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CSS 多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兼容性处理要点
1、DOCTYPE 影响 CSS 处理 
2、FF: 设置 padding 后, div 会增加 height 和 width, 但 IE 不会, 故需要用 !important 多设一个 height 和 width 
3、FF: 支持 !important, IE 则忽略, 可用 !important 为 FF 特别设置样式 
4、div 的垂直居中问题: vertical-align:middle; 将行距增加到和整个DIV一样高 line-height:200px; 然后插入文字,就垂直居中了。缺点是要控制内容不要换行 
5、在mozilla firefox和IE中的BOX模型解释不一致导致相差2px解决方法: 
div{margin:30px!important;margin:28px;} 
注意这两个margin的顺序一定不能写反,!important这个属性IE不能识别,但别的浏览器可以识别。所以在IE下其实解释成这样: 
div{maring:30px;margin:28px} 
重复定义的话按照最后一个来执行,所以不可以只写margin:XXpx!important; 
浏览器差异 
1、ul和ol列表缩进问题

消除ul、ol等列表的缩进时,样式应写成: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 
其中margin属性对IE有效,padding属性对FireFox有效。 
[注] 经验证,在IE中,设置margin:0px可以去除列表的上下左右缩进、空白以及列表编号或圆点,设置padding对样式没有影响;在 Firefox 中,设置margin:0px仅仅可以去除上下的空白,设置padding:0px后仅仅可以去掉左右缩进,还必须设置list- style:none才 能去除列表编号或圆点。也就是说,在IE中仅仅设置margin:0px即可达到最终效果,而在Firefox中必须同时设置margin:0px、 padding:0px以及list-style:none三项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2、CSS透明问题
IE: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style=0,opacity=60)。 
FF:opacity:0.6。 
[注] 最好两个都写,并将opacity属性放在下面。 
3、CSS圆角问题
IE:ie7以下版本不支持圆角。 
FF: -moz-border-radius:4px,或者-moz-border-radius-topleft:4px;-moz- border- radius-topright:4px;-moz-border-radius-bottomleft:4px;-moz- border- radius- bottomright:4px;。 
[注] 圆角问题是CSS中的经典问题,建议使用JQuery框架集来设置圆角,让这些复杂的问题留给别人去想吧。不过jQuery的圆角只看到支持整个区域的圆角,没有支持边框的圆角,不过这个边框的圆角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实现,下次有机会介绍下。 
4、cursor:hand VS cursor:pointer
问题说明:firefox不支持hand,但ie支持pointer ,两者都是手形指示。 
解决方法:统一使用pointer。 
5、字体大小定义不同
对字体大小small的定义不同,Firefox中为13px,而IE中为16px,差别挺大。 
解决方法:使用指定的字体大小如14px。 
并列排列的多个元素(图片或者链接)的div和div之间,代码中的空格和回车在firefox中都会被忽略,而IE中却默认显示为空格(约3px)。 
6、CSS双线凹凸边框
IE:border:2px outset;。 
FF: -moz-border-top-colors: #d4d0c8 white;-moz-border-left-colors: #d4d0c8 white;-moz-border-right-colors:#404040 #808080;-moz-border-bottom-colors:#404040 #808080; 
浏览器bug
1、IE的双边距bug
设置为float的div在ie下设置的margin会加倍。这是一个ie6都存在的bug。 
解决方案:在这个div里面加上display:inline; 
例如: 
<#div id=”imfloat”> 
相应的css为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IamFloat{ 
float:left; 
margin:5px;/*IE下理解为10px*/ 
display:inline;/*IE下再理解为5px*/ 

#IamFloat{ 
float:left; 
margin:5px;/*IE下理解为10px*/ 
display:inline;/*IE下再理解为5px*/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关于CSS中的问题实在太多了,甚至同样的CSS定义在不同的页面标准中的显示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合乎发展的建议是,页面采用标准XHTML标准编写,较少使用table,CSS定义尽量依照标准DOM,同时兼顾IE、Firefox、Opera等主流浏览器。很多情况下,FF和 Opera的CSS解释标准更贴近CSS标准,也更具有规范性。 
2、IE选择符空格BUG
今天在给博客的段落样式设置首字符样式的时候发现,原来一个空格也可以使样式失效。 
请看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 
p{font-size:12px;} 
p:first-letter{font-size:300%} 
--> 
</style> 
</head> 
<body>

