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u与df命令的差异

1,两者区别     

       du,disk usage,是通过搜索文件来计算每个文件的大小然后累加,du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当前存在的,没有被删除的。他计算的大小就是当前他认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过文件系统来快速获取空间大小的信息,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的时候,这个文件不是马上就在文件系统当中消失了,而是暂时消失了,当所有程序都不用时,才会根据OS的规则释放掉已经删除的文件, df记录的是通过文件系统获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du强的地方就是能够看到已经删除的文件,而且计算大小的时候,把这一部分的空间也加上了,更精确了。

        当文件系统也确定删除了该文件后,这时候du与df就一致了。

2du 命令

1命令格式:

1 du [选项][文件]

2命令功能:

显示每个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3命令参数:

 1 -a或-all  显示目录中所有文件的大小。   
 2 
 3 -b或-bytes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4 
 5 -c或--total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6 
 7 -k或--kilobytes  以KB(1024bytes)为单位输出。
 8 
 9 -m或--megabytes  以MB为单位输出。   
10 
11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加总的值。
12 
13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14 
15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开始处理时的文件系统为准,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统目录则略过。 
16 
17 -L<符号链接>或--dereference<符号链接> 显示选项中所指定符号链接的源文件大小。   
18 
19 -S或--separate-dirs   显示个别目录的大小时,并不含其子目录的大小。 
20 
21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录或文件。   
22 
23 --exclude=<目录或文件>         略过指定的目录或文件。    
24 
25 -D或--dereference-args   显示指定符号链接的源文件大小。   
26 
27 -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为换算单位。   
28 
29 -l或--count-links   重复计算硬件链接的文件。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空间 

 1 命令:
 2 
 3 du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8 
 9 608     ./test6
10 
11 308     ./test4
12 
13 4       ./scf/lib
14 
15 4       ./scf/service/deploy/product
16 
17 4       ./scf/service/deploy/info
18 
19 12      ./scf/service/deploy
20 
21 16      ./scf/service
22 
23 4       ./scf/doc
24 
25 4       ./scf/bin
26 
27 32      ./scf
28 
29 8       ./test3
30 
31 1288    .
32 
33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只显示当前目录下面的子目录的目录大小和当前目录的总的大小,最下面的1288为当前目录的总大小

实例2:显示指定文件所占空间

 1 命令:
 2 
 3 du log2012.log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log2012.log 
 8 
 9 300     log2012.log
10 
11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实例3:查看指定目录的所占空间

 1 命令:
 2 
 3 du scf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scf
 8 
 9 4       scf/lib
10 
11 4       scf/service/deploy/product
12 
13 4       scf/service/deploy/info
14 
15 12      scf/service/deploy
16 
17 16      scf/service
18 
19 4       scf/doc
20 
21 4       scf/bin
22 
23 32      scf
24 
25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实例4:显示多个文件所占空间

 1 命令:
 2 
 3 du log30.tar.gz log31.tar.gz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log30.tar.gz log31.tar.gz 
 8 
 9 4       log30.tar.gz
10 
11 4       log31.tar.gz
12 
13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实例5:只显示总和的大小

命令:

du -s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du -s

1288    .

[root@localhost test]# du -s scf

32      scf

[root@localhost test]# cd ..

[root@localhost soft]# du -s test

1288    test

[root@localhost soft]#

说明:

实例6:方便阅读的格式显示

 1 命令:
 2 
 3 du -h test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soft]# du -h test
 8 
 9 608K    test/test6
10 
11 308K    test/test4
12 
13 4.0K    test/scf/lib
14 
15 4.0K    test/scf/service/deploy/product
16 
17 4.0K    test/scf/service/deploy/info
18 
19 12K     test/scf/service/deploy
20 
21 16K     test/scf/service
22 
23 4.0K    test/scf/doc
24 
25 4.0K    test/scf/bin
26 
27 32K     test/scf
28 
29 8.0K    test/test3
30 
31 1.3M    test
32 
33 [root@localhost soft]#

说明:

