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数组的拷贝方法

  之前在写一个vue的计算属性时,大概是这样:

computed: {
updateList () {
let newList = this.List
/*do something*/
return newList
},
}

  本想的是设置个中间变量newList,将它和原来的List相比做一些操作,最后返回这个newList,后来发现原List也改变了。才意识到这个newList只是个引用类型,改变了它原来的对象也会变。

  查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还有深拷贝浅拷贝的区别:

    浅拷贝是拷贝一层,深层次的对象级别的就只拷贝引用;

    深拷贝是拷贝多层,每一级别的数据都会拷贝出来。

一.Array的拷贝

1.浅拷贝

  如上,直接赋值的方式

2.深拷贝

(1)slice()方法

对于array对象的slice函数,返回一个数组的一段。(仍为数组)
arrayObj.slice(start, [end])

参数:
arrayObj 必选项。一个 Array 对象。
start 必选项。arrayObj 中所指定的部分的开始元素是从零开始计算的下标。
end可选项。arrayObj 中所指定的部分的结束元素是从零开始计算的下标。

说明:
slice 方法返回一个 Array 对象,其中包含了 arrayObj 的指定部分。
slice 方法一直复制到 end 所指定的元素,但是不包括该元素。
如果 start 为负,将它作为 length + start处理,此处 length 为数组的长度。
如果 end 为负,就将它作为 length + end 处理,此处 length 为数组的长度。
如果省略 end ,那么 slice 方法将一直复制到 arrayObj 的结尾。
如果 end 出现在 start 之前,不复制任何元素到新数组中。

对于本例,let newList = this.List.slice()即可

(2)concat()方法

concat() 方法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该方法不会改变现有的数组,而仅仅会返回被连接数组的一个副本。
语法:arrayObject.concat(arrayX,arrayX,......,arrayX)
说明:返回一个新的数组。该数组是通过把所有 arrayX 参数添加到 arrayObject 中生成的。如果要进行 concat() 操作的参数是数组,那么添加的是数组中的元素,而不是数组。

对于本例,let newList = this.List.concat()即可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如:

var arr1 = [{"name":"weifeng"},{"name":"boy"}];//原数组
var arr2 = [].concat(arr1);//拷贝数组
arr1[1].name="girl";
console.log(arr1);// [{"name":"weifeng"},{"name":"girl"}]
console.log(arr2);//[{"name":"weifeng"},{"name":"girl"}]
var a1=[["1","2","3"],"2","3"],a2;
a2=a1.slice(0);
a1[0][0]=0; //改变a1第一个元素中的第一个元素
console.log(a2[0][0]);  //影响到了a2

var b1=[["1","2","3"],"2","3"],b2;
b2=b1.slice(0);
b1[0][0]=0; //改变a1第一个元素中的第一个元素
console.log(b2[0][0]);  //影响到了a2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数组内部属性值为引用对象,因此使用slice和concat对对象数组的拷贝,整个拷贝还是浅拷贝,拷贝之后数组各个值的指针还是指向相同的存储地址。

因此,slice()和concat()这两个方法,仅适用于对不包含引用对象的一维数组的深拷贝

(3)使用JSON.stringifyJSON.parse实现深拷贝:

JSON.stringify把对象转成字符串,再用JSON.parse把字符串转成新的对象

对于本例, let newList = JSON.parse(JSON.stringify(this.List))

JSON.stringify()有一些局限,比如不能拷贝function,详见: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JSON/stringify

(4)当然,如果是不那么复杂的数组,你可以声明一个新数组,自己写一个for循环拷贝过去。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owjs/p/1135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