<p>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p> 
</body> 
</html>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 
p{font-size:12px;} 
p:first-letter{font-size:300%} 
--> 
</style> 
</head> 
<body> 
<p>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p> 
</body> 
</html>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这段代码对<p>的首字符样式定义在IE6上看是没有效果的(IE7没测试),而在p:first-letter和{font- size:300%}加上空格,也就是p:first-letter {font-size:300%}后,显示就正常了。但是同样的代码,在FireFox下看是正常的。按道理说,p:first- letter{font-size:300%}的写法是没错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是伪类中的连字符”-”。IE有个BUG,在处理伪类时,如果伪类的名称中带有连字符”-”,伪类名称后面就得跟一个空格,不然样式的定义就无效。而在FF中,加不加空格都可以正常处理。

如何解决IE兼容性问题

所谓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是指因为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段代码有不同的解析,造成页面显示效果不统一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需求是,无论用户用什么浏览器来查看我们的网站或者登陆我们的系统,都应该是统一的显示效果。随着浏览器版本的增多,解决IE浏览器兼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important (功能有限)  
随着IE7对!important的支持, !important 方法现在只针对IE6的兼容.(注意写法.记得该声明位置需要提前.)  
例如:

#example {  
100px !important; /* IE7+FF */  
200px; /* IE6 */  
}

二、CSS HACK的方法(新手可以看看,高手就当路过吧)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

所有浏览器 通用 height: 100px;  
IE6 专用 _height: 100px;  
IE7 专用 *+height: 100px;  
IE6、IE7 共用 *height: 100px;  
IE7、FF 共用 height: 100px !important;

例如:

#example { height:100px; } /* FF */

* html #example { height:200px; } /* IE6 */

*+html #example { height:300px; } /* IE7 */

下面的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举几个例子:

1、IE6 - IE7+FF

#example {  
height:100px; /* FF+IE7 */  
_height:200px; /* IE6 */  
}  
其实这个用上面说的第一种方法也可以  
#example {  
height:100px !important; /* FF+IE7 */  
height:200px; /* IE6 */  
}

2、IE6+IE7 - FF

#example {  
height:100px; /* FF */  
*height:200px; /* IE6+IE7 */  
}

3、IE6+FF - IE7

#example {  
height:100px; /* IE6+FF */  
*+height:200px; /* IE7 */  
}

4、IE6 IE7 FF 各不相同

#example {  
height:100px; /* FF */  
_height:200px; /* IE6 */  
*+height:300px; /* IE7 */  
}  
或:  
#example {  
height:100px; /* FF */  
*height:300px; /* IE7 */  
_height:200px; /* IE6 */  
}

需要注意的是,代码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了,要不又前功尽弃了。因为浏览器在解释程序的时候,如果重名的话,会用后面的覆盖前面的,就象给变量赋值一个道理,所以我们把通用的放前面,越专用的越放后面

解释一下4的代码:

读代码的时候,第一行height:100px; 大家都通用,IE6 IE7 FF 都显示100px  
到了第二行*height:300px; FF不认识这个属性,IE6 IE7都认,所以FF还显示100px,而IE6 IE7把第一行得到的height属性给覆盖了,都显示300px  
到了第三行_height:200px;只有IE6认识,所以IE6就又覆盖了在第二行得到的height,最终显示200px  
这样,三个浏览器都有自己的height属性了,各玩各的去吧

这样说要是你还不明白,要么你去撞墙,要么我去!不过还是你去比较好。

哦,差点忘了说了:  
*+html 对IE7的兼容 必须保证HTML顶部有如下声明: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三、使用IE专用的条件注释