实例7:文件和目录都显示

 1 命令:
 2 
 3 输出:
 4 
 5 [root@localhost soft]# du -ah test
 6 
 7 4.0K    test/log31.tar.gz
 8 
 9 4.0K    test/test13.tar.gz
10 
11 0       test/linklog.log
12 
13 0       test/test6/log2014.log
14 
15 300K    test/test6/linklog.log
16 
17 0       test/test6/log2015.log
18 
19 4.0K    test/test6/log2013.log
20 
21 300K    test/test6/log2012.log
22 
23 0       test/test6/log2017.log
24 
25 0       test/test6/log2016.log
26 
27 608K    test/test6
28 
29 0       test/log2015.log
30 
31 0       test/test4/log2014.log
32 
33 4.0K    test/test4/log2013.log
34 
35 300K    test/test4/log2012.log
36 
37 308K    test/test4
38 
39 4.0K    test/scf/lib
40 
41 4.0K    test/scf/service/deploy/product
42 
43 4.0K    test/scf/service/deploy/info
44 
45 12K     test/scf/service/deploy
46 
47 16K     test/scf/service
48 
49 4.0K    test/scf/doc
50 
51 4.0K    test/scf/bin
52 
53 32K     test/scf
54 
55 4.0K    test/log2013.log
56 
57 300K    test/log2012.log
58 
59 0       test/log2017.log
60 
61 0       test/log2016.log
62 
63 4.0K    test/log30.tar.gz
64 
65 4.0K    test/log.tar.bz2
66 
67 4.0K    test/log.tar.gz
68 
69 0       test/test3/log2014.log
70 
71 4.0K    test/test3/log2013.log
72 
73 8.0K    test/test3
74 
75 4.0K    test/scf.tar.gz
76 
77 1.3M    test
78 
79 [root@localhost soft]#

说明:

实例8:显示几个文件或目录各自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还统计它们的总和

 1 命令:
 2 
 3 du -c log30.tar.gz log31.tar.gz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c log30.tar.gz log31.tar.gz 
 8 
 9 4       log30.tar.gz
10 
11 4       log31.tar.gz
12 
13 8       总计
14 
15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加上-c选项后,du不仅显示两个目录各自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还在最后一行统计它们的总和。

实例9:按照空间大小排序

 1 命令:
 2 
 3 du|sort -nr|more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sort -nr|more
 8 
 9 1288    .
10 
11 608     ./test6
12 
13 308     ./test4
14 
15 32      ./scf
16 
17 16      ./scf/service
18 
19 12      ./scf/service/deploy
20 
21 8       ./test3
22 
23 4       ./scf/service/deploy/product
24 
25 4       ./scf/service/deploy/info
26 
27 4       ./scf/lib
28 
29 4       ./scf/doc
30 
31 4       ./scf/bin
32 
33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实例10:输出当前目录下各个子目录所使用的空间

 1 命令:
 2 
 3 du -h  --max-depth=1
 4 
 5 输出:
 6 
 7 [root@localhost test]# du -h  --max-depth=1
 8 
 9 608K    ./test6
10 
11 308K    ./test4
12 
13 32K     ./scf
14 
15 8.0K    ./test3
16 
17 1.3M    .
18 
19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实例11:查看当前目录下user目录的大小,并不想看其他目录以及其子目录

1 du -sh user
2 -s表示总结的意思,即只列出一个总结的值
3 du -h --max-depth=0 user
4 --max-depth=n表示只深入到第n层目录,此处设置为0,即表示不深入到子目录。

说明:

实例12:列出当前目录中的目录名不包括xyz字符串的目录的大小

1 du -h --exclude='*xyz*'

说明:


3df 命令

linux中df命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1命令格式:

1 df [选项] [文件]

2命令功能:

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如果没有文件名被指定,则所有当前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将被显示。默认情况下,磁盘空间将以 1KB 为单位进行显示,除非环境变量 POSIXLY_CORRECT 被指定,那样将以512字节为单位进行显示

3命令参数:

必要参数:

 1 -a 全部文件系统列表
 2 
 3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4 
 5 -H 等于“-h”,但是计算式,1K=1000,而不是1K=1024
 6 
 7 -i 显示inode信息
 8 
 9 -k 区块为1024字节
10 
11 -l 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12 
13 -m 区块为1048576字节
14 
15 --no-sync 忽略 sync 命令
16 
17 -P 输出格式为POSIX
18 
19 --sync 在取得磁盘信息前,先执行sync命令
20 
21 -T 文件系统类型

选择参数:

1 --block-size=<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大小
2 
3 -t<文件系统类型> 只显示选定文件系统的磁盘信息
4 
5 -x<文件系统类型> 不显示选定文件系统的磁盘信息
6 
7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8 
9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1 命令:
 2 
 3 df
 4 
 5 输出:
 6 
 7 [root@CT1190 log]# df
 8 
 9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10 
11 /dev/sda7             19840892    890896  17925856   5% /
12 
13 /dev/sda9            203727156 112797500  80413912  59% /opt
14 
15 /dev/sda8              4956284    570080   4130372  13% /var
16 
17 /dev/sda6             19840892   1977568  16839184  11% /usr
18 
19 /dev/sda3               988116     23880    913232   3% /boot
20 
21 tmpfs                 16473212         0  16473212   0% /dev/shm

