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ess的路由

就是 app.get()、app.post()、app.all()啦,啦啦啦

(其中,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之前曾经遇到做一个页面,get没问题,提交就报404错误,后来发现症结在于路由设置,只写了个app.get,意味着只允许GET请求,而不允许POST或其他。法无授权则禁止,法治社会,呵呵呵呵呵呵呵。

说到底,它们都是app.use的别名,呵呵呵呵呵呵。当然,使用get,post等比较专业、合适一点。

这几个函数,除了名字有别,格式是一样的。都是类似

app.get(路由规则,函数);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app.get("/",function(req,res){
	res.send("Hello World!");
});
app.get("/hi/leftfist",function(req,res){
	res.send("hello, 左直拳 !");
});
//模式匹配;?号代表可以忽略
app.get("/hi/:who?",function(req,res){
	var who = req.params.who || 'anonymous';
	res.send("hello, " + who + " !");
});
// 或/commits/71dbb9c..4c084f9这样的git格式的网址
app.get(/^/commits/(w+)(?:..(w+))?$/, function(req, res){
  var from = req.params[0];
  var to = req.params[1] || 'HEAD';
  res.send('commit range ' + from + '..' + to);
});
//404
app.get("*",function(req,res){
	res.send("404!");
});

var server = app.listen(3000,function(){
	console.log("http server is ready on 3000");
});

这就是路由的设置。所谓“路由”,就是指为不同的访问路径,指定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前,说路由,都想到路由器;后来接触了ASP.NET MVC后,里面才有所谓路由规则。

以往,埋头只知开发WEB FORM,然后在IIS下跑,每个URI,其实都是有一张张实实在在的页面(Page)与之对应,否则就报404错误,Page not found。这种氛围之下,做梦也想不到还有路由规则这种东西。说白了,HTTP服务器就是提供服务,对于浏览器发过来的请求,如何解释,如何响应,完全取决于HTTP服务器如何工作。或者说,你浏览器发过来请求,我http服务器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在IIS + WEB FORM中,浏览器请求某一个页面,然后真的有一个页面返回,那是因为IIS真的是将物理页面的内容读取,加上对动态内容的解释,然后返回;假如这个IIS它不去读取物理页面,只返回一句Hello World,那浏览器就只能看到一句Hello World!当然,IIS我们比较难改动,但我们也可以写一个Http Module 或 Http Handler来拦截请求;然而在IIS6或更低版本,这种机制,只对请求.aspx页面有效。并且在IIS那种方便的傻瓜式操作中,一般程序员,怎么会想到有这种所谓的拦截?我以前搞微软的ASP.NET,一直搞,一直搞,从来不明白什么叫Http Module,Http Handler,只在用asp.net 的atlas(微软为了方便程序员使用jquery,而提供的一种控件)的时候,需要配置web.config里有见过,但感到很复杂,令人畏惧,没有做什么了解。IIS的操作对象,就是文件夹,物理页面,所以微软系程序员也就傻逼地认为所谓的路由,就是一定要有真实的页面与之对应!哪里像node.js,路由由自己编写,允许的请求方法也由自己决定,写一次代码下来,原理就能(被迫)有个大致的了解。

微软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业余和专业两个概念,也许是windows做得太成功了,让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傻逼都会使用,于是也把这套思想放到开发工具上来,意图把程序开发也搞成像windows、office一样,人人能用,至少入门门槛非常的低。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背后,掩盖了最需要被理解的原理,甚至是为了方便使用,断章取义地扭曲了原理,像上述那个IIS和Page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样子的做法,入门是容易了,但开发人员对原理不理解,造成进阶举步维艰,或者只能做出一些玩具级的应用。

2013年我有几个月去当了老师,发现老师这份职业极其无聊。因为老师的重点在于将知识讲授明白,造成一些简单的东西也要大费口舌,主要精力不在做学问上,所以老师的水平只能是科普水平。同样,也许正是由于微软的精力主要在于打造易于入门、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因此微软的产品,大师级技术水平的东西不多,许多开创性的概念都不出自微软;微软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业界后面,拾人牙慧,然后继续将一些成熟理论包装,搞成易于使用的傻瓜产品,比如asp.net mvc。与此同时,又不得不不断抛弃一些自己封装出来的弱智工具,比如visual foxpro,silverlight,WPF,visual j++ 之类的狗屁。跟着微软走,只能吃屎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ftfist/p/425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