〈!--其他浏览器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ss.css" /〉

〈!--[if IE 7]〉

〈!-- 适合于IE7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7.css" /〉

〈![endif]--〉

〈!--[if lte IE 6]〉

〈!-- 适合于IE6及以下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css" /〉

〈![endif]--〉

貌似要编三套css,我还没用过,先粘过来再说

IE的if条件Hack

1. 〈!--[if !IE]〉〈!--〉 除IE外都可识别 〈!--〈![endif]--〉  
2. 〈!--[if IE]〉 所有的IE可识别 〈![endif]--〉  
3. 〈!--[if IE 5.0]〉 只有IE5.0可以识别 〈![endif]--〉  
4. 〈!--[if IE 5]〉 仅IE5.0与IE5.5可以识别 〈![endif]--〉  
5. 〈!--[if gt IE 5.0]〉 IE5.0以及IE5.0以上版本都可以识别 〈![endif]--〉  
6. 〈!--[if IE 6]〉 仅IE6可识别 〈![endif]--〉  
7. 〈!--[if lt IE 6]〉 IE6以及IE6以下版本可识别 〈![endif]--〉  
8. 〈!--[if gte IE 6]〉 IE6以及IE6以上版本可识别 〈![endif]--〉  
9. 〈!--[if IE 7]〉 仅IE7可识别 〈![endif]--〉  
10. 〈!--[if lt IE 7]〉 IE7以及IE7以下版本可识别 〈![endif]--〉  
11. 〈!--[if gte IE 7]〉 IE7以及IE7以上版本可识别 〈![endif]—〉

注:gt = Great Then

lt = Less Then
gte = Great Then or Equal 大于或等于  
lte = Less Then or Equal 小于或等于

四、css filter的办法(据作者称是从国外某经典网站翻译过来的说)

新建一个css样式如下:

#item {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

新建一个div,并使用前面定义的css的样式:

〈div 〉some text here〈/div〉

在body表现这里加入lang属性,中文为zh:

〈body lang="en"〉

现在对div元素再定义一个样式:

*:lang(en) #item{

background:green !important;

}

这样做是为了用!important覆盖原来的css样式,由于:lang选择器ie7.0并不支持,所以对这句话不会有任何作用,于是也达到了ie6.0下同样的效果,但是很不幸地的是,safari同样不支持此属性,所以需要加入以下css样式:

#item:empty {

background: green !important

}

:empty选择器为css3的规范,尽管safari并不支持此规范,但是还是会选择此元素,不管是否此元素存在,现在绿色会现在在除ie各版本以外的浏览器上。

五、FLOAT闭合(clearing float)

  网页在某些浏览器上显示错位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使用了float浮动而没有真正闭合,这也是div无法自适应高度的一个原因。如果父div没有设float而其子div却设了float的话,父div无法包住整个子DIV,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个父DIV下包含多个子DIV。解决办法:
1、给父DIV也设上float(不要骂我,我知道是废话)

2、在所有子DIV后新加一个空DIV(不推荐,有些浏览器可以看见空DIV产生的空隙)

比如:

.parent{100px;}  
.son1{float:left;20px;}  
.son2{float:left;80px;}  
.clear{clear:both;margin:0;parding0;height:0px;font-size:0px;}

〈div class="parent"〉  
〈div class="son1"〉〈/div〉  
〈div class="son2"〉〈/div〉  
〈div class="clear"〉〈/div〉  
〈/div〉

3、万能 float 闭合

将以下代码加入Global CSS 中,给需要闭合的div加上 class=”clearfix” 即可,屡试不爽.  
代码:  
〈style〉  
/* Clear Fix */  
.clearfix:after {  
content:".";  
display:block;  
height:0;  
clear:both;  
visibility:hidden;  
}  
.clearfix {  
display:inline-block;  
}  
/* Hide from IE Mac */  
.clearfix {display:block;}  
/* End hide from IE Mac */  
/* end of clearfix */  
〈/style〉

:after(伪对象),设置在对象后发生的内容,通常和content配合使用,IE不支持此伪对象,非Ie 浏览器支持,所以并不影响到IE/WIN浏览器。这种的最麻烦。

4、overflow:auto(刚看到的,极力推荐)

只要在父DIV的CSS中加上overflow:auto就搞定。

举例:

.parent{100px;overflow:auto}  
.son1{float:left;20px;}  
.son2{float:left;80px;}

〈div class="parent"〉  
〈div class="son1"〉〈/div〉  
〈div class="son2"〉〈/div〉  
〈/div〉

作者原话:原理是,外围元素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延伸,问题出在了overflow上,因为overflow不可见(见W3C的解释)。现在只要将给外围元素添 加一个“overflow:auto”,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是除了IE,真的可以解决。下来就要解决IE的问题了,再加上“_height:1%”,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我试了一下,其实不加"_height:1%“在IE下也行,留着吧。

六、需要注意的一些兼容细节

1, FF下给 div 设置 padding 后会导致 width 和 height 增加(DIV的实际宽度=DIV宽+Padding), 但IE不会.

