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云! 晕! 云计算适合创业公司么?

现在做IT,特别是创业公司,如果不提到云就落伍了,不加上点什么云架构,云计算就根本谈不上技术先进, 其实事实真的有这么美么?

 

看了下面的一个文章,有点感触,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云计算,物联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对创业公司, 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基础建设和软环境

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庞大的人口基数造就了IT业的许多难题,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5 minutes的农场刚挂上QQ空间就因为庞大的流量不得不把程序卖给腾讯,由腾讯负责后续的研发和维护. 同样的, 一个企业级的应用在拥有了一定的客户群之后一定会遇到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就是流量倍增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 压力何在? 除了需要购置大量设备来进行负载平衡之外, 带宽流量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我始终认为, 中国的网络建设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现在的基础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实际要求, 最简单的, 家里面号称是4M接入的ADSL在上网高峰期慢的如同蜗牛一样, 大量的用户疯狂的压榨着现有网络的每一分性能, 所谓的下一代网络(NGN)也就是所谓的光纤到户,因为惊人的基建费用至少在将来的5年之内只能是镜花水月,至多是几个一线城市所谓的试点. 其次,中国特殊的通讯行业垄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建的发展,企业拆分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这种正面的东西,还有着官僚主义,重复建设等等其它的问题,浪费着本来就不宽裕的基建资金.再有, 层层叠叠的监察系统也给本来就不堪重负的网络又加上了一层负担. 总体上来说, 基建和客观的软环境造就了高昂的带宽成本,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这点不会有太多的改善, 这一点就足以扼杀50%以上的创业公司了.

 

2. 市场的教育

虽然目前我们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比上个世纪末改善了很多,但是广大的用户大多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上网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最主要的功能是娱乐, 这也包含着庞大企业用户群. 盲目的追求所谓的国际标准, 动辄就是上千万,上亿的项目,言必称SAP,ERP,谈项目必须是IBM,MS,但是,对企业本身包括企业拥有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却远远的滞后,这让很多花了大价钱的企业很受伤,也在相当程度上对技术产生很多的抵制情绪. 大企业尚且如此,勿论那些中小企业,很多中小型公司只有一个粗制滥造的公司网站,甚至有很多连这个基本的网站都没有. 试问, 这样的环境,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 在缺乏足够的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如何来说服客户? 没有了客户, 怎么生存?

 

3. IT业本身的混乱

无序的竞争,恶意的价格战,严重同质化的产业,造就了IT行业的混乱, 创业公司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挑战,而且要应对业内的混乱和无序. 人才的流失, 成本的增加, 资金的窘迫,无一不是创业公司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很大的竞争力, 那如何占领市场? 如果产品本身足够有创意, 又怎么应对业内巨头疯狂的抄袭? 而且, 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盗版的泛滥, 很多中小企业取得软件服务的代价很小, 对于这种现状如何说服客户投入比平时多得多的资金来实现一个只是稍微好一点的功能? 在这样的环境下, 无非就是一个选择, 先生存,再求发展. 但是,恶意竞价和成本压缩带来的很可能是质量下降, 这会损伤公司的信誉和客户的信息, 又如何平衡产品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这同样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至少云计算,物联网这类的应用在中国还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或者小范围实施阶段, 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将来, 单独依靠云计算,物联网计算进行创业将会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 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还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资本来应对严苛的现实.

  

---------------------------------------------------------------------------------------------------

 

云计算的困局

       有个媒体朋友打电话咨询我一个事。说在江浙一带,有一位搞国际货运代理的民营企业家,想利用云计算来整合各种资源,比如运输车队、仓库、集装箱乃至货船。这些资源的调配信息对任何一家从事外贸的企业都很重要,如果将这些信息放在所谓的“云”上,并加以运算,这些企业再以各种设备联入这个“云”,这位企业家觉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买卖。媒体朋友的电话就是想请我聊聊我的看法。

  由于不是太熟,我说的还是相当客气的,我用“可能长久来说是一个方向,短期则需要足够耐心去培育”的说法。但我真实的看法是:在中国,这样的云计算,当下真得很渺茫。

  云计算总的来说,有三大类功用,其一为“省钱”,其二为向物联网提供基础,其三为“协同”。

  省钱,基本上都是省的信息技术投入,比如设备可以买廉价一点,服务器可以少购置一些,将大量的需要高性能处理器的计算放到“云”上,从而减低“端”的投入。这个模型看上去很美好,但不要忘记了,云和端之间,是需要网络连通的。

