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和\n的区别

  • 回车和换行来源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换行符就是另起一行 ---'\n' 10 换行(newline)
回车符就是回到一行的开头 ---'\r' 13 回车(return)

  • 差异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在微软的MS-DOS和Windows中,使用“回车CR('\r')”和“换行LF('\n')”两个字符作为换行符;
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 回车+换行(CR+LF),即“\r\n”;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 换行CR,即“\n”;
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 回车CR 即'\r'。
所以我们平时编写文件的回车符应该确切来说叫做回车换行符

  • 影响
    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
    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Linux保存的文件在windows上用记事本看的话会出现黑点。
  • 互相转换
    在linux下,命令unix2dos 是把linux文件格式转换成windows文件格式,命令dos2unix 是把windows格式转换成linux文件格式。
    在不同平台间使用FTP软件传送文件时, 在ascii文本模式传输模式下, 一些FTP客户端程序会自动对换行格式进行转换. 经过这种传输的文件字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不想ftp修改原文件, 可以使用bin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文本。
    一个程序在windows上运行就生成CR/LF换行格式的文本文件,而在Linux上运行就生成LF格式换行的文本文件。

dem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要存成cpp,然后用g++编译,不然会出错,c要存成c,然后用gcc编译。
'''
int main() {
    std::cout << "hahaha" << "\r" << "xixi" ;  #\r 就是return 回到 本行 行首 这就会把这一行以前的输出 覆盖掉,这里只会显示xixi,因为hahaha被覆盖
    std::cout << "hahaha" << "\n" << "xixi" ;  #这里接着前面输出hahaha,然后另一行输出xixi
    std::cout << "hahaha" << "\r\n" << "xixi" ;  #这一会接着前面的xixi输出hahaha,然后移到下一行,再下一行,输出xixi
    return 0;
}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printf("hello world!\r");
//      printf("xixi");
//      printf("hello world!\n");
//      printf("xixi");
//      printf("hello world!\r\n");
//      printf("xixi");
//      return 0;
// }
  • 截图

    注意,sulime txt2下直接运行查看结果是不一样的:
终身学习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cssmd/p/530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