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之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互联网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伟大变革。如现如今,互联网又正在进行一次巨大的甚至颠覆式的革新。从前几年的云计算热潮,到如今虽说有炒概念之嫌但确实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热词——大数据。有人说2016年是互联网又一个起始年,随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O2O和物联网方兴未艾,地图产业再次焕发活力,地图应用迎来大量的施展空间,2015年热点频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2016年充满期待。

对于地理信息,对于互联网,乃至对于经济地理,这都是充满机遇的一个时代。如何运用手中、网络的这些技术资源,来分享到这一小块蛋糕,是所有与之相关从业人员的考验。说回经济地理,在我看来,这跟地理信息一样,虽不如前者般对技术的偏向很明确,但在理论上也是门技术性的指导性学科。其本质目的就是指导相关应用的科学开展,如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布局方面。这样一来,其所处的地位就相当不可或缺。

产生经济价值是我对经济地理学的“粗俗”认识,地理又是我们对于位置信息的描述,姑且让我们简单,“天真”的畅想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下的地理空间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再加上我们的经济地理学系统加以择拾。这得能做多少事儿啊。打个比方,交通,之前在好几个社区论坛上看到学交通的朋友在提问,如何获取交通网络的节点信息,各种算法之类想破天,其实用我们的GIS来做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利用NTS库,做节点分析,很方便的就能得出所需信息。获取信息后,让我们再来“畅谈”下,还可能可以做的事情。如我们可以把各个节点的流量信息加以分析,车次、人流量、时间段、交通方式、年龄段、节点处集中场所(如星巴克,沃尔玛)等等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这里我们不讲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就又可以做很多事儿了,比如KFC选址。这在以往单纯的一门学科的分析一下子提升到了多学科的规划。这是个系统,更是门科学。

在我看来,这就是“学科融合”的优势体现。这样想想,“学科融合”(姑且让我这样起个名字)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这点上,在互联网这个始终在创新点上走在最前端的领域早就有体现——开源。开源让人们可以花最少的精力达到最直接的目标,一切都是模块化,需要哪个用哪个,人类的分享精神达到最大,这不是指一味的“公开”,而是一种技术的共享,这样,人类创造力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化。举个例子,开源汽车,简单说就是一老头退休后(本身是汽车工程师,曾在沃尔沃工作)造了辆汽车,很牛逼,然后,没有把他产业化,而是公开了所有的技术节点。这样一来,全世界的爱好者均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改进的成果大家共享,一砖一瓦,这么一股庞大的力量推动着整个开源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创造,这是一种革命。

最后引用一段2015 12 21刚“出炉”的论文《地理学碰上“大数据”: 热反应与冷思考》的开端做为我的结尾。(写完上面这些,才发现了这篇论文,其中有些观点不谋而合,也是一番欣喜):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一直顽强地延续与发展着, 在经历各种危机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也不可否认,当今地理学学科内部呈现一种明显的破碎化、离心化趋势。 有学者批评当今地理学:自然地理破碎化、人文地理经济化与社会化、地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化,这个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地理学“区域性”与“综合性”的传统学科特色与优势遭到忽视与弱化,然而当今地理学面对的科学与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受人类活动干扰与改造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跨学科的综合与协同研究成为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oeymary/p/511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