说明:

linux中df命令的输出清单的第1列是代表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的路径名(一般是硬盘上的分区);第2列给出分区包含的数据块(1024字节)的数目;第3,4列分别表示已用的和可用的数据块数目。用户也许会感到奇怪的是,第3,4列块数之和不等于第2列中的块数。这是因为缺省的每个分区都留了少量空间供系统管理员使用。即使遇到普通用户空间已满的情况,管理员仍能登录和留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工作空间。清单中Use% 列表示普通用户空间使用的百分比,即使这一数字达到100%,分区仍然留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空间。最后,Mounted on列表示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实例2:以inode模式来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1 命令:
 2 
 3 df -i
 4 
 5 输出:
 6 
 7 [root@CT1190 log]# df -i
 8 
 9 文件系统               Inode (I)已用 (I)可用 (I)已用% 挂载点
10 
11 /dev/sda7            5124480    5560 5118920    1% /
12 
13 /dev/sda9            52592640   50519 52542121    1% /opt
14 
15 /dev/sda8            1280000    8799 1271201    1% /var
16 
17 /dev/sda6            5124480   80163 5044317    2% /usr
18 
19 /dev/sda3             255232      34  255198    1% /boot
20 
21 tmpfs                4118303       1 4118302    1% /dev/shm

说明:

实例3:显示指定类型磁盘

 1 命令:
 2 
 3 df -t ext3
 4 
 5 输出:
 6 
 7 [root@CT1190 log]# df -t ext3
 8 
 9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10 
11 /dev/sda7             19840892    890896  17925856   5% /
12 
13 /dev/sda9            203727156  93089700 100121712  49% /opt
14 
15 /dev/sda8              4956284    570104   4130348  13% /var
16 
17 /dev/sda6             19840892   1977568  16839184  11% /usr
18 
19 /dev/sda3               988116     23880    913232   3% /boot

说明:

实例4:列出各文件系统的i节点使用情况

 1 命令:
 2 
 3 df -ia
 4 
 5 输出:
 6 
 7 [root@CT1190 log]# df -ia
 8 
 9 文件系统               Inode (I)已用 (I)可用 (I)已用% 挂载点
10 
11 /dev/sda7            5124480    5560 5118920    1% 
12 
13 /proc                       0       0       0    -  /proc
14 
15 sysfs                      0       0       0    -  /sys
16 
17 devpts                     0       0       0    -  /dev/pts
18 
19 /dev/sda9            52592640   50519 52542121    1% /opt
20 
21 /dev/sda8            1280000    8799 1271201    1% /var
22 
23 /dev/sda6            5124480   80163 5044317    2% /usr
24 
25 /dev/sda3             255232      34  255198    1% /boot
26 
27 tmpfs                4118303       1 4118302    1% /dev/shm
28 
29 none                       0       0       0    -  /proc/sys/fs/binfmt_misc

说明:

实例5:列出文件系统的类型

 1 命令:
 2 
 3 df -T
 4 
 5 输出:
 6 
 7 root@CT1190 log]# df -T
 8 
 9 文件系统      类型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10 
11 /dev/sda7     ext3    19840892    890896  17925856   5% /
12 
13 /dev/sda9     ext3   203727156  93175692 100035720  49% /opt
14 
15 /dev/sda8     ext3     4956284    570104   4130348  13% /var
16 
17 /dev/sda6     ext3    19840892   1977568  16839184  11% /usr
18 
19 /dev/sda3     ext3      988116     23880    913232   3% /boot
20 
21 tmpfs        tmpfs    16473212         0  16473212   0% /dev/shm

说明:

实例6:以更易读的方式显示目前磁盘空间和使用情况 

 1 命令:
 2 
 3 输出:
 4 
 5 [root@CT1190 log]# df -h
 6 
 7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8 
 9 /dev/sda7              19G  871M   18G   5% /
10 
11 /dev/sda9             195G   89G   96G  49% /opt
12 
13 /dev/sda8             4.8G  557M  4.0G  13% /var
14 
15 /dev/sda6              19G  1.9G   17G  11% /usr
16 
17 /dev/sda3             965M   24M  892M   3% /boot
18 
19 tmpfs                  16G     0   16G   0% /dev/shm
20 
21 [root@CT1190 log]# df -H
22 
23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24 
25 /dev/sda7               21G   913M    19G   5% /
26 
27 /dev/sda9              209G    96G   103G  49% /opt
28 
29 /dev/sda8              5.1G   584M   4.3G  13% /var
30 
31 /dev/sda6               21G   2.1G    18G  11% /usr
32 
33 /dev/sda3              1.1G    25M   936M   3% /boot
34 
35 tmpfs                   17G      0    17G   0% /dev/shm
36 
37 [root@CT1190 log]# df -lh
38 
39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40 
41 /dev/sda7              19G  871M   18G   5% /
42 
43 /dev/sda9             195G   89G   96G  49% /opt
44 
45 /dev/sda8             4.8G  557M  4.0G  13% /var
46 
47 /dev/sda6              19G  1.9G   17G  11% /usr
48 
49 /dev/sda3             965M   24M  892M   3% /boot
50 
51 tmpfs                  16G     0   16G   0% /dev/shm
52 
53 [root@CT1190 log]# df -k
54 
55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56 
57 /dev/sda7             19840892    890896  17925856   5% /
58 
59 /dev/sda9            203727156  93292572  99918840  49% /opt
60 
61 /dev/sda8              4956284    570188   4130264  13% /var
62 
63 /dev/sda6             19840892   1977568  16839184  11% /usr
64 
65 /dev/sda3               988116     23880    913232   3% /boot
66 
67 tmpfs                 16473212         0  16473212   0% /dev/shm

