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最近,经常抑郁,同时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但都不尽人意,确切的说是没有思考出个所以然。

我经常在走路和睡前总结所学过的内容,思考遗留的问题,有时候在路上一个人傻笑,旁人若是知我,自会懂我在笑什么。(哈哈哈,有点世外道人的感觉哈)

经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有时候就会使用xmind写下流程图,或者写下来,当然由于书写较差,一页纸到最后几乎看不起字迹;然而,我往往非常惊讶的发现,当我开始书写的时候,新的内容和想法仍然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可以做适当的“优化”,这很让我吃惊,所以对于在纸上书写也开始乐此不疲,后面看了一些老师的博客之后,我发现我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只能得到6%的分值,因为学习是需要实践的,光思考还是不够的,只有实践出真知!

  • 这里面有几个要点:(参考娄老师博客)

    • 学习是要思考的,仅仅实践是不够的:
      • 不光会动手,还要理解背后的原理
      • 不光会用工具,还要理解支撑的理论
    • 技能是分层次的:
      • 一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分为:新手/高级初学者/合格者/精通/专家
      • 对技能要有个期许,不能有了高级初学者的水平就满足了,要有当专家的梦想
    • 实践要具备一定的量才能引起质变:
      • 学乒乓球,没有10万次的练习掌握不了一个动作
      • 学好编程?没有10000行代码的训练量是不够的
    • 技能的提升要「刻意训练」
      • 低水平重复是不行的,训练时间再长都没用
      • 要摆脱「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学习
      • 要循序渐进,不能进入「恐慌区」
    • 学习提升要有反馈
      • 调过程序的都知道,如果知道哪错了,改起来是很容易的,定位错误在很难,这就是老师(教练)的价值

前些时候在牛客练习组合数学

由于是直接抱着手机在看,10道错了三道,这让我很苦恼,但我又确切的是在思考,于是我闲来无聊的时候进行了草稿验算

我发现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藏在潜意识中的,当然这也包含绝大多数的潜在的能力

【这在全世界都有着例子发生。

比如一名母亲在自己的孩子将要遭遇车祸的危急时刻甚至能够掀翻一辆重达数吨的卡车。

又比如偶尔会有人在出车祸的当时阶段往往身体没有任何的损伤,哪怕被飞驰的汽车撞出去十几米的距离,都保持着浑身上下只是轻微擦伤的状态。

这种被称之为生命奇迹的事情屡见不鲜,不过这些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主角们全都有着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在事件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他们会爆发出超越常人的能力。】

我们平时的推理过程大部分都是自动的,发生在潜意识中,而我们只能感知到一些中间结论。反正就是这样,我感觉得到它是对的,但是你问我,我也说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对此,我觉得很奇怪!如果连我自己都不能从逻辑上支持我的结论,那么我是怎么就能确信它是对的呢?可能仅仅是因为我的直觉强烈地告诉我它是对的?

如果旁边有另一个人,他和我持相反的观念,而他的直觉也强烈地告诉他是对的。这时候我可能就会产生几种想法:

  • 第一,干他,让他被迫接收咱的想法和观点
  • 第二,干他,拳头就是力量、就是真理
  • 第三,这时候我可能又会想,“他的直觉错了,我的直觉是对的”!对,一定是这样!

难道你这么自信你的直觉是世界上最可靠的?

相反,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与人辩驳和“干架”的机会)即当“我强烈地觉得它是对的,但我却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时候”,这往往是到大脑中翻箱倒柜的时候,弄清来龙去脉的时候,深入反思的时候,纠正一直以来错误的潜在前提假设的时候。另一方面,“我强烈地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但我却说不清它为什么有问题,到底哪有问题”,这也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瞬间,它几乎总是意味着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潜在的偏差,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等等。而这种时候就是深入反思的时候,当我们潜到问题的底层,触摸到问题的实质,把水面之下的冰山整体看清了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通体舒泰的感觉。(润肠通便懂吧,就那种感觉!)

于是,反思

一旦我们开始了思考(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站着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的表现。),那么我们会把潜意识里面的东西从幕后扯出来,而不是让它在幕后阴险地左右我们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路出了问题,并不是我们不会反思,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有什么隐含的假设。我们知道,接收别人的观点我们都很难。

去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则是一种最最强大和彻底的反思途径——因为他没有任何预备的知识,所以要让他弄懂你所知道的,你就必须彻底反思你的知识体系,弄清这座大厦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弄清它的骨架在什么地方,一砖一瓦到底是怎么垒起来的,你不能自己站在11层上,然后假设你的读者站在第10层,指望着只要告诉他第11层有那些内容就让他明白。你的读者站在第一层,你必须知道你脚下踩着的另外10层到底是怎么构造的。这就迫使你对你所掌握的、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作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得就越深刻

正巧,我把自己教会了。

改变处境,其实并不难。经常反思就好了,有时候一个人的思考总是很有趣味性!

人的成长其实不是知识,所有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criptchild/p/1184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