png


最终设计出来的 M8 承载了太多是非,当中的委屈、不甘、喜悦、失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也不愿意向世人再提起那段故事,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那些可能再也无法面世的设计图稿。
Home 键探索设计
Snip20160913_18.png



从 MX 的双料注塑工艺,MX2 的呼吸灯,到 MX3 的窄边框,MX4 的背部曲线。
赵英秀在魅族独当一面的 7 年里,每时每刻他关注的点都只有手机设计。
赵英秀喜欢化繁为简。
在每次设计新机型的时候,他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几十个创意的点子,而从 3D 建模到最后手板成型,这当中创意会慢慢被提炼,最终成型的设计就会变为无数设计思想浓缩的结晶体。
魅族 M9 模型机设计
Snip20160913_19.png


赵英秀喜欢钻研材料。
他会和结构工程师们在会议室里争论一个下午,在金属的加工工艺上不厌其烦的尝试各种可能性,并且不计成本,不计代价。
魅族的每一部手机上都有他的影子,都有他极简设计的构想。
2012 年,在赵英秀设计完他的第 10 款作品后,招了自己的第一位助手,之后魅族开始扩大产品线,从 1 年一款加速到一年 6 款,赵英秀的设计团队开始扩张,到 2016 年 8 月,魅族的 ID 设计部一共有了 27 名设计师,他们有的负责产品设计,有的负责工业设计,还有负责包装设计,这个团队是赵英秀在经历了 11 年磨砺后,交出的最好的答卷。



<ignore_js_op>Snip20160913_20.png 

老朋友
 
黄章和赵英秀是老朋友。
在设计上都有些偏执的他们,曾经对立过,也曾并肩过。
「我们常常关在办公室里一起设计魅族的产品,两个人像疯子一样整天坐在地上讨论弧度、材质、手感等一切和手机设计有关的东西。」
「我们经常会有矛盾,JW 会嚷嚷着民主,然后让大家投票谁的设计最好,最后常常是我胜出了,但他依然会以各种理由强行扭转局势,最终选择他的设计,他就是这么一个老板。」
在赵英秀的眼里,黄章有时像个孩子,有时像个巨人。
「我们想在 MX 上实现小圆圈荧光的设计,当时 JW 执意要保证荧光的效果像萤火虫的光一样通透,我当时强烈反对,因为这需要前面板玻璃和荧光片的配合,在造价和设计周期上,都有巨大的困难。」
「JW 没有听我的意见,他亲自跑去和当时的面板供应商 TPK 商量做调整,不顾研发进度,在荧光透亮问题上耗费了整整 3 个月,所有人觉得他疯了,但当 MX2 的荧光 Home 键点亮的那一刻,我感觉 JW 像个巨人。」
魅族MX2
Snip20160913_21.png


韩国人在中国
 
一个不善言辞的韩国人,在中国的这 11 年,面临的是疲惫与孤独。
语言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让赵英秀能做的,就是疯狂的投入到工作中。
赵英秀今年 45 岁了。
从他 2005 年 10 月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也已经过了 11 年。
赵英秀在美国 CES
Snip20160913_22.png


刚来的那几年,和他交流最多的就是朝鲜族的翻译,这是他和黄章在产品上进行沟通的纽带,而如今赵英秀的中文说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的多,即使依然需要语言思路的转换,依然以韩语作为思考语言,但赵英秀已经能很好的用中文在珠海这样的沿海城市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赵英秀曾经不会做饭,而在中国的这些年,他开始慢慢学着自己做韩国的家乡菜,他喜欢吃泡菜,厌恶油炸食品,同时又是一个老烟民,老酒鬼,常常会因为在超市里面看到韩国的烧酒而开心不已。
赵英秀在聚会上
Snip20160913_23.png


赵英秀不用微信,不用 QQ,和同事交流只用邮件和电话,和朋友们联系依然用手机短信,他似乎不愿意也不习惯融入中国式的社交圈中,而只有在足球场上和朋友们大干一场的时候,才能看到他脸上表现出难得的兴奋。
赵英秀的办公室在整个设计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块绿色的切割垫板和一台用了 5 年的日本 EIZO 的液晶显示器。
Snip20160913_24.png


赵英秀喜欢小屏手机,不喜欢 Amoled 屏幕,如今他依然用着几年前设计的 MX3,他爱呼吸灯和小圆点的感觉。
「MX3 很灵动,虽然现在的手机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胜于它,但我依然痴迷于那种韵律感。」
设计之魂
 
赵英秀曾经被无数人否定过。
学校说他不行让他上了 11 年大学,家人说他不行让他进退两难,社会说他不行让他四处碰壁。
「我根本不知道来中国会发生什么。」
「我根本不知道有几个人会用上我所设计的手机。」
「我根本来不及考虑 M8 该如何量产。」
作为韩国人,赵英秀无法像在自己的故乡一样,感受到这片国土所承载的中国梦。
但我想唯有一点他感受的真真切切。
当看到中国有着成千上万的人用着他所设计的手机,并喜爱他所做的设计时,那种喜悦远胜于其他一切与民族情结有关的梦想与荣耀。
 
「我不善言辞,但我语言的力量全在设计里。」
这,就是赵英秀的设计之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kyay/p/587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