  中国互联网接入成本之高,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坊间有一说我国宽带接入成本是韩国的7000倍,这个有点夸张,我们还是引用一个官方说法:“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的话,2008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是我国的6.9倍,这意味着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的一份报告。当前我国内地居民接入互联网的价格大概是100元/月,享受的带宽平均不及1M,而香港的价格是199港币/月,享受的带宽是1个G。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前述的都是特指“居民互联网接入”,在实际操作中,比如上海,企业接入的价格,是居民接入的10倍。

  当然,中国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对它们而言,这一块已经是“沉没成本”,放着也就是放着,为何不利用在云计算上呢?但我国带宽不仅是成本高,而且还很慢。CNNIC年头的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有线(固网)用户中宽带普及率已经高达98.3%,但是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KB/s)。可以这么说,我们所谓的宽带,那是一点都不宽的,纯属窄带。

  希图短期内改变这种既窄又贵的状况,是不切实际的。基本上,我国的民用互联网接入(即企业与居民)是一个由国企垄断的市场:大致上无非就是中电信一脉和广电一脉,且电信及网通在大部分地区持压倒性优势地位。我对一般性质的垄断都觉得要它改很难,更何况是国企的垄断。云计算这三个字叫了不是一年两年,但至今鲜有看到什么具体商用成果,这里头的原因很复杂,但网络支持薄弱,应该是重要的一环。

  一个本来拿来指望帮自己省钱且同时还能提高效率的应用,结果又贵又慢,想必很多不像国企那般不差钱的民营公司,是要好好观望一下的。云计算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以后贵企业的IT投入就不会是象今天这样按最高需求配置投入,而是改为随需随用随结算啦,落实到现实中,便显得如此的尴尬和苦涩。

  故而,美国的亚马逊云计算,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亚马逊几乎在有取代传统的IDC之势,以至于连twitter这种热门应用,起步时都是利用它的服务。而在中国呢?重要的并非是IDC,而是它背后的电信,哪里会轻易放弃既得的丰厚利润。任何一个搞过数据通讯业务的人都应该领教过,中国运营商之强势。

  至于向物联网提供基础,文头那个例子其实就是和这个有关。比如运输车辆是否在途中,究竟在哪一段,装载量几何,都是可以通过物联网联入并进行自动运算的。但物联网也是叫了很多年但应用尚不广泛的概念,物联网受限于IP地址不足,也受限于数据传输标准不一(各地风风火火搞了很多所谓的研发中心,标准五花八门),更受限于这样一点:我们的劳动力还是相对廉价,高技术的投入并没有让人力投入降低多少。

  物联网都并不怎么存在,又何需什么云计算来提供助力呢?

  于是,相当多的所谓“云计算”,其实就是一种协同作业的玩法。这个玩法对于中国如此大面积的国土,倒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至少省去了很多差旅成本。SAAS(软件即服务)类型的云计算,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一个企业省下大把的软件购买成本(如果软件有便宜方式获得,这点还谈不上省),让天南地北的员工们共用一套进行协同作业(这个倒是很多),如果对企业商业机密并不是太在意的话——很多中小企业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机密可言——倒是一个可以考虑接受的方案。

  但SAAS在三大云计算中,业务上处于最低等级的一层,之上还有PAAS(平台即服务)、IAAS(架构即服务)。比如SAAS中的佼佼者Salesforce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入PAAS。SAAS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多的仅仅是软件的标准化使用,想为自家企业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就需要再开发,这就会涉及到PAAS,乃至IAAS。事实上,SAAS的玩法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都会因为那种“削足适履”地去用某种SAAS而最终放弃。

  美国的亚马逊搞云计算,几乎可以算上一个奇迹。它用了大概不到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已经拥有了数十万注册的开发用户以及为数众多的企业用户,与云计算有关的收入是亿美元当量级的。但这个奇迹是建立在整个网络环境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云和端之间的连通便宜到超乎想像,那自然就可以利用这种便宜大做文章,为成千上万的企业降低成本了。

  然而,反观中国,连VOIP这种业务,都无法正名化,可见电信一脉对自己固有的收入是多么在意,以及多么强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云计算更多呈现的是一种“概念化”,一种连完整的SAAS都谈不上的低等级应用,一种其实就是web式用用email那个类型的所谓云计算。

  这条路,对于国人而言,还很长。

——此文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6月17日报纸,忘记post了,这里做个收录——

  本文链接:http://news.cnblogs.com/n/108375/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i1016cn/p/210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