说明:

-h更具目前磁盘空间和使用情况 以更易读的方式显示

-H根上面的-h参数相同,不过在根式化的时候,采用1000而不是1024进行容量转换

-k以单位显示磁盘的使用情况

-l显示本地的分区的磁盘空间使用率,如果服务器nfs了远程服务器的磁盘,那么在df上加上-l后系统显示的是过滤nsf驱动器后的结果

-i显示inode的使用情况。linux采用了类似指针的方式管理磁盘空间影射.这也是一个比较关键应用

小知识:

指令 df 可以显示目前所有档案系统的最大可用空间及使用情形,请看下列这个例子: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
  /dev/ad0s1a 1.9G 389M 1.4G 21% /
  devfs 1.0K 1.0K 0B 100% /dev
  /dev/ad0s1d 989M 54K 910M 0% /tmp
  /dev/ad0s1f 4.8G 3.8G 657M 86% /usr
  /dev/ad0s1e 1.9G 149M 1.6G 8% /var
  /dev/ad0s1g 26G 890K 24G 0% /volume2
  /dev/da0s1d 325G 261G 38G 87% /volume1

  我们加了参数 -h 表示使用「Human-readable」的输出,也就是在档案系统大小使用 GB、MB 等易读的格式。

  上面的指令输出的第一个字段及最后一个字段分别是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我们可以看到 /dev/ad0s1a 这个分割区被挂在根目录下。我们在上一小节提到过 ad 所代表的是 IDE 的硬盘,而 s1 表示第一个主要扇区。我另外有一个 SCSI 硬盘,它的代号是 da,它的容量很大,主要用来存放数据。devfs 是一个特别的档案系统,该档案系统并非真的磁盘,而是 FreeBSD 用来管理系统硬件装置的虚拟档案系统。

  接下来的四个字段 Size、Used、Avail、及 Capacity 分别是该分割区的容量、已使用的大小、剩下的大小、及使用的百分比。当硬盘容量已满时,您可能会看到已使用的百分比超过 100%,因为 FreeBSD 会留一些空间给 root,让 root 在档案系统满时,还是可以写东西到该档案系统中,以进行管理。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参数 -i 来查看目前档案系统 inode 的使用情形。有的时候虽然档案系统还有空间,但若没有足够的 inode 来存放档案的信息,一样会不能增加新的档案。

  # df –i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Capacity iused ifree %iused Mounted on
  /dev/ad0s1a 1.9G 389M 1.4G 21% 20495 262127 7% /
  devfs 1.0K 1.0K 0B 100% 0 0 100% /dev
  /dev/ad0s1d 989M 62K 910M 0% 24 141286 0% /tmp
  /dev/ad0s1f 4.8G 3.8G 657M 86% 311439 348015 47% /usr
  /dev/ad0s1e 1.9G 149M 1.6G 8% 1758 280864 1% /var
  /dev/ad0s1g 26G 890K 24G 0% 12 3532786 0% /volume2
  /dev/da0s1d 325G 261G 38G 87% 707277 43311409 2% /volume1
  我们可以看到根目录的已经用掉的 inode 数量为 20495,还有 262127 的可用 inode。
  这样理解了Linux df命令的使用和操作了吧。

  小提示
  还记得什么是 inode 吗?所谓的 inode 是用来存放档案及目录的基本信息 (metadata),包含时间、档名、使用者及群组等。在分割扇区时,系统会先做出一堆 inode 以供以后使用,inode 的数量关系着系统中可以建立的档案及目录总数。如果要存的档案大部分都很小,则同样大小的硬盘中会有较多的档案,也就是说需要较多的 inode 来挂档案及目录。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chengnanfeng/p/955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