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15课 - make的隐式规则(上)

1. 问题

  如果把同一个目标的命令拆分的写到不同地方,会发生什么?

  

  执行make all

  

  这个实验表明了:如果同一个目标的命令拆分的写到不同地方,那么 make 会覆盖之前的目标对应的命令,使用最新出现的目标对应的命令。

  makefile 中出现同名目标时

    — 依赖:

      • 所有的依赖将合并在一起,成为目标的最终依赖      

    — 命令:

      • 当多处出现同一目标的命令时,make 发出警告
      • 所有之前定义的命令被最后定义的命令取代   

  注意:当使用 include 关键字包含其它文件时,需要确保被包含文件中的同名目标只有依赖没有命令;否则,同名目标的命令将被覆盖!

     target 的下一行,以 tab 开头,该行也会被当做一条空命令。

  下面的示例代码就是当主makefile包含了其它makefile导致目标重名,引发了 bug。

  

  

2. 什么是隐式规则(built-in rules)?  

  (1)make 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例行的规则实现

  (2)当相应目标的规则未提供时,make 尝试使用隐式规则

  思考:下面的 makefile 能成功编译吗?为什么?

  

  对应的源文件如下:

 1 #include <stdio.h>
 2 
 3 extern void foo();
 4 
 5 int main()
 6 {
 7     foo();
 8 
 9     return 0;
10 }    
main.c
1 #include <stdio.h>
2 
3 void foo()
4 {
5     printf("void foo() : %s
", "Hello World");
6 }
func.c
1 SRCS := $(wildcard *.c)
2 OBJS := $(SRCS:.c=.o)
3 
4 app.out : $(OBJS)
5     $(CC) -o $@ $^
6     $(RM) $^
7     @echo "Target ==> $@"
Makefile

  执行 make app.out 成功得到 app.out 可执行程序。

  

  这个 Makefile 中没有 .o 中间文件对应的规则也没有定义 CCRM 变量,但是 make 成功执行并且生成了最终的 app.out 这个可执行程序。

  这表明了 make 调用了隐式规则中的 cc  -c  -o  xx.o  xx.c 以及 CC RM 变量

  修改上面的Makefile

 1 SRCS := $(wildcard *.c)
 2 OBJS := $(SRCS:.c=.o)
 3 
 4 # 这里将 cc 改为 gcc
 5 CC := gcc
 6 
 7 app.out : $(OBJS)
 8     $(CC) -o $@ $^
 9     $(RM) $^
10     @echo "Target ==> $@"
11 
12 # 这里手动添加规则,进行验证
13 %.o : %.c
14     @echo "my rule"
15     $(CC) -c -o $@ $^
16     
Makefile(修改)

 执行 make app.out 后的输出,这就验证了之前的隐式规则。

 

3. 总结上面实验的隐式规则

  (1)make 提供了生成目标文件的隐式规则

  (2)隐式规则会使用预定义变量完成编译工作

    make 中的 .VARIABLES 预定义变量中包含了 make 的其它预定义变量

    echo  "$(.VARIABLES)"  

     

  (3)改变预定义变量将部分改变隐式规则的行为

  (4)当已经存在自定义规则时,不再使用隐式规则

注:本文整理于《狄泰12月提升计划》课程内容

狄泰QQ群:199546072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iwenjie/p/832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