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缓存

MyBatis缓存结构

它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它是默认开启的。在操作数据库时需要构造sqlsession对象,在对象中有一个HashMap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缓存数据。不同的sqlsession之间的缓存数据区域(HashMap)是互不影响的。

注意:如果使用springboot,那么默认连接池会在每次查询后会自动commit,而commit之后,一级缓存就会失效,所以如果要使缓存不失效,就要开启事务。

操作步骤

  1. 当用户第一次查询数据的时候,如果在数据库查询出该数据,则会将查到的数据放入SqlSession的Map缓存区域中
  2. 当用户第二次查询数据时,如果在之前没有进行对该数据的修改、添加、删除的commit操作,那么它会直接读取SqlSession缓存中的数据
  3. 当用户进行对数据的修改、添加、删除的commit操作时,则会清空SqlSession中该数据的缓存,目的是为了让缓存中存储的是最新数据,避免脏读

生命周期

  • Mybatis在开启一个数据库会话时,会建立一个新的SqlSession对象,SqlSession对象中会有一个新的Executor对象。Executor对象中持有一个新的PerpetualCache对象;当会话结束时,SqlSession对象及内部的Executor对象还有PerpetualCache对象也一并释放掉。也就是说,正常的生命周期是随着SqlSession的创建到SqlSession会话的结束。
  • 如果SqlSession调用了close()方法,会释放掉一级缓存PerpetualCache对象,一级缓存将不可用。
  • 如果SqlSession调用了clearCache()方法,会清空PerpetualCache对象中的数据,但是该对象仍可用。
  • SqlSession中执行了任何一个update操作(增、删、改),都会清空PerpetualCache对象的数据,但是该对象可以继续使用。

如何判断两次查询时完全相同的?

mybatis认为,对于两次查询,如果以下条件都完全一样,那么就认为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两次查询:

  • 传入的statementId一样(也即方法名一样
  • 查询时要求的结果集中的结果范围一样(返回的结果类型一样
  • 这次查询所产生的最终传递给Preparedstatement的Sql语句字符串一样(bonundSql.getSql()也即SQL语句一样)
  • 传递给Statement要设置的参数值一样(参数一样)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缓存。多个SqlSession去操作同一个Mapper的sql语句,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用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跨SqlSession的。

开启二级缓存

  1. mybatis-config.xml文件中的配置
<configuration>
      <settings>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
      </settings>
</configuration>
  1. mapper.xml文件中的配置
<mapper namespace="com.study.mybatis.mapper.UserMapper">
	<!--开启本mapper的namespace下的二级缓存-->
	<!--
        eviction:代表的是缓存回收策略,目前MyBatis提供以下策略。
        (1) LRU,最近最少使用的,一处最长时间不用的对象
        (2) FIFO,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他们
        (3) SOFT,软引用,移除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的对象
        (4) WEAK,弱引用,更积极的移除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的对象。这里采用的是LRU,
                移除最长时间不用的对形象

        flushInterval:刷新间隔时间,单位为毫秒,这里配置的是100秒刷新,如果你不配置它,那么当
        SQL被执行的时候才会去刷新缓存。

        size:引用数目,一个正整数,代表缓存最多可以存储多少个对象,不宜设置过大。设置过大会导致内存溢出。
        这里配置的是1024个对象

        readOnly:只读,意味着缓存数据只能读取而不能修改,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快速读取缓存,缺点是我们没有
        办法修改缓存,他的默认值是false,不允许我们修改
	-->
	<cache eviction="LRU" flushInterval="100000" readOnly="true" size="1024"/>

	<!-- 可以通过设置useCache来规定这个sql是否开启缓存,ture是开启,false是关闭 -->
	<select id="selectUsersByPage" parameterType="map" resultMap="resultListUser" useCache="false">
		select * from user
	</select>
</mapper>

注意事项:

  1. 在mapper.xml配置文件中,可以对特定的SQL方法进行二级缓存的开启和关闭。
  2. 如果使用注解形式,可以直接在mapper接口类上添加@CacheNamespace来开启二级缓存。
  3. 使用的实体类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操作步骤(二级缓存开启的情况下)

  • 当用户使用第一个SqlSession对数据进行首次查询时,从数据库查询到数据后,则会在当前的SqlSession中进行一级缓存的数据存储和二级缓存的存储。如果用户还是在当前SqlSession中进行查询(中间没有更新的操作时),则直接使用一级缓存进行数据返回。
  • 在第一种情况的前提下,如果用户使用第二个SqlSession对该数据进行查询时(中间没有更新操作),则会使用二级缓存进行数据查询。
  • 如果在第一次查询之后,用户对数据进行了更新操作(只要该操作是在一个namespace下),那么会清空二级缓存。之后如果用户对该数据进行查询时,则会重新查询数据库,同时存储新的二级缓存数据。

使用Redis来整合mybatis的二级缓存

使用mybatis自带的二级缓存,在多表查询和分布式系统中,容易出现脏数据的情况,所以可以使用第三方缓存Redis来实现分布式缓存。(TODO:思考一下为什么容易出现脏数据)

Redis缓存配置

  1. mybatis-config.xml文件中的配置
<configuration>
	<settings>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
	</settings>
</configuration>
  1. 引入Redis整合依赖包
<!-- mybatis-redis二级缓存 -->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caches</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redis</artifactId>
	<version>1.0.0-beta2</version>
</dependency>
  1. 在mapper.xml中配置自定义的二级缓存实现
<!-- redis二级缓存-->
<cache type="org.mybatis.caches.redis.RedisCache" /> 

注解方式:

@CacheNamespace(implementation = RedisCache.class)
  1. 配置Redis的redis.properties
redis.host=localhost
redis.port=6379
redis.connectionTimeout=5000
redis.password=
redis.database=0

配置完成之后,mybatis会在开启二级缓存的情况下,使用Redis作为二级缓存。

注意:如果使用springboot,则这些配置在properties或者yml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r-ziyoung/p/1366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