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这周在软件测试课上学习了同行评审的方法,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同行评审方法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应用。

    同行评审活动的关注点应该是产品中的缺陷,而不应该是工作产品的作者或者生产者,管理者也不应使用同行评审的结果去评价个人的行为。同行评审分为3类。

  (1)正式评审(Inspection),通常是由经过同行评审培训的项目经理或PPQA主持,规模在3~7人之间为宜,一般在完成了一个工作产品后对其进行的评审。正式评审的目的在于定位并除去工作产品中的缺陷。

  (2)技术审查(Technical Reviews),或称内部评审,通常由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召集,三人以上参加。技术审查一般是在工作产品的中期进行或完成了某部分独立的工作产品时进行,也可在书写草案遇到问题时就其中专门的一两项问题讨论和审查。也可以是检查工作产品与规程、模板、计划、标准的符合性或者变更是否被正确地执行。技术审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开发人员的工作产品的技术审查,提出改进意见。

  (3)走查(Walkthrough),又叫代码走查或代码走读,审查的范围根据需求的优先级通常由管理人员来确定,主要是静态质量分析和编程规则检查。通常是小型讨论会,一般是在工作产品形成的早期进行,作者有一定的想法时,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帮助或补充一些想法。当然也可以在编制工作产品的任何阶段进行,两三个人参加,由作者主持。

  正式评审、技术审查和走查三种形式的同行评审的重要程度不同,目的、时机、规模、准备时间、主持人、参与评审人员、成果物不尽相同,应当严格遵循其流程、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同行评审,以保证同行评审的有效性。

    同行评审通过需要满足以下的准则。
  1.最小准则
  (1)工作产品已经返工和确认;
  (2)主持人已经发布审查报告。
  2.基于组织的度量元或早期的审查,可以为这类工作产品设置出口准则
  (1)剩余主要缺陷数的估计是否在限定范围内;
  (2)剩余次要缺陷数的估计是否在限定范围内;
  (3)变更数量在限制范围内
  3.同行评审的"123准则":同行评审准备时间等于(或大于)开会时间,同行评审期间发现的缺陷数量应该是同行评审准备期间发现的缺陷数量2倍以上,同行评审发现缺陷的效率是测试发现缺陷的3倍。

    同行评审和测试被业界认为是最主要的有效发现缺陷的手段(二者所发现的缺陷可以占到发现的缺陷总数80%~90%,因此对二者的度量分析工作将更加重要。具体的度量过程、方法、度量元,会在本书中的"软件度量"相关章节中详细描述。本节仅就同行评审中应该注意搜集的数据进行一下说明。为了有效地提高同行评审过程的质量,经常需要对过程数据进行度量,通过度量分析可以看到同行评审效率怎样,测试效果如何,作为进一步提高过程的依据,不断改进的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审查是同行评审的一种,在软件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审查(Inspection)是一种正规的同行评审,适用于重要性和重复性较高的软件产品。审查的角色包括主持人、讲   解员、记录员、作者和审查员。一般说来,参与审查的有3到7人。各角色的分工如下:
  1.主持人:需要具备领导技巧,负责管理审查过程,是审查流程中的关键角色。
  2.作者:提供审查材料,并提供概要介绍;此外,作者也可以充当评审员。
  3.记录员:按照主持人的示意记录产品和程序等的异常,在记录的同时要对异常进行分类。
  4.讲解员:充分理解审查材料,并在讲解的同时加以解释。该角色不能由作者担当。
  5.审查员:所有参与审查的人员都可以是审查员;主要负责理解被审材料、进行个人检查、做好准备并参加审查会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chongjie/p/441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