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dilate膨胀

使用一个指定的核元素去膨胀一个图像,图像膨胀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卷积的过程,源图像矩阵A 以及结构元素B,B在A矩阵上依次移动,每个位置上B所覆盖元素的最大值替换B的中心位置值(即锚点处),完成整个膨胀的过程

注意:所谓的腐蚀与膨胀的对象是针对图像中的白色元素所说的

算法通俗理解:膨胀算法使图像扩大一圈,给图像中的对象边界添加像素,其运算过程就是用3X3的结构元素,扫描二值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用结构元素与其覆盖的二值图像做“与”运算,如果都为0,结构图像的该像素为0,否则为1。结果就是使二值图像扩大一圈

函数使用一个指定的核元素去膨胀源图像,内核有一个可定义的 锚点,我们叫他内核中心点,膨胀操作时,获取内核覆盖区域最大像素值,并代替锚点的像素,最大值通过以下公式获取:

 函数支持就地模式,膨胀操作可以迭加使用多次,在多通道图像的情况下,每个通道独立处理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iostream>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v::Mat src= cv::imread("D:/bb/tu/1.jpg");

    cv::Mat element = cv::getStructuringElement(cv::MORPH_RECT, cv::Size(3, 3));

    cv::Mat dst;
    cv::dilate(src, dst, element);
    /*
    参数1:src輸入圖,可以多通道,深度可為CV_8U、CV_16U、CV_16S、CV_32F或CV_64F
    参数2:dst:輸出圖,和輸入圖尺寸、型態相同
    参数3:kernel:結構元素,如果kernel=Mat()則為預設的3×3矩形,可以使用getStructuringElement()
    参数4:anchor:原點位置,預設為結構元素的中央
    参数5:iterations:執行次數,預設為1次,執行越多次侵蝕效果越明顯
    */
    
    cv::imshow("src", src);
    cv::imshow("dst", dst);

    cv::waitKey(0);
    return 0;
}

 白色部分膨胀了,其它部分缩小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ming19680104/p/1568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