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统三层架构与DDD分层架构

4、传统三层架构与DDD分层架构

模型是抽象的

现实是形象的

技巧是重要的

思想是永恒的

从传统三层架构与DDD分层架构的编程演变其实是思想的演变。 

传统三层架构,即用户界面层UI、业务逻辑层BAL、数据访问层DAL。一般同时还有建立一个Model实体类的工程项目。DDD分层架构,即表现层UI、应用层Application、领域驱动层Doman、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传统三层架构,我一直使用、结构单一、逻辑也清晰,三层各处理各自的事务,上层向下层引用接口与方法,下层向上层提供接口服务,各层之间调度方法时可能通过Model传值,也可以返回值Model。但以往,我处理的业务逻辑层中,基本上都是将DAL层的接口值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然后BLL层再将结果返回给UI层,BLL层只做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其它的作用发挥得较少。以往三层架构中的重点是BLL层。当我需要新增业务功能时,或者需要CRUD操作,需要将UI层、BLL层、DAL层都需要增加类文件以达到处理CRUD操作的功能。当然,传统三层架构中,也会引入一个新的Common工程或Utility工程,为BLL、DAL、UI提供共用或通用方法或行为的支持。若是有需要对第三方软件或系统提供数据接口,这时,可以将接口作为IIS站点或WebService 或WebAPI提供,此时这个接口可以放在UI供第三方调用。

DDD分层架构,是从传三层架构中演变过来的。它将传统的三层架构做了一定的变更,将四个层中的内容做了重新归内,并对分层结构的业务重点作了分配。UI层还是UI层、应用层用于调度第三方的应用接口、以及提供口服务给第三方,同时将在应用层增加Dto工程项目用于操作应用层与UI层的数据传递即值对象传递以及Dto与Model实体类之间的映射,将传统的BLL层、Model层归纳到领域驱动层Domain中,同时将仓储的接口层放在Domain层中,将传统的DAL层实现以及通用的Common层或Utility层归纳到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中。

从传统三层架构(包括Common公共层、Model实体层)演变到DDD领域驱动模型设计的分层架构,从项目归纳上比较,可能多了DAL接口层即仓储接口层,其它的工程项目只是做了位置上的迁移。同时传统BLL层的命名变理为Service,同时在应用层增加了Dto工程项目。

从这种演变上可以看出,进一步将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减低、将Dto(数据传输层-值对象)引入,给表现层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展示的灵活性。更多演变的体验,后续文章再叙述。

解决方案结构命名可参考http://www.cnblogs.com/lori/p/3345590.html

http://www.cnblogs.com/daxnet/archive/2010/07/07/1772584.html

http://www.cnblogs.com/daxnet/archive/2011/05/10/2042095.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dyliu1999/p/496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