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前言


一、请回望开学初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在增强专业能力方面,算是达到了开篇预期的目标,在结对编程中练习了JAVA,在项目集训中学习了GIT的使用,在项目团队实践中学习了Unity的相关知识和C#脚本的编写,个人的代码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在团队项目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等环节也锻炼了自己的工程能力。

  • 最大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在团队项目中,由于在冲刺阶段时间比较紧凑的原因,一开始的游戏设计与最终的实际成果有些出入。我们团队根据实际情况摈弃了原先设计需要的一些功能,最后还是完成了一个可玩性较好的游戏项目。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1.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 java + python +c # ,大概1.8k行左右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作业 所花时间(h)
第一次作业-准备篇 2
结对第一次—原型设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 20
结对第二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及进阶需求 25
团队作业第一次—团队展示 1
团队作业第二次—项目选题报告 3
团队第三次-项目原型设计 6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需求分析 4
团队作业第五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9
团队作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12
项目Alpha冲刺(团队) 50
事后诸葛亮(团队) 1
项目Beta冲刺(团队) 50
Beta阶段团队项目互评 5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3
总计 191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团队作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这次作业我们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并且学习能力很强,在短时间内我们学习了github基础折佣以及提交了抽奖项目,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 190小时左右,平均每周13个小时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 idea、Unity、git,vscode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墨刀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语言:python、C#;平台:Unity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基于接口编程,有助于代码规范。

9.其他方面的提升。

  • 博客编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 我认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我们的团队项目是基于Unity开发的游戏,Unity开发是我们小组原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船新领域,因此要完成一个Unity游戏项目极大地考验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在项目中,绝大多数编程都是面向百度,面向教学视频的,我们算是边学习边编程。学习新知识会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坚持下来总有很大的收获。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对于后来人的期许。 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届要不要中途换队员?

  • 建议在大三下前把该修的选修课都选了,避免在此时因为过多的选修课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软工实践。

  • 软工实践是门好课程,虽然过程很累,会让人叫苦不迭,但只要坚持下来终会收获匪浅。

  • 对于中途换队员:我的建议是必须要换,但是交换成员我觉得:1.尽量避免交换核心成员,有些成员在项目中担任了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这些成员被交换可能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2.考虑项目的相关性和交换成员各自擅长的领域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 萌芽阶段

团队选题明确,所有人都比较支持。

  • 磨合阶段

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自任务完成的都很好,成员们磨合的比较好,有分歧的意见也都得到了解决。

  • 规范阶段

经过小组成员会议讨论,基本上项目进度完成的很出色。

  • 创造阶段

虽然团队已经十分出色,但我认为并没有达到创造阶段。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用户需求和建议:


具体成果: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流程:

团队合作:

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六、个性发挥,包括图文、照片和创意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bwblog/p/1099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