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框架的功能 以及 重点。

Flask 本身相当于一个内核,其他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要用到扩展(邮件扩展Flask-Mail,用户认证Flask-Login,数据库Flask-SQLAlchemy),都需要用第三方的扩展来实现。比如可以用 Flask 扩展加入ORM、窗体验证工具,文件上传、身份验证等。Flask 没有默认使用的数据库,你可以选择 MySQL,也可以用 NoSQL 

Flask python三大web框架之一,比之其他两大框架djangotornado而言,它更加的轻量化,开发效率更高,是入门web框架的首选。

Flask-Admin:简单而可扩展的管理接口的框架

 

Flask有两大核心:WerkzeugJinja2

   - Werkzeug实现路由、调试和Web服务器网关接口

   - Jinja2实现了模板。

Werkzeug是一个遵循WSGI协议的python函数库

   - 其内部实现了很多Web框架底层的东西,比如requestresponse对象;

   - WSGI规范的兼容;支持Unicode

   - 支持基本的会话管理和签名Cookie

   - 集成URL请求路由等。

Werkzeug库的 routing 模块负责实现 URL 解析。不同的 URL 对应不同的视图函数,routing模块会对请求信息的URL进行解析,匹配到URL对应的视图函数,执行该函数以此生成一个响应信息。

routing模块内部有:

Rule

   用来构造不同的URL模式的对象,路由URL规则

安装flask

pip install Flask

列出pip已经安装好的模块

pip freeze

三种导入配置文件的方式:

# 配置对象,里面定义需要给 APP 添加的一系列配置

class Config(object):

DEBUG = True

# 从配置对象中加载配置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 从配置文件中加载配置

app.config.from_pyfile('config.ini')

#由环境变量里面来加载配置

app.config.from_envvar('app_config')

路由配置,指定methods方法,返回json数据

@app.route('/demo4',methods=['GET', 'POST'])

def demo4():

    json_dict = {

        "user_id": 10,

        "user_name": "laowang"

    }

return jsonify(json_dict)

统一捕获异常

#统一捕获异常

@app.errorhandler(500)

def internal_server_error(e):

return '服务器搬家了'

钩子的四大方法

# 在第一次请求之前调用,可以在此方法内部做一些初始化操作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before_first_request")

# 在每一次请求之前调用,这时候已经有请求了,可能在这个方法里面做请求的校验

# 如果请求的校验不成功,可以直接在此方法中进行响应,直接return之后那么就不会执行视图函数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_request")

# 在执行完视图函数之后会调用,并且会把视图函数所生成的响应传入,可以在此方法中对响应做最后一步统一的处理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return response

# 请每一次请求之后都会调用,会接受一个参数,参数是服务器出现的错误信息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

    print("teardown_request")

调试接口的两种方法

1 编写python脚本进行调试

2 使用postman软件进行调试

虚拟环境概念

为了给项目提供独立的安装环境,防止多项目依赖冲突

虚拟环境安装

pip install virtualenv

进入项目安装虚拟目录

virtualenv venv

进入命令目录

cd ./venv/Scripts

激活虚拟环境

activate

离开虚拟环境

deactivat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yp0626/p/1014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