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原生健康检查使用

Dockerfile中使用HEALTHCHECK的形式有两种:
1、HEALTHCHECK [options] CMD command(本次详细解释)
2、HEALTHCHECK NODE 意思是禁止从父镜像继承的HEALTHCHECK生效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第一种形式的应用:
options有三个参数可设定:

    interval:间隔(s秒、m分钟、h小时),从容器运行起来开始计时interval秒(或者分钟小时)进行第一次健康检查,随后每间隔interval秒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还有一种特例请看timeout解析。
    timeout:执行command需要时间,比如curl 一个地址,如果超过timeout秒则认为超时是错误的状态,此时每次健康检查的时间是timeout+interval秒。
    retries:连续检查retries次,如果结果都是失败状态,则认为这个容器是unhealth的

CMD关键字后面可以跟执行shell脚本的命令或者exec数组。CMD后面的命令执行完的返回值代表容器的运行状况,可能的值:0 health状态,1 unhealth状态,2 reserved状态,这个没细研究,用的也很少。
注意:在Dockerfile中只能有一个HEALTHCHECK指令。如果您列出多个,则只有最后一个HEALTHCHECK将生效。

下面我们进行几个测试:
我手里有一个nginx的镜像,我们以它为base镜像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以下是我的Dockerfile和测试脚本。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过Dockerfile可以预计,容器启动10s内HEALTCHECK的状态为starting,10s后为healthy状态。脚本是监听容器的80端口,存在返回0,不存在返回1。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Tech_Salon」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tech_salon/article/details/77255915

Docker 原生健康检查能力
而自 1.12 版本之后,Docker 引入了原生的健康检查实现,可以在Dockerfile中声明应用自身的健康检测配置。HEALTHCHECK 指令声明了健康检测命令,用这个命令来判断容器主进程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比较真实的反应容器实际状态。
HEALTHCHECK 指令格式: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命令>:设置检查容器健康状况的命令
HEALTHCHECK NONE:如果基础镜像有健康检查指令,使用这行可以屏蔽掉
注:在Dockerfile中 HEALTHCHECK 只可以出现一次,如果写了多个,只有最后一个生效。
使用包含 HEALTHCHECK 指令的dockerfile构建出来的镜像,在实例化Docker容器的时候,就具备了健康状态检查的功能。启动容器后会自动进行健康检查。
HEALTHCHECK 支持下列选项:
--interval=<间隔>:两次健康检查的间隔,默认为 30 秒;
--timeout=<间隔>:健康检查命令运行超时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本次健康检查就被视为失败,默认 30 秒;
--retries=<次数>:当连续失败指定次数后,则将容器状态视为 unhealthy,默认 3 次。
--start-period=<间隔>: 应用的启动的初始化时间,在启动过程中的健康检查失效不会计入,默认 0 秒; (从17.05)引入
在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后面的命令,格式和 ENTRYPOINT 一样,分为 shell 格式,和 exec 格式。命令的返回值决定了该次健康检查的成功与否:
0:成功;
1:失败;
2:保留值,不要使用
容器启动之后,初始状态会为 starting (启动中)。Docker Engine会等待 interval 时间,开始执行健康检查命令,并周期性执行。如果单次检查返回值非0或者运行需要比指定 timeout 时间还长,则本次检查被认为失败。如果健康检查连续失败超过了 retries 重试次数,状态就会变为 unhealthy (不健康)。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ftle/p/1307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