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组和用户的管理、禁止普通帐号登录、批量添加用户、给普通用户赋权


############################################
#        一、配置文件                         #
############################################
1、/etc/group:组信息配置文件
    ①vi /etc/group
        第1列:表示组名
        第2列:表示组密码[占位符]
        第3列:表示组号
        第4列:表示组内用户列表
    ②/etc/group 文件里的每一行都对应系统里的一个组
    ③组密码存到了/etc/gshadow文件里,第2列只是一个占位符
    ④     组号0表示root组
        组号1--499属于系统组 [自动创建的]
        500以后的属于用户组,即用户手动添加的
    
2、/etc/gshadow:组密码配置文件

3、/etc/passwd:用户配置文件
    ①vi /etc/passwd
        第1列:用户名
        第2列:用户密码[真正的密码存储到了/etc/shadow文件里]
        第3列:用户id
        第4列:所属组的组id
        第5列:注释信息
        第6列:用户的主目录  比如:zhangsan    /home/zhangsan
        第7列:shell类型
    ②文件里每一行都对应着系统里的一个用户

4、/etc/shadow:用户密码配置文件
    ①vi /etc/shadow
        第1列:用户名
        第2列:用户密码


############################################
#        二、组和用户的相关命令                 #
############################################
1、groupadd 组名[组号为已有组号的最大值+1]
     功能:添加组
    -g 添加组的同时,指定该组的组号
        groupadd -g 700 组名[-g 700指定组号700]

2、groupmod 组名
     功能:修改组
    -n 修改组名
    -g 修改组号
        groupmod -n 新组名 旧组名
        groupmod -g 新组号 组名

3、groupdel 组名
    功能:删除组
    注意:如果当前组内存在用户,不能删除改组

4、useradd [参数] 用户名
    功能:添加用户
    -g group_name :添加用户时,指定用户的组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注:在添加新用户的同时,如果没有指定用户的组,则自动创建一个
        以用户命名的组,然后将用户添加至该组
    -d home:添加用户时,指定用户的主目录
        useradd -d [用户主目录绝对路径] -g 组名 用户名
    
注意:
    创建用户之后,默认是不允许登录的,必须设置他的密码
    
4.1、passwd [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用户名

5、usermod[参数] 用户名
    功能:修改用户
    -c comment:修改用户的注释信息
        usermod -c 注释信息 用户名
    -l login_name:修改用户名
        usermod -l 新用户名 旧用户名
    -d home_dir:修改用户的主目录
        usermod -d 新的主目录 用户名
    -g group_name:修改用户的所属组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6、userdel[参数] 用户名
    功能:删除用户
    默认:删除用户同时不会删除该用户的主目录
    -r :删除用户的同时删掉用户的主目录
        userdel -r 用户名
    
############################################
#        三、禁止普通帐号登录                 #
############################################
1、禁止某个用户
    /etc/shadow 保存用户密码的文件
    找到这个用户,在前面加!

2、禁止所有用户
    /etc/nologin
    在/etc/目录下,创建一个叫nologin的文件
    只要存在这个文件,系统中所有普通账户不能登录


############################################
#        四、用户口令及相关命令                 #    
############################################
1、passwd[选项]用户
    功能:设置某个用户的密码
    -S 查看当前用户密码状态
        passwd -S 用户
    -l 锁定用户[不能登录]
        passwd -l 用户    
    -u 解锁
        passwd -u 用户
    -d 删除密码 [登录时,就没有输入密码的选项]
        passwd -d 用户

2、gpasswd[参数] 组名
    功能:添加或删除组成员(附属组)
    -a user_name    添加
        gpasswd -a 用户 附属组名
    -d user_name    删除

3、su
    功能:切换用户
    普通用户之间的切换需要密码
    普通用户切换至root用户需要密码
    root切换至普通用户不需要密码

4、newgrp
    功能:切换组
    当一个用户登录至系统,默认他当前的组是它的主组,创建的文件也属于这个组

5、whoami
    功能:显示当前用户

6、id
    功能:查看某个用户的详细信息[包括附属组]

7、groups
    功能:查看某个用户的所属组[包括附属组]

8、chfn [用户名称]
    功能:设置用户资料

9、finger [用户名称]
    功能:显示用户资料

############################################
#        五、批量添加用户                         #    
############################################
1>创建用户文件user.txt  添加:
    user1:x:701:612::/home/user1:/bin/bash
    user2:x:702:612::/home/user2:/bin/bash
    user3:x:703:613::/home/user3:/bin/bash
    user4:x:704:613::/home/user4:/bin/bash

2>创建密码文件passwd.txt 添加:
    user1:111111
    user2:222222
    user3:333333
    user4:444444

3>newusers:表示从一个文件中读取用户信息并写入到/etc/passwd之中
    newusers user.txt
        此时passwd中就会添加user.txt中的用户信息
        /home下也会创建相应的主目录

4>chpasswd < 密码文件:表示将/etc/shadow文件的密码写到/etc/passwd之中
    chpasswd < passwd.txt

5>pwunconv:表示将/etc/passwd 里的密码写回到/etc/shadow文件之中
    pwunconv

############################################
#        六、赋予普通用户特俗权限             #    
############################################
1、/etc/sudoers:  保存了普通用户可以执行特殊权限的信息

2、visudo: 编辑/etc/sudoers文件
    在sudoers中添加给普通用户赋予的权限:
    user2        localhost=/sbin/shutdown
    user2        localhost=/usr/sbin/useradd
    注:localhost后面是命令的绝对路劲
        whereis 命令[查看命令的绝对路径]
          /sbin中是超级用户才能执行的命令

3、sudo[选项]:以超级用户身份执行某些命令
    ①查看赋予了我哪些权限
        sudo -l
    ②以超级用户身份执行某些命令
        sudo /usr/sbin/useradd  
        注:执行超级用户赋予的权限时,需写全路径[否则在bin中查找命令]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ntangtao/p/277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