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总结

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

  1. 不用线程池的话,每个线程都要通过new Thread(xxRunnable).start()的方式来创建并运行一个线程,线程少的话这不会是问题。
  2. 而真实环境可能会开启多个线程让系统和程序达到最佳效率,当线程数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耗尽系统的CPU和内存资源,也会造成GC频繁收集和停顿,因为每次创建和销毁一个线程都是要消耗系统资源的,如果为每个任务都创建线程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性能瓶颈。
  3. 所以,线程池中的线程复用极大节省了系统资源,当线程一段时间不再有任务处理时它也会自动销毁,而不会长驻内存。

常用的线程池和原理? 

参数说明

  1.  corePoolSize:线程池的核心大小,也可以理解为最小的线程池大小。
  2.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池大小。
  3. keepAliveTime:空余线程存活时间,指的是超过corePoolSize的空余线程达到多长时间才进行销毁。
  4. unit:销毁时间单位。
  5. workQueue:存储等待执行线程的工作队列。
  6. threadFactory:创建线程的工厂,一般用默认即可。
  7. handler:拒绝策略,当工作队列、线程池全已满时如何拒绝新任务,默认抛出异常。

工作流程

  1.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小于corePoolSize时就会创建新线程直接执行任务。
  2.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大于corePoolSize时就会暂时把任务存储到工作队列workQueue中等待执行。
  3. 如果工作队列workQueue也满时:当线程数小于最大线程池数maximumPoolSize时就会创建新线程来处理,而线程数大于等于最大线程池数maximumPoolSize时就会执行拒绝策略。

线程池分类

  • newFixedThreadPool(固定线程池) 特点: 正常排队,可能被拒绝。

核心线程数和最大线程数固定相等,工作队列为最大为Integer.MAX_VALUE大小的阻塞队列。如果线程忙,就丢到队列,队列满就执行默认的拒绝策略。

  • newCachedThreadPool(缓冲线程池)特点:每次都会被执行,可能造成内存溢出。

核心线程数为0,最大线程数为Integer.MAX_VALUE最大值大小,意味着每个新任务都会有线程来执行,如果线程池有可用线程则执行任务,没有的话就创建一个来执行,一般建议执行速度较快较小的线程,不然容易造成内存溢出。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单利线程池)特点:能保证顺序执行

核心线程数和最大线程数均为1,每次只执行一个线程,多余的先存储到工作队列,保证了线程的顺序执行。

  • newScheduledThreadPool(调度线程池)特点:其实就是一个定时任务,对执行器进行了包装。

按一定的周期执行任务,对ThreadPoolExecutor进行了包装而已。 

拒绝策略

  1. AbortPolicy(简单粗暴,直接抛出拒绝异常,这也是默认的拒绝策略)
  2. CallerRunsPolicy(如果线程池未关闭,则会在调用者线程中直接执行新任务,这会导致主线程提交线程性能变慢。)
  3. DiscardPolicy(从方法看没做任务操作,即表示不处理新任务,即丢弃)
  4. DiscardOldestPolicy( 抛弃最老的任务,就是从队列取出最老的任务然后放入新的任务进行执行。)

提交线程

定义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s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提交一个线程

  • es.submit(xxRunnble);
  • es.execute(xxRunnble);

关闭线程

  • es.shutdown(); 不再接受新的任务,之前提交的任务等执行结束再关闭线程池。
  • es.shutdownNow();不再接受新的任务,试图停止池中的任务再关闭线程池,返回所有未处理的线程list列表

线程池代码示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ao/p/1044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