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State模式

    State模式定义:

      允许一个对象在状态改变是,改变它的行为。看起来对象似乎修改了它的类。


    模式理解(个人):

      State模式主要解决的事在开发中时常遇到的根据不同状态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操作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人会采用switch-case语句进行处理,这样会造成一个问题:分支过多,而且如果加入一个新的状态就需要对原来的代码进行编译。State模式采用了对这些不同的状态进行封装的方式处理这类问题,当状态改变的时候,进行处理然后在切换到另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把状态的切换责任交给了具体的状态类去负责。同时,State模式和Strategy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的思想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封装的东西不同。State模式封装的事不同的状态,而Strategy模式封装的事不同的算法。

    State模式的结构图如下:

      


    如何使用?

      1、定义一个State接口,接口中有一个统一的方法,用来封装一个特定状态所对应的行为。

      2、定义具体不同状态类ConcreateState实现State接口。

      3、每一个状态都实现Context一个状态所对应的行为。

      4、定义一个状态管理器Context。


    适用性:

      1、一个对象的行为取决于它的状态,并且必须在运行时刻根绝状态改变它的行为。

      2、一个对象含有庞大的条件分支语句,这些分支依赖于它的状态。这个状态通常用一个或多个枚举常量表示。通常有多个操作包含这一相同的结构。State模式将每一个分支放入一个独立的类中。这使得你可以根据对象自身的情况将对象的状态作为一个对象,这一对象可以不依赖于其他对象而独立变化。


    优缺点:

      优点:避免了为判断状态而产生的巨大的if或case语句,将对象行为交给状态类维护后,对上层程序而言,仅需要维护状态之间的转换规则。

      缺点:会导致某些系统有过多的具体状态类。 

                                                                                                                   ——部分资料整理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cari/p/460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