解决办法:给DIV设定IE、FF两个宽度,在IE的宽度前加上IE特有标记" * "号。 
2, 页面居中问题.

body {TEXT-ALIGN: center;} 在IE下足够了,但FF下失效。

解决办法:加上"MARGIN-RIGHT: auto; MARGIN-LEFT: auto; "

3, 有的时候在IE6上看见一些奇怪的间隙,可我们高度明明设好了呀。

解决办法:试试在有空隙的DIV上加上"font-size:0px;"

4, 关于手形光标. cursor: pointer. 而hand 只适用于 IE.

5, 浮动IE6产生的双倍距离

#box{ float:left;  
100px;  
margin:0 0 0 100px;  
}  
这种情况之下IE6会产生200px的距离

解决办法:加上display:inline,使浮动忽略

这里细说一下block,inline两个元素,Block元素的特点是:总是在新行上开始,高度,宽度,行高,边距都可以控制(块元素);Inline元素的特点是:和其他元素在同一行上,…不可控制(内嵌元素);  
#box{ display:block; //可以为内嵌元素模拟为块元素 display:inline; //实现同一行排列的的效果

6 页面的最小宽度

min-width是个非常方便的CSS命令,它可以指定元素最小也不能小于某个宽度,这样就能保证排版一直正确。但IE不认得min-这个定义,但实际上它把正常的width和height当作有min的情况来使。这样问题就大了,如果只用宽度和高度,正常的浏览器里 这两个值就不会变,如果只用min-width和min-height的话,IE下面根本等于没有设置宽度和高度。比如要设置背景图片,这个宽度是比较重 要的。

解决办法:为了让这一命令在IE上也能用,可以把一个〈div〉 放到 〈body〉 标签下,然后为div指定一个类:  
然后CSS这样设计:  
#container{  
min- 600px;  
expressio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600? “600px”: “auto” );  
}  
第一个min-width是正常的;但第2行的width使用了Javascript,这只有IE才认得,这也会让你的HTML文档不太正规。它实际上通过Javascript的判断来实现最小宽度。

7、UL和FORM标签的padding与margin

ul标签在FF中默认是有padding值的,而在IE中只有margin默认有值。FORM标签在IE中,将会自动margin一些边距,而在FF中margin则是0;

解决办法:css中首先都使用这样的样式ul,form{margin:0;padding:0;}给定义死了,后面就不会为这个头疼了.

8 ,DIV浮动IE文本产生3象素的bug

下面这段是我在网上粘过来的

左边对象浮动,右边采用外补丁的左边距来定位,右边对象内的文本会离左边有3px的间距. 
#box{  
float:left;  
800px;}  
#left{  
float:left;  
50%;}  
#right{  
50%;  
}  
*html #left{  
margin-right:-3px;  
//这句是关键  
}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left〉〈/DIV〉  
〈DIV id=right〉〈/DIV〉  
〈/DIV〉

针对上面这段代码,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只要right定义了width属性,在FF下绝对就会两行显示  
第二、两个width都定义为百分比的话,就算都为100%在IE下也会一行显示。所以上面那句所谓“这句是关键”根本没用,不加也在一行,除非你width定义的是数值才用得上。

所以说上面这段代码其实用处不大,至少在FF下不行。其实只要只定义left的width就行了,right不定义width就不管在IE还是FF下都能成功,但这样的话父DIV BOX并没有真正的包含LEFT和RIGHT两子DIV,可以用我上面说的第5种办法解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RIGHT中加上float:left就OK了,真磨叽!

9,截字省略号

.hh { -o-text-overflow:ellipsis;  
text-overflow: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overflow:hidden;  
}  
这个是在越出长度后会自行的截掉多出部分的文字,并以省略号结尾。技术是好技术,很多人都喜欢乱用,但注意Firefox并不支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linge/p/861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