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概述和物理层

iwehdio的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wehdio/

1、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

    • 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
    • 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
  • 因特网概述:

    • 网络:有网络节点(计算机)与链路。
    •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 因特网:全球最大的互联网。
  • 因特网发展阶段:

    • 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 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 多层下ISP结构的因特网。
  • 因特网的组成:

    • 核心部分数据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 报文交换。报文一般比分组长的多,而是时延较长。
      • 分组交换。
        • 一个数据太大,分为几组各自绑定地址。
        • 不需要建立连接。
        • 使用路由器的存储转发功能。
        •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但是有时延、开销大。
        • 因特网使用的是分组交换。
    • 边缘部分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 对等方式(P2P)。
  • 计算机网络的类比:

    • 按作用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 按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型、网状。
    •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 按工作方式: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接入网。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 计算机网络几个概念: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OSI/RM:互联网法律上的国家标准。
    • TCP/IP Suite:因特网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 Network Protoclos:数据交换遵守的规则、标准或约束。
    •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OSI七层模型:
      • 应用层:能够产生网络流量、能够与用户交互的应用。
      • 表示层:加密、压缩数据。开发人员相关。
      • 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
      • 传输层:可靠传输(建立会话)、不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
      • 网络层:IP地址编址和选择最佳路径。
      • 数据链路层:数据如何封装和添加物理层地址(MAC)。
      • 物理层:电压和接口标准。
    • TCP/IP四层模型:
      • 应用层(包括了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 本书的五层模型以及对于的数据单元:
      • 应用层。传输数据单元PDU。
      • 传输层。运输层报文。
      • 网络层。IP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物理层。比特流。
  • 开放系统信息交换的几个概念:

    • 实体:交换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
    •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
    • 服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层的功能。
    •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

2、物理层

  •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介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 机械特性。
    • 电气特性。
    • 功能特性。
    • 过程特性。
  •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典型数据通信模型:
      • 源系统。
      • 传输系统。
      • 目的系统。
    • 数据通信的相关术语:
      •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 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
      • 码元: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 信道:表示向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般包括发送和接收的两条。
        • 单向通信。
        • 双向交替通信。
        • 双向同时通信。
      •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发出的直接表达了要传输的信息的信号。
      •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进行载波调制,把信号的频率范围增高,便于传输。
        • 调幅、调频、调相。
      • 常用编码:
        • 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信道的极限容量:
      • 奈氏准则:给出假定理想条件下,为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上限。
      • 信噪比: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除以噪声功率。
      • 香农公式:有噪声下的传输速率上限。
  •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 导向传输媒体: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缆。
    • 非导向传输媒体:
      • 无线传输。
      • 短波通信。
      •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 卫星通信。
  • 信道复用技术:
    • 多个终端之间共享信道。
    • 可以将带宽充分利用。
    • 频分复用技术:用户各自分配不同的频带。
    • 时分复用技术:每个用户占用的时间周期性出现。
    • 统计时分复用技术。
    • 波分复用技术。
    • 码分复用技术。
  • 数字传输技术:
    • 脉码调制。
  • 宽带接入技术:
    • ADSL: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中,没有被利用的高频部分上网使用。
    • 光纤同轴混合网:在有线电视网上进行改造。
    • FTTx技术:光纤到户。

iwehdio的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wehdio/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wehdio/p/13257951.html