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细节解析

转自:原链接
Memcached内存管理采取预分配、分组管理的方式,分组管理就是划分slab class,按照chunk的大小slab被分为很多种类。
 

slab

  1. Slab是一个内存块,它是memcached一次申请内存的最小单位。
  2. 在启动memcached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参数-m指定其可用内存,但是并不是在启动的那一刻所有的内存就全部分配出去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去申请,而且每次申请一定是一个slab。
  3. Slab的大小固定为1M(1048576 Byte),一个slab由若干个大小相等的chunk组成。每个chunk中都保存了一个item结构体、一对key和value。
chunk
  1. 同一个slab中chunk的大小相等的,但是在不同的slab中chunk的大小并不一定相等.
  2. 在memcached中按照chunk的大小不同,可以把slab分为很多种类(class)
新增item
  1. 向memcached添加一个item时候,memcached首先会根据item的大小,来选择最合适的slab class。
  2. 例如item的大小为190字节,默认情况下class 4的chunk大小为160字节显然不合适,class 5的chunk大小为200字节,大于190字节,因此该item将放在class 5中(显然这里会有10字节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3. 计算好所要放入的chunk之后,memcached会去检查该类大小的chunk还有没有空闲的,如果没有,将会申请1M(1个slab)的空间并划分为该种类chunk。
分布式/hash
  1. memcached本身是集中式的缓存系统,要搞多节点分布,只能通过客户端实现:
  2. 1.hash结果
  3. 2.一致性hash
Memcached 的item保存基于一个大的hash表,它的实际地址就是slab中的chunk偏移,但是它的定位是依靠对key做hash的结果,在 primary_hashtable中找到的。在assoc.c和items.c中定义了所有的hash和item操作
链接数
  1. Memcached 使用libevent库实现网络连接服务,理论上可以处理无限多的连接,但是它和Apache不同,它更多的时候是面向稳定的持续连接的,所以它实际的并 发能力是有限制的。在保守情况下memcached的最大同时连接数为200,这和Linux线程能力有关系,这个数值是可以调整的。
启动过程
  1. 1 、调用 settings_init() 设定初始化参数
  2. 2 、从启动命令中读取参数来设置 setting 值
  3. 3 、设定 LIMIT 参数
  4. 4 、开始网络 socket 监听(如果非 socketpath 存在)( 1.2 之后支持 UDP 方式)
  5. 5 、检查用户身份( Memcached 不允许 root 身份启动)
  6. 6 、如果有 socketpath 存在,开启 UNIX 本地连接(Sock 管道)
  7. 7 、如果以 -d 方式启动,创建守护进程(如上调用 daemon 函数)
  8. 8 、初始化 item 、 event 、状态信息、 hash 、连接、 slab
  9. 9 、如设置中 managed 生效,创建 bucket 数组
  10. 10 、检查是否需要锁定内存页
  11. 11 、初始化信号、连接、删除队列
  12. 12 、如果 daemon 方式,处理进程 ID
  13. 13 、event 开始,启动过程结束, main 函数进入循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guoguo/p/511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